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修订草案)立法座谈会.引人注目的是.除了有关单位负责人、法律专家学者、学生家长参加外,2名初中生代表应邀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监督》2006,(12):14-14
12月4日,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等十三家单位在重庆市2006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上联合表彰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其中16个基层检察院榜上有名,黔江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大渡口区检察院、沙坪坝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江北区检察院公诉科、渝北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大足县检察院、奉节县检察院、彭水县检察院获得2005年重庆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涪陵、南岸、北碚、巴南、合川、潼南、丰都、巫山等8个检察院获得2005年重庆市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3.
俞亮  张驰 《法治研究》2011,(10):90-94
未成年人民事诉讼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儿童权利公约的重要体现。我国关于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的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界定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的范围、协调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与程序公正的关系以及完善法定诉讼代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犯罪领域的一种特殊情形,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试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着重论述在侦查监督工作中如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旨在寻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已呈现出高发态势,且所涉案件大多是性质较为恶劣,影响较为广泛的暴力性犯罪案件,此类案件的发生,严重地影响到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我们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如何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十八周岁触犯刑法的犯罪种类的总称。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己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以及主体、手段、类型、组织形式,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而提出处理的对策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陵区是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所地在,全区人口约11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近3万人,是一个人文素质较高的农业文化区。1998年区检察院起诉26案56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5案8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14%。1999年起诉25案35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5案9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26%。2000年元月至6月底起诉21案35人,其中未成年人犯罪3案5人,  相似文献   

9.
10.
11.
法治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强大基石. 从《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宣言》等国际公约,到《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国内法,以及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制度,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等,构建起坚固的法治"防火墙". 过去2020年,修法调整最低刑责,激活司法救助制度,启动一站式取证,未成年人的成长,一路有法相...  相似文献   

12.
陈维环 《法制与社会》2011,(36):277-278
本文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内涵、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净化文化领域等方面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从而力促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相似文献   

13.
14.
正为了总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宣传,推动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从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方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2014年1月20日,由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体上升的严峻形势,如何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检察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山西省阳城县检察院结合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宽严相济"原则,从预防入手堵源头,从程序入手护权益,从实体入手重效果,慎重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持续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发生,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指出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建立一个综合防护体系,才能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我国对未成人犯罪采取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安妤 《法制与社会》2011,(36):257-258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政策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占据着主要地位,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对未成年人罪犯的定罪量刑,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刑罚与犯罪的关系理论,讨论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方面的得失,并就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 ,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许多新动向新特点。如何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是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实施 ,必将推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具有五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