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关于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尽快使安徽从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向旅游文化产业强省迈进,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这一区域不仅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示范区多年以来存在的体制性障碍,使得其在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组织及政策的完善配套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必须加强组织实施工作,强化区域合作,加快构建与完善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尽快制定、完善扶持示范区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加大整体营销推介力度。  相似文献   

2.
3月22日召开的全省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是在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开启十二五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我省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动员全省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加快推动安徽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会上,部分市和省直部门作了交流发言。本刊现予摘要刊发,以进一步促进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马雷 《江淮》2011,(11):49-5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对影视剧精品创作生产提出了新要求。审视新世纪十年我省影视剧创作之路,总结精品创作规律,力促更多的影视剧精品问世,实现"影视皖军"新突破,必将带动安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安徽文化强省建设。新世纪十年,是安徽省影视剧创作的快速发展期,可概括为:培  相似文献   

4.
当前,河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处于重要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力推动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一、创新发展观念,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德新 《新长征》2012,(11):4-6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着眼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做出了建设"五大一强"的战略部署,其中,加快林业大省建设,实现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是我们做好林业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总体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围绕林业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山东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党报是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主阵地,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主战场,必须抓住机遇,有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7.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推进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现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实际上是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重大转型,重点涉及到发展理念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体系转型、外经贸转型、文化产业转型、社会管理方式转型、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企业由大到强转型。只有加快实现转型,才能有效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8.
重要言论     
《江淮》2010,(9)
<正>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发展内在活力。大力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市把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升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组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0.
陶晓红  刘晓青 《求实》2012,(4):55-56
江西文化产业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文化产业单位规模偏小、文化产业中核心层竞争力偏弱等问题.要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培养壮大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文化企业集团,培育特色文化品牌、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要素,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等.  相似文献   

11.
黎明 《党的建设》2012,(2):14-15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我省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怎样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是我省文化大省建设面临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2011年年底,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了全省文化产业大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行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副省长成辉。  相似文献   

12.
吴方 《江淮》2011,(4):17
近年来,我省积极培育、扶持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企业以其独具的经营优势,成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占据了我省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作为民营文化企业的佼佼者,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以主题公园"双子星"为平台,力图打造文化产业"航空母舰",创造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特现象"。  相似文献   

13.
张宝顺 《党建》2011,(5):16-17
“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文化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加快实现安徽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把握难得机遇,进一步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走出一条徽风皖韵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突出"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四项任务,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快富民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的四川.……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0,(8):F0003-F0003
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我省做大做强了一批文化企业,培育形成了以长影集团、吉林出版集团、省广电网络集团、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吉林歌舞剧院集团、省影视剧制作集团、吉林动漫集团为代表的7个省属文化企业集团的发展布局,电影、电视、出版、演艺、动漫等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骨干企业上市工作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各盟市在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建设现代文化体系、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构建文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内蒙古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本文在对我区部分盟市调研的基础上,对内蒙古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内蒙古文化产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湖南作为中部大省,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引起了文化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湖南实施跨越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全面实施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强省战略。从那时到现在,湖南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贵州省文化厅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着力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为全面小康长能力、强精神、补短板、加长板,文化扶贫与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稳步推进。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贵州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近年来,贵州把大文化助推大扶贫战略行动作为突破口,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强化文化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省文化厅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合理规划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效促进了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9.
《 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把建设文化大省作为浙江面向新世纪 ,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在内容上多着重于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体育等领域 ,以及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的措施和途径等。笔者认为 ,建设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招远市按照中央、省和烟台市关于繁荣文化事业的指示,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使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中国金都的品牌进一步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