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一些文章就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其中有的文章对长期流行于我国理论界的一个传统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命题提出了质疑。可是,这些文章没有联系马恩的世界革命理论,只是孤立地去谈“发生”和“胜利”的问题,把问题局限于“同时发生”、“同时胜利”,还是“单独发生”、“一国胜利”。这就不仅使问题无法搞清楚,甚至会出现某些混乱。因此,阐明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设想,即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理论界普遍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即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国家或至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胜利。到了帝国主义时代,列宁“发现了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真理。”①并且认为,“列宁是用新的方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问题,并肯定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的第一个人。”②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缺乏根据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即一国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夺取政权,并开始社会主义变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即一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变革,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但同时认为一国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逻辑起点和发展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视角转向印度、俄罗斯和中国,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指导这些国家工人革命。帝国主义时代,列宁继承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提出帝国主义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俄国;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列宁把这个结合在俄国实践化并获得成功,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导师的这一优秀理论品格为榜样,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的实现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社会情况又很复杂的东方大国。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足以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毛泽东不愧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理论、方针和政策,不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就是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导下取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关系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一样,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时间上一先一后,在内容上递进向前紧密相联,都统一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该文通过对列宁文本的挖掘和梳理 ,概括了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 ,即 :提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 ,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首先胜利以掀起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提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的理论。列宁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于认识当代全球化的本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等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骆清 《传承》2014,(4):74-75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阐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派则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沙永宝 《前沿》2008,(10):28-31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系统提出的一种理论,灌输理论在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已经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实践和发展这一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灌输理论实践的“生态环境”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这就注定了灌输理论实践当代发展的必然性;随着“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实践主题,灌输理论实践也被自然地放到了这一理念的视野下被加以审视和分析。灌输理论实践当代“人本化”的发展不仅有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更有其实践“人本”理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82年第4期刊载了徐维尧《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吗?》一文。文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主张用“同盟军”代替“一部分”的提法(以下简称“一部分”)。本文提出一点不同看法,与徐维尧同志商榷。民族解放运动是当代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在帝同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一个重大发展。这个提法,科学地反映了当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性质、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如果用“同盟军”来代替“一部分”的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近七十年的历程中,始终存在着正确理论与错误理论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其指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初步胜利。但是,四次严重错误理论却给中国革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同时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历史性的思考 ,并且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创造性的新概括、新表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回答了面向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而且回答了面向新世纪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我们党在21世纪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赢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提供了正确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 ,这是社会主义发生并成为现实的历史起点。 2 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得乎于此 ,亦失乎于此。本文系统考察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及由此衍生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的过程 ,对 2 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历史的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曾这样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4页)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科学体系,正是这一富有现实感、时代感的完整体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具有深厚的和平意蕴。他们把根绝战争、实现和平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追求,认为争取现实和平是无产阶级革命顺利推进的保障条件,以和平斗争方式取得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选择,并提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奉行和平的国际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蕴涵的和平思想,对我们今天努力争取和维护国际和平环境,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掘墓人"或"无产阶级"作为行动的"阶级力量",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来加以实现。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今天,阶级状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由此,一些学者运用"多元主义"和"阶层"理论对马克思"阶级"理论进行了消解。也因此,对当今时代的"阶级"理论和观点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统一战线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邓小平同毛泽东一样,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的思想,并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有效地指导着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壮大,在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 把“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到“爱国统一战线”。五十多年前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讲“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如果单凭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历  相似文献   

18.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和成就,都是和我们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分不开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是一种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推进的一种符合时代特征和客观实际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是一致的。在革命的前提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须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但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才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进程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产阶级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但要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则至少需要各先进国家无产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从而形成了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开始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共处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发展离不开"两制共存"的总体历史背景.在长期的艰苦探索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建设既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也存在一些偏差.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探索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