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20) 什么叫有独立诉讼请求和无独立诉讼请求的第三人?他们的诉讼地位有什么不同?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有两种,一种是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自己有全部或者下部的独立请求权,这种人提起或者参加诉讼,叫有独立诉讼请求的第三人。另一种是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是,他认为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  相似文献   

2.
不少同志认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是民事诉讼,具有民事诉讼的全部特征。既然民事诉讼中有第三人,那么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就可能有第三人参加诉讼,“如果有人认为,他们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与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他应当有权参加到原、被告已经开始的附带民事诉讼中来,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人就是附带民事诉讼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3.
十六、什么是诉? 民事诉讼中的诉,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一种请求。也就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公民,认为自己的或者依法由自已保护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予以法律上的保护。这种请求具有诉讼性质。一般来说,诉是原告的一种请求,但有时也可能是反诉的被告或者参加同一诉讼的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请求。从诉的法律性质讲,诉的这种请求,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程序意义上的诉,即由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法》修改与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新 《清华法学》2011,5(3):17-27
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的程序是本次民事诉讼立法修改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考察的问题包括:从诉讼法学理论和相关的程序规范来看,对调解协议的效力进行司法确认的程序可以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这种确认与当事人请求履行调解协议、请求变更、撤销调解协议或者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而提起的诉讼以及其中包含的确认有何关系?当事人提起的与调解协议效力有关的诉讼都属于哪些诉讼类型、其诉讼标的是什么?不同类型的这些诉讼在实务中适用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在探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对于民事诉讼立法如何就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加以规定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肖峻松 《中国司法》2007,(8):106-106
一、民事诉讼过程本质地要求将公正作为其最高价值民事诉讼首先是以确认权利和利益为体现的解决争议的活动,诉讼中审判机关是主导者,当事人是诉讼的首要参加者,是诉讼的主体。审判的主导者依据诉讼当事者请求,按照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规定,为当事者诉求之主张提供法律的认可或否决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乃是为保护私法上权利(私权),请求国家司法机关确定其权利存否之法定程序也。纵观世界各国,虽然在当事人诉讼权利享有问题上有平等主义和不平等主义两种立法例,但采平等主义者为众。我国《民事诉讼法》回映现代司法理念,确立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并为该原  相似文献   

7.
法院和当事人是民事诉讼中的一对矛盾,二者同时作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特定的诉讼权利,承担特定的诉讼义务。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据此而实施的多种诉讼行为,构成有机的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发生民事争议而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对该争议作出裁判的人及其相对人。当事人享有诉讼主体的地位,是诉讼发生的关键,因此对诉讼当事人进行准确的界定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诉讼权是当事人实体权的保障,但也不能因为权利观念的上升而滥用诉讼权,故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用理论与制度完善成为本文论证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受理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权益争议,将两种性质不同的争议并案审理,在解决行政争议的同时,附带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行政诉讼法及其有关司法解释没有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作出规定,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行政审判实践的需要和必然。本文试从理论上和审判实践上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有关问题加以探讨。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征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不同于单纯的行政诉讼或单纯的民事诉讼,它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使同一诉讼程序包含了两种不同法律性质的诉讼,一为行政诉讼,一为民事诉讼。首先,这两种诉讼发生于同一诉讼程序,不同于当事人分别依行政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和依民事诉讼程序解决民事争议的诉讼。后者是两个独立的诉讼程序,当事人  相似文献   

10.
(14) 什么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更换当事人?产生什么后果? 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有诉讼权利能力的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由这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法定代表人。”由此可见,有诉讼权利能力,就有资格作为当事人。什么是诉讼权利能力呢?就是在诉  相似文献   

11.
一、民事反诉的基本概念 民事反诉,在英国、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被称为反请求。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对于民事反诉的概念并没有一致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反诉与本诉相对,是指诉讼中的被告向原告提起的诉讼;有的学者认为,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还有的学者认为,反诉是指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中,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的目的在于对抗本诉的独立请求或排斥,吞并、抵销本诉的独立请求。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对反诉所下的定义都不够准确、全面。民事反诉应当是指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为抵销、动摇或吞并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和合法权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和本诉有一定牵连性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  相似文献   

12.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上)张卫平前言在现代社会中,民事诉讼已成为解决民事纷争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当事人一方提起诉讼请求,对方则进行防御,由独立于双方的裁判机关予以审理,并作出裁判,已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的基本运作...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与反驳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反诉就是在已经发生的诉讼中,被告为了抵销、吞并原诉,或为保护其民事权益,而以原来诉讼的原告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和原来诉讼有联系的独立请求.反驳则是被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提出各种理由来反对原告的主张,并使原告败诉的一种诉讼手段.如房屋纠纷中,出租人请求承担人给付一年欠租,而承租人提出所以一年未付,是因为过去出租人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代现民事诉讼法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其内涵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有权在一定范围内处置其民事诉讼权利和民事实体权利。这是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区别之处。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长期以来,重刑轻民、刑民不分,从无独立的民事  相似文献   

15.
犯了罪的公民在服刑期中,由于种种原因,其配偶往往会提出离婚要求.在劳动改造的人中,情况千差万别,刑期有长有短,罪名多有不同,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未剥夺政治权利的.他们的民事法律地位如何,对他们的离婚应如何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诉讼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我们认为,正在服刑的犯罪公民,与其他公民一样,都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他们的民事诉讼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是不允许非法剥夺的.即使由于他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在如何行使民事诉讼权利上与一般公民有所差别,但就其享受民诉权利的实体方  相似文献   

16.
肖雯 《法制与社会》2011,(29):298-298
一直以来,被称为诉讼法理论领域之“哥德巴赫猜想”的诉权理论几乎是民事诉讼领域的专属研究研究课题。但笔者认为,诉权这一通过进行诉讼、实施诉讼行为、请求法院通过审判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应当具有宪法性权利的属性,同样适用于其他诉讼。对于刑事诉讼而言,作为犯罪的直接侵害对象和诉讼的主体,被害人应当具有诉权,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参与程序、交涉诉讼结果的更多权利,这将对刑事诉讼的变革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我院对70件民事案件中的100名有严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发生在离婚案件中的最多。从发生地点看,发生在法院内的多。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为保证案件的正常审理,维护诉讼秩序,依法对妨害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人采取强制措施,排除妨害,是保障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保障诉讼参与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保证民事诉讼法律规范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专利侵权诉讼中涉及时效的几个问题刘铁男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照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就专利侵权诉讼而言,是指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对因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而使其权利受到侵害,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的期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加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在民事诉讼中,不同的诉讼参加人有不同的诉讼地位,诉讼地位不同,诉讼权利也就不一样。而诉讼权利又是保护实体权利的手段,不仅涉及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而且涉及到国家赋予人民法院的审  相似文献   

20.
人民检察院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检察院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刘芝祥一、人民检察院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凡是在民事诉讼中依法享受诉讼权利或者承担诉讼义务的人(包括司法机关、法人和公民等),都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