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急需大批全球型经济特色人才、复合型人才,处于全球经济前沿的上海,人才从何而来?紧缺人才又如何解决?快速转型的城市经济,需要快速转型的人才思路:全球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宗合 《辽宁人大》2009,(2):42-43
源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价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陷于次贷危机核心区域的美国及欧洲经济影响深重。这场危机给对外开放度日益扩大、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中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那么,全球金融危机离百姓生活有多远?百姓生产生活正在或可能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进掘金     
易水 《创造》2010,(8):57-59
步入后危机时代,谁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全球金融危机后,谁是这一轮竞争的排头兵?寻找答案时,人们把目光对准了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多样深厚的文化优势以及对外开放政策未来红利的西部,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最活跃、最受瞩目的地区。这里将是中国创造未来新经济增长方式的最佳实践地。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要"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同舟共进》:中国经济崛起,有人认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十分相似。中国会否重蹈日本的覆辙?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日合作共渡难关的空间何在?  相似文献   

5.
刘瑶 《人大论坛》2009,(3):30-31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这种经济变化中,中国企业将如何筹划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唐潇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他的企业发展历程,有思考也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企稳向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已进入后危机时代。那么,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走势?这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产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影响。总的看来,后危机时代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需求创造,而这种需求创造受制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于是只有大量地更高层次地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去创造新产品和新产业,才能刺激消费者潜在的消费欲望,  相似文献   

7.
牛犁 《时事报告》2013,(1):8-15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走过最为困难的年头,也走过最为复杂的年头。到了2012年,我们虽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但形势依旧纷繁复杂。在2013年,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如何安稳度过国内外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期,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  相似文献   

8.
陈凤英 《小康》2013,(12):20-21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走过2013,迎来2014,世界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局面?量化宽松如何退出?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能否持续?新兴市场国家是否真的会拖累全球呢?  相似文献   

9.
“衰退风暴突袭全球,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金融海啸铺天盖地,实体经济能否免遭流感?”这是近期上海电视“第一财经”频道一档节目的开头语。的确,放眼我国国内,股市、楼市下行不振;部分行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或紧缩开支,  相似文献   

10.
面对依旧“下沉”的全球经济,是自保还是协作?是同舟共济还同床异梦?考验的不仅是诸国领袖的胸襟,更考验的是人类战胜危机的理性光芒。  相似文献   

11.
30多年的快速增长,大大地增强了中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使得中国成功地迈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促使了全球经济重心的东移:入世使得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毛学松 《前沿》2007,(7):38-40
中国经济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探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投资、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求客观、冷静地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速读·榜单     
《创造》2012,(1)
究竟有多少公司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国家?《中国经济新闻》12月29日在香港发布了2011年度(首届)“全球500最大经济体”排行榜,这是史上第一次将所有国家(地区)的GDP和跨国公司的销售收入进行对比分析,共有408家跨国公司和92个国家(地区)入选。  相似文献   

14.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增长率调低至4.2%,认为世界经济发展正在回归正常趋势,前景相对乐观。让我们看看,哪些因素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哪些因素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迅速恶化的全球经济是一场“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正如很多有识之士预测的那样,今后世界将暂时进入“严冬时代”。经历这个“严冬时代”之后。资本主义会进化成何种样子呢?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顶层设计,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态势日渐凸显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标志着中国逐步迈入了主动引领全球经济合作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新时期,"一带一路"相关议程着眼于为全球经济治理输出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与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全球经济治理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邰言 《黄埔》2009,(3):4-7
台湾经济的出路何在?著名英国媒体《经济学人》刊文认为:“台湾是目前全球最‘衰’的一个经济体,受到金融海啸的打击最惨重,加强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合作是台湾经济的一条生路。”  相似文献   

18.
金瑜 《今日上海》2009,(1):19-21
最近。在众多电视媒体、报章杂志上,铺天盖地的都是有关全球金融危机的报道。面临这场金融海啸,中国目前的实体经济以及制造业已受到外生和内生诸多因素的影响,遇到了很严峻的挑战。“中国制造”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9.
现在全球经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随着对经济复苏的预期越来越强烈,世界的眼光纷纷转向走出金融危机后的新机遇上,因为历次危机都会孕育出一批带动复苏的新产业以及领袖业界的大企业。鉴于此,中国的大企业在做什么样的努力和准备,未来发展会有什么举措,它们能抓住大发展的机遇吗?  相似文献   

20.
张艾 《群众》2011,(6):35-36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其每一微小变化趋势都对宏观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迎接新的增长周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