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6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上半年生产总值1821.0亿元,同比增长13.7%。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0.5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776.5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954.0亿元,同比增长15.4%。三次产业比重为5.0:42.6:52.4。  相似文献   

2.
短讯荟萃     
<正>2013年全市经济总体稳中向好初步核算,2013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98.66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9.78亿元,增长4.4%,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 264.68亿元,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0.02亿元,增长11.8%,与全省持平,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30亿元,增长3.8%,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154.68亿元,增长12.0%,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第三产  相似文献   

3.
一、2006年主要调控预期目标1.生产总值增长12%。完成情况:1-3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2%,总量达到1989.7亿元,其中,一产增加值8.36亿元,增长4.6%;二产增加值1145.6亿元,增长12.5%;三产增加值760.5亿元,增长15.4%。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2800亿元左右,增长13.5%,其中,一产增加值140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4.
宁波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3.6亿元,同比增长10.3%,分别高于全国、浙江省0.7和0.4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平稳较快、质量效益提升、转型升级加快、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三次产业比重为3.57:54.7 6:41.6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6.9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86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30.1亿元,同比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30.7亿元,同比增长9.8%。全市服务业单位(不含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 7 2 6.2亿元,同比增长2 1.1%。  相似文献   

5.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9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1—9月份,全市生产总值2780.2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6.8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1468.3  相似文献   

6.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继续好转。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1.73%。实现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29.58%。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55亿元,同比增长18.12%;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6.86亿元,同比增长40.47%,  相似文献   

7.
晚晴 《北京观察》2006,(1):42-46
出版物消费居全国之道 截至2004年底,北京新闻出版业总资产460亿元,约占全国的22%,占全市文化产业的23%,同比增长2%;新闻出版业年创造增加值97.1亿元(另外,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民营文化、出版企业的年增加值约50亿元左右,尚未统计在内),占全市文化产业的40%,占全市GDP的2.7%,同比增长18%,人均创造增加值3.8万元;当年实现利税64.1亿元,约占全国的23%,同比增长25%.  相似文献   

8.
蜀中大地     
我省前三季度 GDP 增长10.4%2002年前三季度我省 GDP 完成3435.61亿元,增长10.4%,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这是自1996年以来最高的累计增长速度。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2.5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335.28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7.75亿元,增长10.1%。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11.3%、53.1%和35.6%。  相似文献   

9.
龙海锋 《当代广西》2012,(22):21-22
乘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东风,北流市外招大商进驻园区大发展,内打产业转型升级大会战,构建起一个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工业发展走进了"春天里"。截至今年9月,全市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增长14.7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1.7亿元,增长16.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4亿元,增长18.6%,工业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0.
省外传真     
上海市1月国民经济增长10.4%今年1月,上海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3.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国民经济在连续1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全年经济的“开门红“。经济增速的加快,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加速发展。据统计,1月份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4.12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6.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60.9亿元,增长16.9%。1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76.2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23.1%。国有工业完成产值增长17.4%,集体工业增长23.6%,外商投资工业增长24.7%,股份制工业增长23.2%,股份合作制工业增长33.4%;轻重工业实现同步增长,分别增长了21.7%和24.6%。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0亿元,同比增长11.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00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13.5%……工业经济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这主要得益于全市工业战线四季度的集中发力、最后冲刺。其中,  相似文献   

13.
闻过欣 《当代广西》2010,(18):35-35
今年以来,百色市打好新山工业园区攻坚战、龙景新区开发攻坚战、旅游产业发展攻坚战、招商引资攻坚战“四大攻坚战”,加快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18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1亿元,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4亿元,增长36.4%;全市财政收入33.25亿元,增长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68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177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2188元,增长9.5%。  相似文献   

14.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7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平稳。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4.2亿元,同比增长14.7%;主营业务收入2616.1亿元,同比增长23.0%;实现利税251.5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实现利润141.6亿元,同比增长20.7%。  相似文献   

15.
一季度GDP9356亿元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93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增幅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全省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02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3979亿元,同比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5075亿元,同比增长9.5%。3月CPI涨2.3%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公布:3月份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5%。  相似文献   

16.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4月份,全市经济继续整体回升向好,各行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良好。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2.1亿元,同比增长20.5%;主营业务收入1385.1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利税129.0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实现利润72.8亿元,同比增长51.2%。六大优势产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4,(9):66-67
正近年来,余杭区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积极外引内育,通过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有效助推了区域转型升级。2013年,余杭区文创产业增加值在杭州13个县(市、区)中名列前三位,达到182.9亿元;文创产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首位,同比增长54.4%,高于该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16.2%)和GDP增幅(10.2%),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2.4%上升到19.6%,文创产业  相似文献   

18.
蜀中大地     
我省去年 GDP 增长9.2%在工业快速增长和投资规模明显扩大的推动下,我省国民经济去年实现了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4421.8亿元,比上年增长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从产业看,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756.9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1683.2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6.1%、52.8%和41.4%,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6:39.4:37.0调整为22.2:39.7:38.1。就投资、消费、出口“三驾  相似文献   

19.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5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工业经济发展较好。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00.9亿元,同比增长19.7%;主营业务收入1816.4亿元,同比增长27.9%;实  相似文献   

20.
地区传真     
<正>2016年南宁工业发展稳中提质2016年12月27日,南宁市工信委发布消息称,2016年1-11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39.11亿元,同比增长10.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3.81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投资838.43亿元,同比增长3.3%;技术改造投资677.17亿元,同比增长16.5%。2016年,南宁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做好"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