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刚 《探索》2003,2(2):49-52
行为主义政治学以政治学的“科学化”为宗旨,主张将“事实”与“价值”分开,认为政治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只能做事实判断而不能做价值判断。这种价值中立观曾经风靡一时,也起过积极作用。但是,政治学研究不可能,不必要,也是不应该放弃价值判断的,本文对此作了较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回顾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发现,国家建构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以来比较政治学理论范式由"行为主义革命"向国家中心论的转换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在批评国家、反对国家理论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无法克服的重大缺陷,它的衰落促使"回归国家"学派的出现。而伴随国家中心论的复兴,以及对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境遇、当代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困境的关注,国家建构问题进入很多学者的研究视野,形成了以蒂利和福山为代表人物的"内源型""外源型"两种国家建构理论。目前国家建构问题研究向度与价值取向含混而多维,这一现状影响了国家建构理论的学术关怀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冠中 《探索》2005,(5):45-48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译介与传播,资源政治学在中国已经兴起,并步入高层政坛。在经历译介与引进、研究与发展和实践与应用三个阶段之后,资源政治学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个体、社团、政党和国家等层面。对这些不同政治主体所掌控政治资源的分布、配置、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研究,资源政治学还应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政治发展理论的兴起,缘于两种学术潮流的影响:一是20世纪40年代末及50年代关于发展的区域性研究的扩展,即学术研究中心从欧美转向第三世界;二是政治学自身的“行为主义革命”。这两股潮流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以“政治发展”为研究主题,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5.
西方公共政策伦理价值与利益冲突受制于实证主义“价值中立”以及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局限;根源于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妥协。西方学者运用“原则政治”和“利益政治”概念揭示了公共政策运行中的政治悖论,提出重建“契约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具有革命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文化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伦理问题 ,它决定着在一特定范围内有多少人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享受那种人所应有的一系列权利这一重大问题。研究和关注政治这一科学 ,主要目的显然就是为了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问题 ,为了使之越来越接近人类理性现已认识到的那一伦理和道德水平。一  作为一个研究角度 ,政治文化是伴随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而来的。阿尔蒙德于 195 6年 8月在美国《政治学杂志》发表的“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首先采用了这一提法并加以界定 ,此后为政治学界接受并为众多学者用以分析政治体系中的政治行为及其变迁。多年来国外专…  相似文献   

7.
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管理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阐述,充分说明了从个人到社会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充分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陈彬 《唯实》2010,(2):30-36
“价值中立”原则在马克斯·韦伯那里第一次得到明确提出与系统论证,并成为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但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于韦伯的“价值中立”思想存在若干认识误区,如主张“价值中立”在逻辑上是一个悖论而加以拒斥,主张“价值中立”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而将其排斥,将“价值中立”原则的真实涵义作片面和错误的理解,把“价值中立”原则与科学研究的现实关怀与社会科学家的人文关怀对立起来。对这些观点予以批判性地检视和澄清,有助于我们走出“价值中立”的认识误区,最终回归真实韦伯。  相似文献   

9.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并从树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采取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正确认识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管理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阐述,充分说明了从个人到社会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充分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核心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归纳分类”的视角,而未能以“分析解构”的视角,即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相关实体中去发现价值生成的一般机理,寻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何以可能和以何可能的缘起,对后者,本文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从一般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由社会和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程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决定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关系结构的研究正在于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为尺度,从价值客体中去发现价值、揭示价值、最终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逻辑,大致经历了从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的转换这一过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人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因而从总体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关系始终应是我们关切与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应当在人学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价值关联,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的也是必然的社会现象,它本身蕴涵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哪些内在要求和一般逻辑,即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界定,并从树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采取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坚持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参与研究是20世纪上半时期随着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而产生的一个研究领域。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科学的一个范畴,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和政治发展水平的标准。我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国家,从民主和平等的角度看,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政:冶参与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周旺 《新视野》2023,(4):38-45
中国政治学的教学改革与政治学研究的进展是同向同行的。政治学的教学不仅是一种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也是政治观念的塑造,其本身也是一种政治行动。政治学的使命,是将政治价值知识化,通过政治学知识的传播来实现特定政治价值的教化。因此,对政治知识的重构是必不可少的。知识重构意味着祛除那些剥离了具体语境的概念化知识,去关注那些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更接近于政治本质的新知识体系。随着知识重构进程的深入,政治学的教学体系也必将面临一场深刻的知识化改革,使政治学在价值上和理论知识上的突破最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人的价值问题始终是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际大背景下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人的价值问题的研究更加凸显其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塑造人、关注人的科学,理所应当将人的价值的实现作为重要的落脚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在当前背景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可忽视人的价值实现这一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普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个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目前看来,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向来是破解神话之利器、提炼理论之富矿。近年来,政治学界的一批中国学者倡导“历史政治学”,意在推动政治学转向历史,通过研究历史尤其是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发展政治学理论。历史政治学所研究的历史不限于古代历史。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共党史对于在中国发展政治学理论的价值都远高于古代历史。  相似文献   

19.
张明菊 《世纪桥》2010,(19):75-76
全球化时代,重视和满足人的价值需要,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深深地根植于人文沃土之中,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前沿性话题。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新型发展战略。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危机、精神失缺等问题,不仅有政治、经济、技术层面的根源,而且有更深刻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方面的根源。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的本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考察了工业社会物质生产和消费的生活方式,提出回归健康需要,促动生产的自然理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