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最后一次提讯王培珍那是一个下雪天。我早早来到办公室,取出《批准逮捕决定书》正要填写,科长走了过来,对我说;“先别填了,等会儿我俩再去看守所提讯一次被告人。”我嘴里答应着,可心里却有点不高兴。已经提讯两次了,被告人的供述与公安机关认定的犯罪事实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1986年我出过一次国。当时的感觉就像去了外星球。可能是我的骨子里很土,不适应各种差异,在国外还特想家。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出国了。后来,听家人出国回来说,差异还有,就是倒过来了,外国的城市比北京豪华的越来越少了。人家的城市比咱强的时候.为了避免“羡慕嫉妒恨”,我不出国。咱的城市不比人家差的时候,我觉得出国就更没必要了。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2):49-49
我刚进公司,有一次,公司派我去机场接董事长。那是我第一次见董事长,我既紧张叉兴奋,提前很早就到了机场。天气很热,我口很渴,就在机场的商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刚喝了几口,飞机就到了。我赶忙奔向旅客出口处,这时,手里的矿泉水就显得累赘了,我怎么能拿着半瓶矿泉水去和我景仰的董事长握手?于是我把手中的矿泉水扔到了垃圾筒里。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请假     
我曾在美国工作了两年。美国的公司有健全的制度,这些制度又和其健全的法律制度密不可分。一次公司组织人员调试生产线上的设备,忽然我觉得胃疼。这是我的老毛病,就坚持上班。同事彼特看出我不舒服,建议我请假。彼特很认真地说“:你身体不舒服,就完全有理由请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上司不准假,你完全可以到劳工组织那里去投诉他,如果因为没及时看病对你造成了伤害,你还可以到地方法院去起诉要求他赔偿损失。”我去请假,上司不但很快准了假,还催促我赶紧去医院。还有一次,一大早我就接到彼特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家的丽拉病了,请我代他向…  相似文献   

5.
曹小芹 《政府法制》2013,(10):52-52
在河南省正阳县付寨乡,以出国“旅游”或“打工”为名去乞讨的老人不在少数,而相邻的寒冻镇、皮店乡、袁寨也有很多。曾担任过乡镇干部的张庆华说,“正阳县虽然富产小麦、花生,生猪养殖也还不错,但经济附加值低,农民收入不高。  相似文献   

6.
春晖风雨后     
这是一段很痛的回忆,看着对面那个刚刚还露着自信笑脸的女子在瞬间两眼闪烁泪花,我犹豫着要不要再一次去抚触那一道好不容易才结痂的伤口。看着我在指尖绕来绕去的钢笔,她似乎觉察了我的心情,善解人意地莞尔一笑:“没什么,假如这段人生经历能警醒那些与我有相似遭遇的女人,我愿意再痛一次。”  相似文献   

7.
残缺的贝壳     
去年冬天,我有幸去了一趟海南三亚,这是我第一次拥抱大海。初到海水触摸的沙滩,我想起了一个任务:完成儿子的委托——捡贝壳。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嘱托     
在一次大会上,我亲耳听到一位县委副书记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有一次回家的时候,他去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一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  相似文献   

9.
高层言论     
《政府法制》2009,(6):49-49
不要我每次活动都发稿件,我下去调研很平常,不用每次都文字图片做那么大,有的去了就去了.不用见报。重大的活动可以出个照片,像我下去调研,跟群众交谈,这有什么新闻性?有什么好报道的?也真难为了摄影记者,每次要拍出不同姿势,我又不是体育运动员,运动员摆不同的姿势还有意义,我拍来拍去不就那个样子吗?不要老报道我。没新闻性,在头版做一个版都没人看。——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分组讨论时说  相似文献   

10.
检察印象     
范平 《江淮法治》2012,(12):20-21
小时候看电视.看见检察官把坏人送向法庭审判.觉得他们是那么得崇高伟大,高考时填报志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学.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惩罚犯罪、维护稳定。还记得本科毕业前的实习,我有幸被分到了公诉科。公诉科很忙.但是却让我学习到了一些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那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案卷及法律文书.也第一次去了看守所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地交流。更是第一次去了神圣庄严的刑事审判庭目睹了法官与检察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后,我到灾区去培训警察。有一次吃饭时,一位个子不高、黑胖胖的人和我同桌。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我问他贵姓,他说姓叶,是某某中学的校长。我一听立刻站起来说:“给你敬个札啊!你是名人哪!”这个人就是被评为“中国最牛校长”的叶志平。我为什么要站起来给他敬个礼?因为在地震过程中,他的桑枣中学,  相似文献   

12.
仲敬干 《检察风云》2013,(23):88-90
2013年7月26日,上海油画雕塑院举力、了“薪火相传——夏葆元作品展(1968—1988)”,在公开展出期内,我去了三次,每一次而对夏先生的作品时,都有不一样的感怀,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10,(9):60-60
法官: 2008年春天,我买了套新房,新房在二楼,整个一层都是车库,不住人,既安静又整洁。可万万没想到,我4楼的邻居竟把他买的车库当住房出租了。房客也不知道是做什么营生的,家里的客人总是一拔一拨地来,一个星期里至少得有4天不闹到半夜不罢休。出租房的房主又不在这里住,忍无可忍时我只好自己出面去干涉,可人家根本不理睬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去维护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张健 《中国监察》2011,(5):63-64
2009年10月,我退休的第三天,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女儿就催着我和妻子登上了去澳洲的飞机。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个南半球的国家。在那个陌生的国度里,我屡屡“违法”,教训“惨痛”,但也对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以及执法部门的执法有了些许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5.
出差     
我原是监察期刊的编辑,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后,组织决定我到机关搞宣教工作。这样出差跑面的机会就多了,仅半年时间就四下基层,前三次是三伏天往川南,这一次是去川东北。数九寒天坐了一夜车,第二天早晨到了重庆,没顾得休息就到市监察局宣教室座谈。那天正值寒潮,我的脚冻得生疼,鼻子也不通气了。我有些走神,想起我的办公室。那是一间朝南的房间,每天虽然也闻到夹杂着蜂窝煤的硫磺味,但比眼下这滋味好受多了。看到我在轻轻地跺脚,那两个主任歉意地说:“这办公室是干打垒的,窗户也关不严。不过,明年就好了,我们的新办公大楼…  相似文献   

16.
杨菁菁 《江淮法治》2008,(10):60-60
我的父亲.他把青春丢在那里了,再也找不回来。我倒是愿意去找,可是,我去晚了季节。流水落花春去也……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有苦向谁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公务员都是做决定、发文件、给别人做思想工作的。这样一个群体,也会有心理压力。公务员的心理课堂"比如说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抑郁型性格——花开的时候,她不欣赏美景,她担心的是有朝一日花还要落;花落的时候,她去葬花,  相似文献   

18.
《法庭内外》2009,(8):58-59
法官: 我大学毕业后,被一家钢铁公司录用。我的主管黄某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已婚男子,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娴熟的业务技能以及对我大哥哥般的关照,深深吸引了我。为了他,我付出了作为少女最宝贵的东西,先后三次为他做了人流。在我第四次为他怀孕时,一位学医的闺中密友提醒我:再去流产,担心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苗族人上寨     
胡珍玲 《检察风云》2014,(16):86-87
与朋友相约去贵州采风,慕名去了苗族的朗德。"朗德上寨"是一处集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大镇。地理位置锁定在距黔东南州凯里市29公里,距雷山县城17公里,属雷山县丹江区报德乡辖区。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苗族独有的木吊脚楼建筑外。  相似文献   

20.
《法庭内外》2011,(7):58-58
法官:我原来是某医院急救中心的护士。3年前的夏天,有一次随急救车去抢救伤员时发生车祸,从此成了残疾人。出院后得到40多万元工伤赔偿款,由丈夫以他的名义存到了银行里,后又被他拿去做生意了。不久前,我提出去住一段医院进行肢体伤残康复治疗。谁知竞遭到丈夫的拒绝。我便提出用自己的工伤赔偿金支付费用,要丈夫把我的钱还给我。丈夫却说又没有离婚。什么你的我的,哪里分得清?请问,丈夫擅自动用妻子的工伤赔偿金,可以要求返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