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敬修给中国的孩子讲了70年故事,他播讲的故事伴随着几代中国人走过了童年时代。如今他虽已去世8年,但其身后却发生了一连串关于他著作权的官司n1997年12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诉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严重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此后不久,孙敬修著作权继承人引、全来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侵犯孙敬修的著作权。1998年5月20日,肖君成、引、全来向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提起诉讼,被告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人安景林、少几部负责人易杏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嘱托     
在一次大会上,我亲耳听到一位县委副书记讲了他最近的一段感受。有一次回家的时候,他去问候母亲,但母亲却说了一句令他非常惊讶的话:“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安退休。”  相似文献   

3.
一1997年1月中旬,天津教育出版社邀请文化界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出版座谈会,为出版《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以下简称《故事》一套书(共10卷)做宣传。书中许多故事最初大都是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以下简称少儿部)的“小喇叭”节  相似文献   

4.
聂学剑 《江淮法治》2012,(14):60-60
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欢声笑语。说到一个故事时,开车的小赵忽然红了眼圈。他不好意思地冲我们笑笑说:“我这个人泪点太低,堂堂男子汉,哼,太不像话!”他自我解嘲。我们却一下子陷入沉静。我知道小赵是个感性的人。用土话说,叫眼皮子软。这样的人善良,感情丰富。但是,他所说的“泪点”这个词,还真是准确、时尚。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说法,所以很快就记住了。  相似文献   

5.
在高高的大墙里,常常有泪。绝望的泪、忏悔的泪、盼望的泪、感动的泪…… 此刻,坐在记者面前小板凳上的他,眼眶里淌动的是什么样的泪水呢?42岁的他费劲地抬起手铐连着的双手擦拭着眼角,快快地说:“我一生到过看守所两次。第一次是20年前,文革将要结束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6.
启功的善良     
严方正 《政府法制》2012,(26):48-48
文史学家启功是在2005年去世的,他的身后,除了留下一批宝贵的研究成果和书法作品,还有若干耐人咀嚼的故事。北京潘家园有不少冒充启功作品的伪作。 一天,几位友人撺掇着启功来到潘家园,见到了那些伪作。启功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继而笑了起来。他想起了自己幼时曾经羡慕清代前辈被人模仿的殊荣。他眼前见到的情景,竞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有人打趣地问他感觉如何,启功笑答,写得比我好。他不打算“打假”,他讲:“这些假字都是穷困之人因生活所迫,寻到的一种谋生手段,我一打假。也把他们的饭碗打碎啦!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7.
七月中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介绍了优秀基层领导干部、辽宁省瓦房店市炮台镇党委书记姜云胜同志带领炮台镇一班人抓住机遇、苦干实干、艰苦创业的事迹。这里,我们向大家讲几个姜云胜严格自律、廉洁从政的故事。这些看似平常的故事所展示的却是姜云胜同志一心为民、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我在家躺着,大家就会来看我,会影响正常工作的。”认识姜云胜的人都说他是“铁人”,其实不然。长年的紧张劳碌,使他身患多种疾病,高血压、脊椎增生、脑血管阻塞,他经常靠在办公室打吊瓶来减缓病痛。一次,炮台镇召开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8.
外经贸部(现商务部)副部长龙永图在解读WT0时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瑞士,我和几个朋友去公园散步,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的卫生间里“砰砰”地响,有点纳闷。我出来后,一位女士很着急地问我有没有看到她的孩子,她的小孩进厕所十多分钟了还没出来,她又不能进去找。我想起了隔壁厕所的响声,进去打开厕所门,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修抽水马桶,怎么弄都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大汗,那个小孩觉得上厕所不冲水是犯了规则。龙永图此时感慨万分……去年高考作文题通过三个同学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要求以“规则”…  相似文献   

9.
佚名 《政府法制》2014,(23):37-37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人口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是中国当代经济学界泰斗级的人物。还是在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对这位农民说:“我先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要挑最好的房间。  相似文献   

10.
看客     
《法律与生活》2011,(16):48-48
第一次知道“看客”这个词,是在鲁迅的文章里。鲁迅的笔下有很多看客,有在《孔乙已》里嘲笑戏弄孔乙己的酒客,有在《祝福》里听祥林嫂讲阿毛故事的男人和女人们,有在《药》里围观革命者被砍头的“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人……老师告诉我们,当年鲁迅弃医从文,在他的笔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疗救看客。那时候,我是看客的看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 WTO之后,管理部门如何构筑法律服务市场的有效监管制度 ?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我想取决于人们怎么看待加入 WTO这一事件。  时常听到的说法是“狼来了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从孩提时代起,我们就听过民间流传的“狼来了”的故事。按照最常见的故事版本,它说的是一个爱撒谎的小孩的事。由于他或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谎报“狼来了”,失信于人,最后到了狼真来了的时候,已经没有人相信他或她的话,落了个葬身狼腹的下场。用这样一个故事来比喻中国政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加入世贸这件事,那不等于说,有 133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12.
周长征 《人民司法》2020,(12):17-20
闲言碎语咱不讲,表一表“最美情话”的情郎。他的名字叫蒋昊峻,一夜之间火网上。他送妻逆行援武汉,一句最美情话燎现场。(白:“赵英明,听到没有?我和儿子等你平安回来!一年的家务我全包了!”)喊话的男子就是蒋昊峻,隔空高喊带着哭腔。  相似文献   

13.
“女儿还小,离婚时说好了每周我都能看女儿两次,他却不让我看!”她愤懑难平。 “正因为孩子小,像她这样的探视简直就是一种‘骚扰’.对女儿没有好处!”他同样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14.
王进文 《研究生法学》2008,23(3):116-123
“当柏拉图在公元前368年左右扬帆前往叙拉古之际,据他自己讲,他百感交集。”马克·里拉在他的《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的后记中,以这样的笔触开篇。柏拉图应一位名叫迪恩的绅士之邀,三次前往叙拉古,就有关公正的国家观念和公正的社会秩序问题,向年轻的僭主——暴君小戴奥尼素传授他的思想的基本原则。在第一次时,正当暴君老戴奥尼素当政,他对于暴君和民众感到同样的失望,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我偶然在中央12台的《法律讲堂》中见到了王大伟,当时那一讲是《犯罪日历》,他在分析一年四季和一天24小时,哪个时间段是犯罪高发期。突然,我眼前一亮,这么实用的讲座,能不能搬到纸面上与我们的读者分享呢?很快,我就与王教授取得了联系,他将讲座底稿通过E-mail发给了我,并告诉我,这是一个系列讲座,共有十二讲,“犯罪日历”只是其中一讲。原来有这么多好“东西”啊,我决定上门去拜访他。第一次去他家,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按着约定的时间到达时,发现他早已打开家门等候我了。从此,我便成了王教授家的常客。那次登门,我收获颇丰,不…  相似文献   

16.
黄鸣 《法人》2009,(11):87-87
第一次听来自台湾的实践家知识管理集团董事长林伟贤先生的讲课时,我觉得很吃惊,他用了半天的时间讲感恩,我当时想:学员花几万块钱来听课,是想听到怎么管理企业,怎么能赚得更多的利润,而林先生反反复复讲感恩、讲报恩、讲慈善和人间疾苦,还让更多的学员了解非洲难民的苦难生活,这有什么寓意呢?  相似文献   

17.
讲一段我丢儿子的亲身经历。 我儿子5岁那年,有一天我带他到公园。到公园后,我对他说:“儿子,我在这儿背单词,你去跑步,跑一圈你就过来向我报一次到。”儿子答应了。最初跑了两圈他都过来报到,可是他去跑第三圊后迟迟没来报到。过了很久我才意识到:儿子可能走丢了。  相似文献   

18.
了解人大历史的人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历史上举行过四次秘密会议.这里,我先讲一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一项秘密会议议程的故事,我相信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故事.然后,我们再细说人大代表的人身“免捕权”制度的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19.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13):33-34
背景:2009年5月,一个名为“小三论坛”的网站悄然创建。创建者“新生活”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男孩,当初他为写一篇关于婚姻法律的论文,上网搜索资料时,发现很多家庭被第三者破坏,当时他很鄙视“小三”。在浏览了大量“小三”的故事和情感博客后,他深感第三者现象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做电子商务的他突发奇想,创建了“小三论坛”。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价值     
佚名 《政府法制》2011,(2):21-21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