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5年2月25日,中韩两国宣布完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全部文本的草签并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专家预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协定将于上半年正式生效.协定内容里,贸易救济制度成为了引人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为FTA的关键一环,它既是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在博弈中的平衡,也是国家签订协议时矛盾的争议点或是影响协议生效的障碍存在.在贸易救济中,反倾销制度是它的核心内容.本文首先就贸易救济和反倾销制度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根据中国与韩国已经签订生效的FTA,讨论两国关于反倾销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即将生效的中韩FTA协议应如何适用反倾销制度做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佴澎  王姗姗 《河北法学》2007,25(4):166-170
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盟贸易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以绕开WTO多边协议的困难,克服WTO多边贸易体系的种种弊端.建立和完善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基础,是自由贸易区相关的各项协议,尤其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的相关协议协定为核心,研究了东盟贸易自由化若干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中国与东盟新签署的《关于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第二批具体承诺的议定书》已经生效.自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这是双方第二次就服务贸易相互开放作出具体承诺,成为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建成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此举将有效提升自贸区的自由化水平,推动双方服务贸易的互利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伟 《法学研究》2015,(4):184-208
与双边投资协议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炸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国际投资保护领域的多边协定相对而言谈判进展缓慢并且较少受到关注.亚洲地区最近的多边投资协定,当属《东盟—中国投资协议》及《中日韩三方协定》.本文以中国签订的双边和多边投资协议为研究对象,考察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公平和公正待遇、全面保护与安全、征收以及资本转移等主要实体保护标准的演进.《东盟—中国投资协议》与《中日韩三方协定》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实体保护标准,越发显示出更为自由的保护投资者的立场,这将有利于促进投资、改善投资相关规章制度的透明度、加强投资领域的多边合作,最终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区域投资协定的签署以及投资法律体系的自由化和多边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燕 《法学》2018,(2):150-162
自由贸易协定的话语成效取决于谈判国能否根据本国谈判目标进行规则供给,与冲突规则展开竞争,并使其经贸规则兼备形式上的一致性和实质上的有效性等若干条件。由中国已签署的14项自由贸易协定的话语建构判断,中国具备了一定的规则供给和规则竞争能力,只是现有的经贸规则若应用于"一带一路"建设,则存在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规则供给不足,对正在形成的不利规则主动防御意识不够,合作型条款建构过度而应对贸易投资壁垒有效性欠佳等问题,亟需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业作为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传统产业,虽然可能遭遇到来自东盟各国的竞争,但随着相互合作的加强和优势互补,必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做好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对策研究,提升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 2002年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在内的基本架构,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如期建成,是按框架协议的要求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业作为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传统产业,虽然可能遭遇到来自东盟各国的竞争,但随着相互合作的加强和优势互补,必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做好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对策研究,提升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2008年至今,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已近6个年头,双方投资贸易活动不断增加,截止2013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投资来源国,鉴于新加坡在中国投资的重要地位,构建两国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势在必行。文章对构建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现行制度和我国日后签署投资贸易协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翻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备忘录, 你会发现:2002年、2004年这两个普通的年份,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跨时代的意义。2002年, 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它标志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200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  相似文献   

11.
保护外贸领域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应当是外贸法的规定,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国应当修改《对外贸易法》,将劳动就业权保护作为对外贸易立法宗旨的核心内容,并增设政府作为义务,将保护职工劳动就业权纳入该作为义务中,在外贸法律相关条款中都要注意贯彻保护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这一宗旨。我们不仅应在外贸法体系中完善不当贸易壁垒调查和评估机制、对外贸易谈判机制,加快构建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将劳动者视为贸易救济的重要对象,还应高度重视我国外贸法对外国政府滥用贸易法律政策不当侵害我国外贸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不公平关联交易合同的可撤销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企业与不公平关联交易控制制度起源于英美法,在二十世纪中受到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极大重视,并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世界各国公司法变革中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不公平关联交易往往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对关联交易的规制,在很大程度上落实到了对不公平关联交易合同的处理上。不公平关联交易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实现对不公平关联交易合同的有效规制,是解决不公平关联交易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14.
王传丽  张薇 《法学杂志》2006,27(3):46-52
目前阻碍两岸四地相互承认和执行民商事判决存在许多法律障碍。四地为解决这些问题已做出一些安排。为保证各种安排在出台后能够有效地得到执行,除了形成一些统一标准外,建立跨法域的司法协调机制与司法协调机构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废弃物国际贸易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较大伤害,违背了环境公正和国际公正的原则和基础。从国际法上确定归责问题的三个要素,即控制要素、组织要素、领域要素来看,国家应当对私人在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中造成的环境损害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从国家应当对其管辖或控制下的行为负责的国际法原理出发,国家应当对其非国家行为承担责任。在废弃物国际贸易中的经营人行为基本上是在国家的管辖或控制下进行的,经营人赔偿责任无法阻止废弃物贸易危害性行为的发生,国家也应当对此行为承担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16.
17.
商标保护模式进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实际的视野来看,商标法的生成,只不过是商标保护模式进化的一幅镜像。该镜像的成型,则端赖于对商标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需求。商标保护模式进化的过程,其实是将商标所能带来的各种利益以“财产语言”在法律上加以表达的过程,它体现了对商标财产属性的历史认同,揭示了商标保护模式的转向,即从以维护商标的“信息传播功能”为目的转向以保护商标的“财产属性”为本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加入WTO之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外对华产品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对外贸易壁垒的调查机制,但我国企业对这一机制的利用并不充分。本文对中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立法及其实体规则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完善中国立法以及中国企业如何充分援用该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进口出版物进行"渠道限制"的合法化必须符合关贸总协定第20条(a)项的公共道德例外,而要证明符合此项规定又得证明有关措施是"必须"的,WTO专家组通过涉诉措施对公共道德保护的"贡献度"来确定是否为"必须"的措施,此点在中方未能成功。在文化产品的贸易上,国际社会也在进行相关的多边立法,以肯定各国制定并实施文化政策和措施的主权权利。中国应充分利用相关的国际规则,通过规则允许的审查措施及例外规定,保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20.
曾文革  王海志 《行政与法》2004,1(8):26-27,4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环保浪潮的高涨,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达国家纷纷以环境保护为借口构筑其绿色贸易壁垒,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各国纷纷进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立法并建立相应的执法机制。本文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执法机制的意义及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执法机制的现状,从而提出完善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执法机制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