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彝族共有5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其中约300余万人居住在云南。近几年来,学术界比较重视四川大小凉山和贵州西部彝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一批论著。而对云南彝族的历史则研究的十分不够。何耀华教授新著《武定凤氏本末笺证》(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这部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彝族史专著,正是从一个方面填补了这个空白,很值得学者们一读。  相似文献   

2.
这是我们金沙江之行的最后一段旅程.金沙江西岸的四川省大凉山,海拔虽高,但山势舒缓,河谷有许多面积不大的坝子.黄茅埂以东至金沙江畔,为小凉山,海拔虽低,但群峰耸峙,山势险峻,河谷幽深,故有"大凉山不大,小凉山不小"之说.彝族共有四百八十五万人,凉山是其最大的聚居区,约有一百一十多万人.西昌虽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但大部分居民是汉人,领略彝族风情不如昭觉.昭觉现有十七万人,百分之九十五是彝族.  相似文献   

3.
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地区,面积约35,00O余平方公里,居住着一百余万彝族,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及资源丰富。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加深,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这个地区的侵略。英、法等国首先派遣文人墨客,以“探险”、“考察”为名,深入这个地区进行活动,为其侵略制造舆论。这些文人肆意破坏我凉山彝族与祖国的血肉关系,胡说他们属“高加索人种”,是所谓“雅利安人”,他们的宗教“非常接近天主教”,他们是所谓“独立罗罗”等等。在他们制造的一系列旨在侵略、分裂我凉山彝族的奇谈怪论中,“独立罗罗”论可说是集其侵略思想之大成者。此论鼓吹三个不同的论点:其一是凉山“未曾受中国人征服过”,是“在中华帝国腹心之地建立的国中之国”;  相似文献   

4.
西藏昌都地区地处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是西藏的东大门。南北宽约445公里,东西长约527公里,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与四川隔江相望,南与云南交界,北同青海为邻,西与林芝、那曲两地区连接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藏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辖区风群山纵横、道路崎岖,地质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5.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有“纳苏”、“诺苏”等20多个支系,早在远古时代其先民就已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等地生息繁衍,过着游牧或农耕为主的生活。云南是彝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省大部分市县都有彝族分布,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据1997年底统计,全省彝族人口4284万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大方言;彝文文献达万卷之多,真实地记述了彝族历史、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科学文…  相似文献   

6.
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潮重新勃起之际,中国学术史上的少数民族文化学派——彝族文化学派及其学说——《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应运而生,令人瞩目。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二侧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先曾发现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迄今在元谋地区已发掘出距今二百五十万年的古人类和距今三百至四百万年的古猿牙齿化石共计160枚。专家们认为,这些成果填补了我国乃至全世界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同时又将我国人类史至少推前八十万年。特别为人类起源于云南的论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彝族文化的研究及其成果,对于了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语言文字的民族之一,居住在我国大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全国有五百四十多万(仅次于壮族、回族、维吾尔族,人口居全国少数民族的第四位)。贵州的彝族有五十六万三千七百四十七人(仅次于苗族、布依族、侗族的人口,居第四位)。其中毕节地区彝  相似文献   

8.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近800万,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有国土面积4164平方公里,彝族人口8574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5%,12个乡镇中彝族人口占50%以上的乡镇有6个。彝族是最早生活在大姚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会成为荒漠地区吗?位于川滇交界处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是长江上游典型地貌地带。这一地带从云南石鼓至四川雷波长约1000公里左右,总面积2.27万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季节性干旱十分明显。在干旱季节里,河谷地带干热少雨,土地干裂,一般植物难于生长,更难发展种植业等传统农业项目。在雨季中,降雨多集中出现暴雨。由于这一地区植被稀疏,泥岩裸露,加上降雨的强力冲刷,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每年向金沙江输沙2.6亿吨,是金沙江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输沙量为5.12亿吨,而金沙江段的输沙…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彝族的支系很多,自称和他称也很多,仅《彝族简史》就列举了30多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人口众多的汉族外,还有56个少数民族,其中的苗。傣、彝、白、壮、侗、纳西族多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区。这些少数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成.为人们兴趣之所在;到民族地区旅游便形成一股热潮。彝族有人口545万。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还有少量文字。彝族男子以青布包头,穿青色短衣和长裤,外加毛被毯;女子盘发辫,戴方巾,穿开襟短衫和百语裙。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彝族居住着一种称为“上掌房”的平顶屋,这种房屋多建在斜坡上,以土坯或土筑墙,…  相似文献   

12.
彝族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共三百二十余万人。云南省有近二百万人,居住于全省各个地、州,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比较集中。四川省有九十多万人,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贵州省有三十三万余人,主要居住在贵州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毗连云南的隆林、睦边二县,有四千余人。彝族多居住  相似文献   

13.
云南的民族文化,与流经云南的大江大河的型塑关系,是知识界不争的事实。金沙江流经元谋、武定北部一段,因水域相对平缓,千百年来就是沿江两岸多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通道。如今,随着扶贫搬迁和水库移民工作的开展,聚居在这一带江边的傣族、彝族、傈僳族村寨正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从1935年1月底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开始,到1936年8月底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由阿坝州的若尔盖县出川北上甘南,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曾经过四川,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近70个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四川。长征途中,党中央还在四川召开了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特别是阿坝州,是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主要地区,在这里,红军经历了最艰苦、最难忘的岁月。长征前,我省有8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中,又有数万人加入红军的行列,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值此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特刊出几篇稿件,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5.
彝族历史悠久,是西南众多少数民族中具有本民族文字的仅有的几个民族之一。卷帙浩繁的彝文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的组成部份。云南彝族有三百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占全国彝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三。除德宏、西双版纳两州的边缘几县外,全省一百多个县,均有彝族人民居住。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曲靖及昭通专区,是彝族人民集中分布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彝族,支系繁多、分布地域较广,每个区域的彝族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服饰,其中,居住在红河地区的花腰彝族(属云南彝族尼苏支系,俗称"花腰彝"),因其服饰颜色绚丽夺目、独具特色而引人关注。独特的服饰工艺石屏县约有花腰彝3万多人,80%居住于县域北部的哨冲、龙武和龙朋三个乡镇。其服饰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颜色搭配运用、剪纸工艺与刺绣手法的结合以及彩虹纹饰的运用等方面。花腰彝除了与其他彝族支系一样崇尚红色和黑色外,特别长于多色彩的大胆运用。如花腰彝女性服  相似文献   

17.
云南居住着335万勤劳、智慧的彝族。云南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活动。迄今可见的考古材料证明,在远古时期,彝族地区就已经出现原始人类用来谋取生活资料的石英岩质的尖状器、砍砸器和刮削器,这也是人类最早用于运动的器械。在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以及其它历史阶段,都发现了彝族人民用于生产、生活及体育活动的多刃石器、辐刀、石斧、石锛、石锤、铜剑、铜矛、铜斧、铜  相似文献   

18.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后抵进冕宁县城。为了强渡天险大渡河,争取北上抗日的时间,拯救中华民族危亡,针对当时蒋介石放出的“红军过不了彝区”,“要在大渡河畔消灭红军,使红军重演石达开全军覆灭的历史悲剧”的断言,红军首先必须顺利地通过彝族聚居区。 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深谋远虑,决定成立以红军总指挥刘伯承为司令员、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为政委的先遣队,扫清红军北上的道路。当刘、聂二将军率领  相似文献   

19.
正"江河十年行"是国内知名环保组织——北京绿家园志愿者制定的一项旨在关注和监督中国西部水电开发的长达十年的行动计划。从2006年开始,每年组织国内外的媒体记者及水利水电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四川的岷江、大渡河、雅砻江,云南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沿岸进行考察,并客观记录报道十年间那里发生的变化。"江河十年行"项目自开始以来便在民间环保层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扩大公民对公共环境事件的知情权和对公共政  相似文献   

20.
宗林 《创造》2016,(12):82-86
正在建水和石屏交界的山岭丛林中,隐匿着一个叫"贝贡"的彝族古村落。这个村落有百十户人家,约400多人,绝大部分姓孔,而且都是本地的彝族。据说这些孔姓彝族是孔子的后裔。孔子是山东曲阜人,汉族,他的后裔怎么成了云南的彝族呢?"贝贡"为彝语音译,意为山坳,原隶属于石屏县,后划归建水县,现在是建水县西庄镇他广村委会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