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8 毫秒
1.
2004年8月12日,14号台风“云娜”正面袭击浙东南地区,肆虐的狂风在永嘉县徘徊4个多小时。600多毫米的连续降雨造成了山洪爆发,江水泛滥。一场巨大的灾难———8·13洪灾降临瓯越大地。在抗洪的队伍中,戴松菊在抗击台风中连续战斗三天两夜,为保护学校的财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2日下午,戴校长接到上级的通知,14号台风“云娜”要正面袭击温州地区,并且在晚上10点钟登陆。戴校长马上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准备好必要的照明工具,下午5点钟就匆匆忙忙进驻城南小学,并对所有的门窗、电缆、悬挂物都做了一次全面的检查。10点左右,狂风四起,伴随着骤…  相似文献   

2.
幽默     
《中国减灾》2012,(1X):32-32
<正>开得太快了一个司机喝过酒后准备开车回家,他看到自己反光镜里的车子一次次飞驰而过,心想:不行,车开得太快了!于是他准备减速。可是,自己反光镜里的车子越来越快。不行,再慢点,于是准备再慢点。这时只见一个警察敲他的车玻璃,他想,不好,一定是开得太快了,被警察看到了。于是他打开车门很抱歉的说:"真对不起,是我刚刚没注意,所以又开快了。"只见那警  相似文献   

3.
《今日海南》2011,(10):10-11
<正>大树被狂风连根拔起、洪水阻隔了出村的唯一通路、街区路面积水如河……"纳沙"肆虐下的琼州大地,随处可见台风横扫而过留下的印记。然而,风魔可以摧毁房屋、树木,却摧不毁椰岛人民风雨同舟的坚强信念。  相似文献   

4.
捐赠天堂     
张丽钧 《中国减灾》2011,(4X):41-41
<正>单位号召大家为灾区捐物,同事们纷纷拿来了衣服鞋帽日常用品等物。同事李子拎来了一个特大的包,里面除了四季衣物之外还有一对母子毛毛熊以及几条漂亮的发带。李子解释说:"这些小玩意儿全都是我那宝贝闺女给塞进来的。昨天我下班回家,说咱们单位让给灾区捐物呢,我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前,我到外地打工,说好春节前回家的,可是因为大年三十前的车票都已卖完,只剩下年三十晚上的票了,所以我只好坐这趟车回家。虽然是年三十,可是火车上人依旧很多,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安顿好之后,就安心等待火车出发了。我的家在这趟车的最后一站。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车厢里原本嘈杂的人声也渐渐安静下来,一想到好多人都能在深夜十二点之前赶回家,而我却不能在除夕之夜和父母团聚,心里不禁怅然。  相似文献   

6.
维和日记     
<正> 2001年12月16日星期日满天的大雪一整天飞舞着……我们在战战兢兢的驾车巡逻中完成了今天的任务。今天下午下班买来了半只大面包和一根熏肠回家后,胃里直泛酸,没有半点胃口,也懒得立即做饭,先煮了一壶开水,一个人坐着喝茶。同住的中国同事上夜班巡逻去了,屋里空宅荡荡的……波黑的冬天天气很怪,下午4:00左右,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黑幕沉沉,屋内老式的烧木柴的铁皮炉子依稀存有些火星,显然房东老太在我回家前给我添过柴火。在热茶升腾的水汽里,看着窗外那些住户家里透出来的昏黄的灯光和飞舞的满天大雪,我仿佛看见了家庭  相似文献   

7.
<正>在海南,台风是司空见惯的,起码每年都要"光临"几次。因此,第九号超强台风"威马逊"预警之前,大多数海南人都抱以"乐观"心态。可这一次,台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温柔"地登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凶猛。7月18日15时30分,"威马逊"以41年不遇的威力重创海南。风雨中的夜晚,一片漆黑,害怕得蜷缩在家的我们,只听得见外面铁皮的鼓动声和小轿车的警报声,此起彼伏。随着时间推移,风的呼啸声越来越大,盖过了一切。那一刻,我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恐惧;那一刻,我们才真正见识到台风的威力。然而,台风虽来得凶猛,来得惨烈,但我们  相似文献   

8.
关门     
我最近发现.王所长办公室的门不好关.出了点小毛病。门与框架上下稍有点不对称.常常被关上之后,又会自动弹开。 一天.同事埋怨那门不好关,在走廊上自言自语:“门关了又开了,怎么关不住啦?”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33)
正别有一番水乡风情的道滘正在成为东莞的一张"靓丽名片",但是,你若像苏轼一样拥有比自己生命还宝贵的佛宝舍利,你愿意把它留给道滘、留给东莞吗?车子离开马路,向右进入停车场,把升起的拦车杆抛在身后,想要无限地接近那家目标中的餐馆。大雨点正在四面八方把守着车子,它们随台风"天鸽"而至"。天鸽",英文名Hato,名字来源于日本,却生成于台湾省鹅銮鼻东偏南方向约760  相似文献   

10.
阿里山访茶     
由于曾在福建生活过一段时间,记者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次有机会来到宝岛台湾,记者最想拜访的就是阿里山茶的故乡。 记者在台湾驻点采访期间,正赶上让岛内民众头疼不已的台风季,由于日程安排的紧张,记者只好冒着台风大雨警报,从台北赶往位于南部嘉义县的阿里山。  相似文献   

11.
<正>"儿子,你胃不好,刚做了一夜的手术,赶快去吃点热的,妈自己坐车回家了。"农工党苏州市委"中国梦·农工情"演讲比赛现场,来自张家港的农工党员周明忠医生在演讲台上愧疚地说着,"电话挂了,我觉得自己特别对不起我妈、我的家人,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我成了病人最后的依靠,最信任的人,我很自豪。"4月24日,农工党苏州市委举行了"中国梦·农工情"演讲比  相似文献   

12.
麻连飞 《传承》2008,(19):55-55
二叔是个水手,随着货船走遍了五大洲、四大洋。他跟我说起了第一次出海,就在海上遇到台风的故事。毫无征兆地,霎时间海上乌云密布,狂风肆虐,海浪像一排排的铜墙铁壁,劈头盖脸地向货船压过来。平日貌似庞大的货船,此刻就像一叶扁舟,在漫无边际的大海里飘荡,无依无靠,台风狰狞的声势让从未见过这种阵势的二叔心胆欲裂。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07,(18):10-13
狂风卷袭着暴雨.第13号强台风"韦帕"于9月19日凌晨2时30分在苍南县霞关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5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45米/秒(14级),强度与2004年"云娜"和2005年"麦莎"相当.由于台风正面登陆,纵贯浙江腹地,所到之处暴雨肆虐,给全省造成了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14.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淮河流域南部进入江南梅雨季节,经常由于持续大雨而出现洪水.7、8月间,全流域都会出现大雨和洪水,9月份逐渐出汛.1975年8月的特大暴雨是由当年的3号台风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人称"75·8"大水.  相似文献   

15.
美育与强国     
一次在日本京都车站候车,因下大雨,路被冲坏,直等了三个多小时才修复通车。就在这等车的时间里,给我留下了两点深刻的印象: 一是日本人民的秩序和自觉。试想等了三个多小时,车站滞留了成千上万的人,车来了,挤着抢着上车的状况可想而知。但是不然,很有秩序。听不到牢骚漫骂,看不到你推我挤,大家都在自觉排队上车。而且上车前,每人都把随地休息时用过的饮料瓶、快餐盒,以及看过的报纸、杂志等杂物顺手拣干净,并按可燃的和不可燃的自觉分类,扔进了不同的垃圾箱里。人走后车站依然保持着整洁美。第二点难忘的印象是商品讲究包装美。日本的任何一件商品,无论贵贱或大小,都十分重视造型和包  相似文献   

16.
飞来的横祸     
编辑老师:您好!前段时间,我爱人在下班回家的时候,碰上她的同事开单位的车出去办事,正好路过我家,于是她就搭了他的车,不想在路上车窗被窗外飞来的硬物击碎,我的爱人也受了点伤,由于是朋友,人家又是好意,所以医药费是我们自己出的,可我总觉得法律上应当对这样的事有个说法,所以想问问您,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处理。保安员 张和平张和平:你好!你的朋友与你的爱人之间并未形成客运合同关系。客运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支付票款的合同。按信中叙述你的爱人是无偿搭乘,并不具备客运合同的构成要件,与你的朋友并未发…  相似文献   

17.
永恒的瞬间     
康健 《人民公安》2021,(3):75-75
作为艾冬同志的同事,我于2008年与他相识。艾冬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工作起来像踩着风火轮。艾冬始终是以一种"拼"的劲头在干工作。与母亲的最后一面,艾冬依然想着工作,2020年春节腊月二十九那天,母亲董存梅给艾冬打电话,让他回家吃饺子。"那天我儿子要值班,中午1点多,趁着午休回来的。我给他煮了12个饺子,他就吃了7个。我说你怎么吃那么少,他说我单位还有活。"董存梅回忆道,自己知道艾冬平时工作挺忙的,就没再要求他回来,并告诉他,要好好工作,帮百姓解决问题。可没想到,这一见,竟然是最后一面。  相似文献   

18.
每年6月至10月,是墨西哥城的雨季。频繁的大雨,让卧室漏雨了。尽管心急如焚,但修理工远不如降水来的准时。说好8点半,不到9点半绝不现身。周围的中国同事早已习惯:墨西哥人向来不准时。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7月底,第九号台风"纳沙"和第十号台风"海棠"在24小时内相继于福建省福清市登陆。面对历史罕见的"双台风",福建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形成防抗合力,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入夏以来,我国多地多次遭遇高温和暴雨的轮番袭击,但位于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却一直经历着高温的烘烤,直到7月底台风来袭。由于靠近生成台风的西太平洋,福建自然成为台风最常"光顾"的地区之一,所以福建  相似文献   

20.
风从海上来     
立秋之后,南北持续高温,各地电力负荷频频告急,电视里接受采访的老人摇着扇子摇着头:几十年没这么热过。可紧接着,“云娜”来了。如此婉约的名字,却来得惊天动地,有摧枯拉朽之势。气象部门称:这是1956年以来在我国登陆最强的台风。12日20时,“云娜”在浙江温岭石塘镇登陆。石塘,小地方,名气不小:中国大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降临的地方。记者描述:“想赶在台风登陆前回家的市民被狂风吹倒在地,有的只好一只手紧紧抱着电线杆,一只手使劲拦着过路的汽车,寻求帮助。”13日11时,“云娜”告别浙江。惊心动魄的15小时过去,虽有种种准备及应急措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