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理想是人生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人的自身价值、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集中体现。人是在确定和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呈现自身的价值的。理想的状况和性质,对于人的成长极端重要。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航标和灯塔,始终照耀着人一生的前进道路。自古以来,人们十分崇敬和铭记那些为追求崇高理想和信念而奋斗不息,虽百折而不改初衷的人士,并把他们视为人生的楷模和民族的脊梁。那么,什么是崇高的理想?为什么要确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怎样才能确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呢?一、为共产主义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张宝凤胡忠良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是对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的一种总的根本的看法。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最有价值,这都是人生观要回答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  相似文献   

3.
杨奎 《实事求是》2006,191(4):10-13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是关于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交往中实现全面发展、彻底解放和自由飞跃的最高价值目标的构想。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是因为,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构建社会和谐过程是理想与信念、历史与选择、现实与价值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全面发展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4.
对人的价值,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价值观,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无产阶把无私奉献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则是极端利己主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理论,对于我们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科学的革命人生观,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的价值说到底是奉献和索取的问题。在人的价值关系中,奉献就是价值客体的有用性对价值主体的实现,索取就是价值主体的需求在价值客体上的实现。两者是一对矛盾,而奉献是矛盾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多层次价值概念的辩证统一,"实践"范畴的形成为价值论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理论空间。"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以"人"作为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以人的自由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研究的切入点,探讨了自由与必然、自由与理想的关系。冯契以"人的本质"的内涵探索为起点,提出自由劳动是合理价值体系的基石的观点,论述了现时代合理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同时也是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者还应该在社会发展中来研究个体的精神发育过程、德性的全面发展。冯契以"人类的自由,就在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为总的观点,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许玲 《实事求是》2005,(5):10-1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从生物学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人的全面发展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的扬弃,体现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但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具有相对性。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求我们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辩证理解全面发展与片面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以推进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基本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中国当代和谐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养等功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物质基础、社会氛围和人才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当代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仰理想是个人与社会的灵魂,没有精神支撑的社会是脆弱的;没有信仰的人是很难想象的。坚持价值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持事实维度与理想维度适度张力等,是恢复与发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精神信仰底蕴之根本。  相似文献   

9.
人的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问题。科学地理解人的价值问题,对于正确确立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把握人生的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价值是一个涉及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多种学科的范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但就一般意义来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  相似文献   

10.
和谐精神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取向,以推进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为着眼点的价值理念、社会理想、人生追求、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核心精神,具有价值引领、经济发展、社会整合、人才培育等功能,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共识、社会氛围、人才支撑,是和谐社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李静波 《奋斗》2005,(5):5-5
一、明确新时期共产党员应有的人生价值观。首先,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指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指向,而理想是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因此,人们追求价值目标,主要表现在追求一定的理想。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层次的内容,它是理想系统中的核心,对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这些个人理想起规定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是人类终级关怀的不懈追求,其所倡导的崇高理想在人类长期不懈的奋斗下,一定会成为现实。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历史发展认识的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站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高度,面对中国社会现实,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人的内心修养、理性自觉的自律方式和外在的他律方式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人学思想。通过自律的方式来培育和改造人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崇高的理想、信仰改造人的世界观。理想信仰是提高人内心修养、理性自觉的根本,也是人的世界观的集中表现,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改造人们的世界观。邓小平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树立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仍然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根据在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坚持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它们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真理。为了确立这种信仰,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价值理想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和理论外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和现当代形态的关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沈晓阳 《探索》2003,1(2):64-6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包含着深厚的价值意蕴: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现实本质而趋向人的理想本质;第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定位,就是以个人为本位,以社会为取向;第三,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础,是人的普遍人性与个性特征的内在结合;第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基点,是超越单纯的自然主义和单纯的人道主义而实现两者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树立崇高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对每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非常必要的。从当前人们对人生价值问题的认识看,对人生价值的含义理解并不一致,对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也不相同。 如果我们对人生价值认识偏异现象作点分析,不难看出其偏异点主要在于:一是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二是着重于对社会的索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价值观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部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自我价值主要是体现  相似文献   

17.
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迫切渴望。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革命性、崇高性、创新性,在为人们提供科学信仰的同时,更指明了实现人的自由的基本途径。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躬身践行,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崇高和幸福,在追求和实现人生自由中体会到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幸福。  相似文献   

18.
杜广强 《求实》2006,3(Z4):211-212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历史进程中对现世生存的意义探求和对理想人生的价值追求,其核心是主张人的本位、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尊严和提倡人的关怀.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社会是稳定的、和谐的、繁荣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较为宽泛和博大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指明了方向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继承,更是这一理想在中国社会现实化的过程.邓小平赋予这一理想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并以其特有方式从物质(经济)基础、精神支持、直接实现途径三方面较为完满地解决了这一古老的问题,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0.
李大刊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杰出思想和革命情操是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他是在黑暗中寻求真理而且用生命捍卫真理的人。在理论著作和革命实践中,他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他仅仅活了38岁,他用有限的生命实现了生命的无限价值。他是在世纪之初用马克思主义照亮中国的伟大思想家。他是在血雨腥风中领导人民单命的先驱。A未达真理李大刊是中国革命的寻路人。他说:“人生的最高之理想,在求达真理。”这不仅表现在他用生命捍卫真理,也表现在他艰苦卓绝地寻觅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