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号召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喊出了“共产党员带头富”的口号。十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党把执政兴国作为第一要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从致富大户、经济能人中选拔农村基层干部,这是农村党建工作理论和实践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从致富大户、经济能人中培养选拔村干部,是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选择。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从致富大户、经济能人中培养选拔村干部也有不少需要注意克服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为了有效缓解新农村建设后继乏人的问题,黑龙江省阿城市坚持组织实施了以“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四培养”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了拥有2100多人的致富能人库,先后有350多名致富能人加入了党组织,超过半数的村干部是近年来党组织培养出的党员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3.
杨喜军 《党的建设》2012,(10):37-37
下派“第一书记”,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拓宽新途径;选任村干部助理,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派大学生“村官”驻村实践锻炼,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搭建新舞台;狠抓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素质,村级干部学历水平实现新突破;鼓励回乡致富能人创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人才支撑……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着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使245个村全部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目标。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9,(22):23-24
加强村级人才培养。青铜峡市党组织通过集中办班培训、指定专人帮带、加强实践锻炼等形式,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刨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分子及时纳入村干部人才后备库,进行重点培养。对表现突出、条件成熟的按照程序及时选拔充实进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市共有121名农村“能人”、36名合作社党员社长担任了村干部,全市各镇涌现出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农村“能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和骨干。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07,(2):38-38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按照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多形式地对村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实用技术、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在党员中培养经济能人,在经济能人中培养党员,在能人党员中培养村干部,为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郑明怀 《唯实》2011,(1):62-65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能人的崛起使农村基层治理出现了富豪村干部治村的现象。富豪村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会执行国家意志,但并不是国家的忠实代理人;作为社会人,是乡村社区利益的维护者,但作为理性人,又会成为自身利益的追逐者。富豪村干部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其在不同的宏观形势和微观情境中扮演乡村社区的“引领者”、村庄真正的“当家人”、村庄的“经营者”等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7.
当前,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每个村干部的重要工作任务,会不会抓村级集体经济,是村干部能不能胜任其职的重要条件。可以说不会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村干部,就不是一名称职的村干部。一、选好班子,建好队伍,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必要前提选配经营性村班子,选用懂经营、会管理的村干部,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所在和组织保证。在选人、用人方法上要实施“能人战略”,敞开“五条路子”,选拔“四种人”。“五条路子”即:采取“两推一选”方法,从村  相似文献   

8.
蓬国龙 《当代贵州》2010,(13):45-45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黄平县着力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该县采取从优秀村组干部中“提”、从年轻后备干部中“选”、从素质较高的致富能人和退伍军人中“挑”、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把责任感强、会经营、懂管理、善协调的能人、贤人选配为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以来,该县共有10名优秀村组干部,3名退伍军人,24名致富能手、经济能人、专业户和2名大中专生通过“两推一选”走上支部书记岗位。  相似文献   

9.
党建短讯     
蓬莱市实施“百名能人带富兴村”工程。蓬莱市从晰一届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遴选100名经济“能人”,在全市农村实施“带富兴村”工程,通过采取目标管理、教育培训、典型带动、定期督导调度、严格考核五项措施,完善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并计划新上致富项目36个、完善基础设施112处、发展公益事业31处、投入资金8885万多元。  相似文献   

10.
黔西县在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推行“选派、选拔、选聘”工作机制,不断充实农村人才队伍,切实解决村干部后备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选派”就是选派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的大学生到村工作,时间为两年。2006年.在县直和乡镇事业单位选派109名大、专科毕业生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通过这些大学生的示范引路,把村干部培养成为生产发展的带头人,生活宽裕的带领人,乡风文明的倡导人,管理民主的推动人,村容整洁的管护人,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拔”就是在现任的村干部中,选拔年轻的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干部、优秀农村青年、农村经济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或返乡复退军人等参加各种学历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党建动态     
武山县狠抓农村四支队伍建设武山县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紧贴农村实际,狠抓农村四支队伍建设。一是狠抓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对农村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基本政策、党性修养、当前形势、基本知识与技能五项教育。二是狠抓村干部队伍建设。选配村干部89名,解决了29个村无“当家人”的问题,确定村级后备干部1480名。三是狠抓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在致富带头人中开展“双思”活动,使致富能人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2.
李立同  佟宝成 《新长征》2008,(11):51-51
镇赉县大力开发乡土人才资源,实施“能人带动”工程,使能人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亮点,农村能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一是抓好“三个培养”。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漳县围绕建设“能人型”、“创业型”、“知识型”村级班子,通过组织80名村书记赴安定、陇西等兄弟县(区)学习取经,安排51名新任村书记和村主任参加全市调训,下派54名干部进工作后进村任职,调整充实村干部后备人才576名等措施,大力实施农村党员“素质工程”。同时,县上还实施了党员创业扶持和党内关爱计划,为300名党员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将932名困难党员纳入农村低保,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10支,开展义务服务和送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110多场次。  相似文献   

14.
信息频道     
海南州:立足“三个培养”,激发农牧区党员队伍活力。海南州按照“能人中出党员、党员中出能人、党员能人中出干部”的思路,结合农村牧区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强化对农牧民党员的教育培养,有效增强了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个培养”主要指: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我市农村致富能人和致富能人型村干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研究探索选拔致富能人型村干部新机制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致富能人型人才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在所调查的15个乡镇中,年纯收入超过2万元的各类致富能人共计3752人,其中现职村干部139人,占3.7%。这批致富能人型村干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稳定和带领农民致富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沈秀梅 《党课》2011,(7):56-57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一年融入、三年胜任、五年提升”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用为本”,积极创新方式,加速大学生村干部成长成才。目前,全县164名大学生村干部全部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进入班子,其中任村党组织书记的37名,任村委会主任的4名。  相似文献   

17.
双江县注重加强村干部的管理与培养,三项举措激发村干部活力。一是拓宽用人渠道,使村干部工作有“信心”。鼓励优秀村干部积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2003年以来,有3名优秀村干部通过公开招考被录用为乡(镇)武装部长,3名村干部参加公开招考被录用为公务员。二是推行村干部考核制度,使村干部工作更“用心”。按时足额兑现生活补贴,使村于部的工作更积极主动。三是健全党内激励保障机制,使村干部工作更“安心”。落实《村“两委”干部离任补助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8.
集中服务: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把村上公章集中到镇上,每逢赶集日,镇、村干部轮流到镇上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推行百姓经济,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原则,大力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玉树州基层组织出现断层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广大农牧民群众迫切要求“有能人办事”的愿望形成了矛盾。造成村级基层组织断层乏人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村“两委”班子后继无人,年龄偏大的村干部调整不下来,有的村虽然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但大都缺乏工作能力,扶上去群众不满意;有的村培养后备干部的“源头”出现“断流”,找不出培养人选;有一些村干部不愿意让位,  相似文献   

20.
去年7月,胶洲市胶莱镇党委提出在全镇实施“丰名经济小能人”培养工程,力争在三年内达到村村都有“小能人”。一年多来,近百名“经济小能人”活跃在胶州湾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