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发端于黔北农村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西部农民创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一种实践活动,是遵义农民的小康之路或中国农民小康之路的遵义模式。它的实质,是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村居民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的一种自发自觉  相似文献   

2.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为解决三农问题,在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通过大批机关和事业单位有特长的科技人员直接下派到农村一线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求为农民提供服务,把科技直接导入农村基层,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3.
李志良 《当代贵州》2014,(28):36-37
正土地是农民的生存根本和情感依赖。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三条底线"、保障"三地确权"、推进"三农向好",才能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在贵州省,农业始终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始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民始终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只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三条底线"、保障"三地确  相似文献   

4.
《江淮》2008,(9)
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中,农家书屋是能够长期留在农村,切实为农民服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最重要的阵地。然而,在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中,少数地方出现了重硬件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特别是在书籍选择上,没有注意到农村农民的特点,许多书籍不是农民真正需要的。这些问题导致不少农家书屋门可罗雀,有的干脆长期"铁将军"把门,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在部分农村地区,结婚费用居高不下。不少农民反映,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的花费成为不少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民直呼"娶不起",有些家庭甚至因婚致贫。"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形象地道出了众多农村家庭不堪重负,也反映出广大农民对"天价"娶妻的不满与无奈。其负面效应,不只是造成了当事家庭债台高筑和因婚致贫,更催生  相似文献   

6.
在解放前后,"斗地主"这种特殊的方式是中共领导农村土地改革中必经的一环,它将地主在乡村中的权威彻底打倒,通过分配地主家产给贫苦农民,实现了农民"翻身"。"斗地主"的整个过程主要分为划成分确定斗争对象、访苦、引苦、诉苦、算账等。其间,围绕  相似文献   

7.
钱续坤 《江淮》2012,(10):49
报载,自2009年以来,某地从县(市)区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水产等涉农部门,抽调12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分赴农村,积极向农民献计献策,热情传授实用技术,广泛开展"探路创收"活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读罢这则消息,笔者在为其击节叫好的同时,认为此举还应该在找准农民"口味"上有的放矢,大做文章。应该在适用性的基础上紧扣针对性。众所周知,各地的地形差异是比较大的,气候也不尽相同,科技基础和生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优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成 《求实》2005,(11):92-94
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7.57亿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在抓好农村"普九"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民、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让更多农民更快、更好地走出土地、走出农业、走出农村,让更多农民在观念上得以转变,在知识上得以提高,在技能上得以加强,从而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农民最多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在党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对农民切身利益的关切.  相似文献   

10.
一、"万村千乡工程"实施背景和主要内容 现今农村的商业流通体系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三不"问题,包括:"不安全"即假冒伪劣商品大量存在,农民在购买商品上不能放心,直接影响农民消费的积极性;"不方便"即农村大多数的农民消费和农产品的销售主要靠原始的集贸市场和落后的代销店、"夫妻店"、甚至"小卖部"等等,这些过于原始、简单的交易市场不仅限制了农民的眼界,也严重限制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导致城乡的脱节;"不实惠"即农民的收入没得到足够的增加,许多商品的价格令他们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空心化”与社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后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的一系列行为打碎了传统农村在器物方面的传统,但也使得原子式的农民完成了农民的集体化、再组织化,涣散的农村形成一个实心农村。改革开放后革命话语的退场、身份更加自由的农民在全国范围内大流动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进一步碎化传统农村在精神方面的传统,也荡涤了建国以来农村的集体记忆。农村在器物和精神方面都出现了空心现象。为了完成农村社会权力秩序在经历市场经济对其解构之后的重构以及改善农民的民生、消弭农村的风险,应该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各种资源下乡充实农村,实现农村从"空心村"向"实心村"转变,实现从"离心村庄"向"实心社区""、齐心社区"转变。  相似文献   

12.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杰超 《学习论坛》2004,20(4):14-15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于发展先进文化,让社会主义文化牢固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农村文化建设要把出发点和归宿放在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按照对农民素质的最新理解、对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新把握,要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下工夫;农村文化建设要在应对农村文化的现实问题、内容与形式、文化体制等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文小勇  石颖 《唯实》2005,(3):14-15
农业、农村、农民,一个天大的"农"字,成了绕不开的难题。"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主要社会群体的头等大事。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和农业曾经引领制度创新、改革之先,农村社会生活一度欣欣向荣。但是进入90年代后,农村和农业在体制改革上不仅没有大的突破,反而因为旧体制的延续以致成了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桎梏,在农业  相似文献   

14.
为巩固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成果,拓展农村社区建设功能,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秭归县在总结全县原有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区人口分布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幸福村落"建设模式。一"、幸福村落"的内涵村落是个地域概念,它比农村社区更小。是指山区居民依山势地形居住,有着相同的地缘文化、农耕文化、习俗文化和亲情文化的最基本的自然单元。"幸福村落"比农村社区更能充分发挥自然村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方便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5.
晏青 《当代贵州》2009,(5):26-27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贵州是"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农民由于受种养成本高效益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因素的制约,长期处于增收难的境地.然而,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遵义市湄潭县却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从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上做文章,为新时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现象逐渐消失,新房子一幢接一幢,很多村子都有了固定垃圾堆放点,农村面貌变化大得让人都有点认不出来了。然而,与农村外在面貌巨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却严重滞后,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仍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建设停滞不前,农村文化活动相对缺乏。尽管辟出了专门地方,建起了文  相似文献   

17.
李昌来 《当代贵州》2004,(16):39-40
现实劳务输出之"新",在于它是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关系调整、社会流动性加强、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非农领域和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农民个人增收,而且在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这就需要采取更加明确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吴忠市利通区率先实践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将在宁夏推广。这是记者从10月19日召开的宁夏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得到的消息。村民监督委员会被基层群众称为农民的"纪检委"。它的组成人员从政治素养高、敢说真话、办事公道、群  相似文献   

19.
正息烽县石硐镇依托农村"三变"改革,为当地"量身定制""六权共享"利益链接模式,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革命。冬季的早晨,记者在息烽县石硐镇看到令人精神振奋的一幕:穿过大雾从猕猴桃园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许多务工农民正在给猕猴桃剪枝;再往镇里其他种有猕猴桃的地块上走,依然是相同的景象……冬雾湿冷透骨,传统意义上的农闲时节,农民们却依旧热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农"问题逐步受到全党全社会的重视。"三农"工作由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上升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第一焦点。"三农"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粮食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全党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