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过程中,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所追寻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再转变到今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模式是人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选择实行的方式、方法、道路的统一体。主体应遵循一定原则,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社会发展模式与人的需要互为依托、共同进退,与经济模式、政治、文化模式双向互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那拓祺 《理论月刊》2001,46(1):15-17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集中反映,又对社会经济、政治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理论文化成果.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一切旧的社会制度,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马淑吉 《创造》2012,(6):86-87
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5.
铁路基层党组织要代表企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一、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谓前进 方向,是一种目标指向,即人们向着某一预定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的历史过程。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是与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是受社会历史发展总进程规律所制约,并反 映这个历史发展进程的文化趋势的。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先…  相似文献   

6.
李铁明 《求索》2008,(8):80-82
加快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实现政治发展的新突破,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任何社会的政治发展都不是抽象的,而是以现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基础的,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所决定的各种关系中展开的。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加速推进政治发展不能脱离特定的国情因素,必须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推进政治发展。县,作为我国政权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和国家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层次,由于其特定的地位和特性,成为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民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不能超越经济、社会性质和水平,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民主不仅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要受到教育文化水平、社会意识特别是政治意识的影响。一方面经济、社会条件对民主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又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有力的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所以我们党在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又提出了政治文明,提出三个文明应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精神生产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大代表专职化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燕 《人大研究》2006,2(1):18-21
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新内容、新要求客观上形成了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为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代言人——人大代表的专职化准备了充分的主客观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客观发展潮流,它不仅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格局,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应从实际和发展阶段出发,确定自身的政治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是:在价值取向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是渐进式发展;基本前提是政治稳定;动力来源是内缘式改革。  相似文献   

11.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新的社会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新发展和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是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内、外环境的变化是提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实践基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社会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各层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社会良性而有序的流动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个十年,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了阶层固化的趋势,这是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而阶层固化将对社会发展与稳定产生危害,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王雨 《人大研究》2007,1(9):40-43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间多边关系发展的产物。广义的国际组织既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包括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为实现民主政治目标,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从建设民主政治的角度,积极培育、引导公民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 ,深刻阐发了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意义。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不仅要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要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 ,这是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新的发展。一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必然要有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既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 ,同时也离不开精神、文化的发展。广义的文化概念 ,即所谓的大文化甚至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通常文化的概…  相似文献   

16.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始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任何一种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都是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等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人大教科文卫工作指明了方向。人大教科文卫工作面广,涉及社会发展事业的多个方面,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工作都是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就是涉及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8.
具有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践,就是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模式演进过程。大同社会空想模式的实践已经终结,小康社会的构建承上启下、和谐社会顺势构建。从三个社会模式的历史转换中,社会的价值、路径和目标等也随之变换,即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价值选择,贫困平均向富裕公正的目标转换,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合理均衡,集体伸张到个性弘扬等历史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时下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所谓社会形态,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合成的社会结构类型;而发展模式,是发展理念、发展手段、发展路径、发展目的的集成。和谐发展理论视野下的和谐度,是用来量度评价对象和谐与否及和谐指数的数量界限。依据和谐度标准,可以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和谐社会、失衡社会和不确定社会;将发展模式划分为和谐发展、畸形发展和模糊发展。以和谐度划分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具有某种程度的耦合: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做支持系统;而特定的发展模式,则又会催生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形态。只有大力提升和谐度,才能使畸形发展和模糊发展梯级升华到和谐发展,从而为社会形态由失衡社会和不确定社会过渡到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发展模式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42-42
答: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战略,也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和内涵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