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海一中院在法院执行工作全面推行信访"四有"新机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
信访制度作为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制度,在反映人民呼声、解决各类争议、化解纠纷矛盾、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国时有发生的公众群体事件却呈现出"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的特点。这不仅破坏了社会稳定,给各级信访工作人员带来巨大工作压力,而且对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也是一种阻碍,是一种和现代民主法治相逆的不正常现象。然而,部分人民群众在表达自己诉求时,为什么会陷入"信访不信法"的误区呢?对此现象,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3.
县级是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可以更好地压实县级主体责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自去年初省委将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建设列入重点改革突破项目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作风创造性地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因地制宜推进县级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  相似文献   

4.
为规范信访机关和信访群众的信访活动.市人走常委会于1993年12月通过了《上海市信访条例》.在落实《条例》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发现.由于与各承办单位缺乏一些必要的、定时的沟通.在信访处理过程还是存在一些积重难返,难以解决的问题:交、承办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化解信访矛盾;交、承办单位对一些交办件办结标准认识不一,导致双方都不能清晰掌握交办件办理情况;交、承办单位之间对一些信访信息不能形成共享,造成信访工作资源的浪费.各承办单位因此也缺少化解信访矛盾主动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不愿打官司,直接去上访,甚至告御状。中国特色的上访问题,多年来始终牵扯着地方各级政府的神经。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两万多名干部抛却机关作风,变接待上访为放下架子下访,主动出现在了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以全新的方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的同时,探索出了一套干部下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维稳长效机制的建立,使昔日热闹的信访接待大厅变得门可罗雀,更多的社会矛盾在进入信访通道之前得以化解,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年,许多地方都曾经进行过通过信访制度本身的改革来解决上访问题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现实的语境下,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化解上访矛盾方面的探索,或许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访被看作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一系列信访制度,让信访工作和制度建设“强强联手”,使代表参与信访,加强信访督办等信访工作更为规范化,同时在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实效更是“升级”显现。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与福建警察学院合作,运用临床心理学技术处理信访疑难案件,在化解刑满释放人员"过激"闹访行为和有效稳控刑事案件伤残人对已决案件的反复缠访方面取得成功,为化解信访矛盾开辟了新途径。从临床心理学层面分析,造成积案难以化解的上访人员心理因素主要有:为宣泄负性情绪、为博取同情和重视、为谋取其他利益(包括不当利...  相似文献   

8.
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不愿打官司,直接去上访,甚至“告御状”。中国特色的上访问题,多年来始终牵扯着地方各级政府的神经。2010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两万多名干部抛却机关作风,变接待“上访”为放下架子“下访”,主动出现在了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以全新的方式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干群关系的同时,探索出了一套干部下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维稳长效机制的建立,使昔日热闹的信访接待大厅变得门可罗雀,更多的社会矛盾在进入信访通道之前得以化解。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年,许多地方都蕾经进行过通过信访制度本身的改革来解决“上访”问题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在现实的语境下,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化解上访“矛盾”方面的探索,或许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海机关动态》2007,(5):38-39
徐文娟是杨浦法院一名普通的信访法官.1995年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共接待信访上万人次,参与化解各类复杂社会矛盾50多起.化解中央政法委直接交办的案件15件。在十余年的信访工作中.徐文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角色,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极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为社会的平安和谐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虹口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49次主任会议通过了《上海市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办理全国人大信访交办件(试行)办法》,以进一步规范全国人大信访交办伯的办理程序,提高办理水平,切实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做好该项工作,努力把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  相似文献   

11.
涪陵区人大信访网络建设经过两年试点,已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村、上下互动、内外协调的全区人大信访网络平台,对推进人大信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涪陵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饶志华 《当代广西》2012,(16):48-48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由于长久相处,下属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当这些矛盾很难调和时,不少下属渴望领导干部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化解。通常情况下,领导干部化解下属之间的矛盾须巧用"三心"。一要"真心",即真诚地对待和处理下属之间的矛盾。有些领导干部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于下属之间的矛盾揣着明白装糊涂,无心化解下属之间的矛盾。还有些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3.
车俊 《今日浙江》2020,(8):8-10
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我们要进一步整合力量资源、集成多元手段、大胆实践创新,加快打造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4.
梁振培 《传承》2011,(1):28-29
建设乡镇(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目的之一,就是整合乡镇(街道)各方资源,及时有效地把乡镇(街道)人民内部矛盾化解于基层,做到"大事、中事不出,小事出了也能及时化解",逐步建设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您认为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活动应该如何改进?”166位代表的回答显示,他们不仅仅将参与信访视作知情知政的一条“直通道”,更希望能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典型问题信访件的督办、定期对疑难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等方式,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使这项市人大常委会首创的代表活动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16.
"流动信访车"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方便了群众,化解了矛盾,架起了人大与百姓间的"连心桥"。"流动信访车"开遍全区4月15日,风和日丽,沙坪坝区土湾街道羊角堡社区前人头攒动,原来这是该区人大常委会每月一次的主任接待日在此举行。事前通过公告方式得到消息的上百名群众提前到这里等候。区人大常委会负责  相似文献   

17.
施根宝 《今日浙江》2011,(13):41-41
今年以来,吴兴区立足实际,探索推行"四全"工作法,全力打造"基层党建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区"。经过近半年的探索实践,进一步激发了社会活力、维护了群众权益,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同时一批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得以在基层化解。  相似文献   

18.
《半月谈》2005,(9):27-29
5月1日起,国家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规范信访秩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记者了解到。与旧条例相比,新信访条例有90%的内容做了修订,新精神、新规定非常多,其中有10个方面跟老百姓以及各级干部的关系特别密切。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立法:“东方经验”的法制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0,(14):12-14
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一系列系统、有效、稳妥的矛盾化解机制的有效配合和运作。长期以来,人民调解,这一被誉为"东方经验"极具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在定纷止争、化解民间纠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社法委调研的情况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的信访形势总体是平稳有序的。信访总量和群体性信访矛盾逐年下降,大部分信访积案得到化解,突出矛盾基本可控。但不容乐观的是:信访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反映动拆迁的信访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认为,今年上海的信访形势仍然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