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敬国 《前线》2014,(4):124-126
延安整风运动后期,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高级干部范围内讨论党的历史问题,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由任弼时同志主持的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于1944年5月开始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4年10月26日,任弼时同志在讨论湘赣苏区历史问题的座谈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百周年诞辰。为了缅怀这位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我们从已经出版的《任弼时传》、《任弼时年谱》、《我的父亲任弼时》、《任弼时同志八十周年诞辰纪念集》、《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等书中,选编出若干个小故事予以连载,题为《他是中国人民的骆驼》,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同志百周年诞辰。为了缅怀这位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我们从已经出版的《任弼时传》、《任弼时年谱》、《我的父亲任弼时》、《任弼时同志八十周年诞辰纪念集》、《任弼时同志逝世纪念集》等书中,选编出若干个小故事予以连载,题为《他是中国人民的骆驼》,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具体讲讲这期的学习内容。这期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要求同志们理论联系实际,下功夫把《决议》学好。 《决议》主要是两个部分:一部分讲历史经验教训;一部分是讲关于毛泽东思想问题。当然,上一部分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作了评价,但更重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邓小平同志讲:这个《决议》比第一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得好,好就好在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好《决议》。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14,(12):10-10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中共六届蔌 全会上通过的,最早的决议草稿是任弼时在一九四四年五月完成的,题目是《检讨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议(草案)》。  相似文献   

6.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暨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城水东街人民巷43号。 1932年3月初,中共闽粤赣苏区省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苏区中央局派任弼时出席指导大会,任弼时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大会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闽粤赣苏区党的任务》决议案、《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苏维埃工作决议》、《白区工作决议》等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许多同志都因为《决议》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建国以来党的重要历史,正确地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而深受教育。《决议》对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起了积极的、巨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最早的决议草稿是任弼时在一九四四年五月完成的,题目是《检讨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议(草案)》。它是以一九四一年秋天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为基础的。主体部分的基本内容相同,同时反映了一九四三年九月会议以来的新认识,如对四中全会的评价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作  相似文献   

9.
正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是由毛泽东领导、任弼时主持,经集体讨论,最后由毛泽东修改而成的。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党的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做了明确的、实事求是的结论。主要是对"左"倾错误的历史教训,特别是王明第三次"左"倾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0.
1996年,组织上调我到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撰写当地“文化大革命”史专题。我感到责任重大。“文革”10年,我亲历那个年代,也深受其害。现在要来总结这段历史,还心有余悸。但是,我是一个党史工作者,责无旁贷。写好这段历史,不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吗?在写作过程中,我感到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对“史”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撰写“文革”史,首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迄今已经30多年了。经过历史的检验,该决议的基本结论如今依然能站住脚,其关键就在于邓小平围绕"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一主题,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历史主义原则。从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历史决议过程中,提出了起草决议的三条"总的原则":第一,确立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李严 《求实》1981,(10)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实事求是地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的光辉形象,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史  相似文献   

13.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制定完成的。在《历史决议》的起草过程中,邓小平曾多次进行过详尽指导,从总体结构到具体内容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起草和修改意见,为全面科学地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经验作出了伟大贡献。 倡导进行《历史决议》的起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使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制定一个《历史决议》,对建国以来我们  相似文献   

14.
李海文 《党史博览》2017,(12):43-47
正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指出:"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起了重要作用。"《决议》没有提汪东兴的名字,但是大家都知道抓捕"四人帮"的任务是由汪东兴领导的八三四一部  相似文献   

15.
近读《任弼时同志二三事》有所感悟:一个平淡无奇的“怕”字可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美好心灵的真实写照。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从一位革命前辈行为中概括了这么三个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突出表现了任弼时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质;这“三怕”是对任弼时同志这位人民公仆最好的称誉。  相似文献   

16.
喻云林 《党建》2022,(1):27-2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宏阔的历史视角和深厚的历史智慧,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信仰信念的执着坚守、对百年党史的深刻把握、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7.
评价建国以来的历史问题,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的同时,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决议》中,有些同志对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一些问题。有的同志提出,为什么《决议》在引用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之后,又对国内主要矛盾作了一个新的表述?这两种表述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5,(6)
<正>"若能爱群,国安有不强哉?"这是少年任弼时在《爱群说》中关于群众思想的最初表述。少年任弼时的这一思想萌芽,历经革命的风风雨雨,变成了日后中共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的智慧硕果。任弼时自16岁参加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担任团中央书记、39岁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一直到46岁去世,一生都在探索着"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历史课题。在他30年的革命生涯中,以广阔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这个《决议》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60年战斗历程,总结了建国后32年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特别是全面、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从而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前进的方向。正如《决议》深刻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