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政治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取经"、"效仿"、"自觉"三个阶段之后,未来的发展研究要注意结合现实国情,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加强本土化研究,增强学科的规范性、科学性、现实性,更多关注民生,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主体意识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国 5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20年来,中国人民主体意识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局限和现实问题的回顾,明确提出解决的途经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正视省情,脚踏实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革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途径。因此,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将是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成功,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取决于目前正在从事的这场改革能否取得成效以及成效之大小。在社会主义改革的浪潮中,中国是最早提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之一。早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国家的领导层就在实践中初步意识到了传统体制的弊端,萌发了要变革传统体制的念头,并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和60年代初期,进行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5.
一、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 (一)80年代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1981—1990年,我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8.9%,全世界经济每年平均增长2.8%,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我国是80年代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少数国家之一,在大国中则是最快的。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1.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991年同1978年相比,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新常态下的高质量增长,经济结构失衡日渐趋于平衡,宏观金融由相对稳定转变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本质上看,经济面临的结构性调整是造成这三大转变的关键。未来,我国经济要行稳致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一方面要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创新金融服务,以金融创新促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改革30年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并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不仅带来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化,而且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改革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成功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为世界一些国家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气流,向全世界宣告了我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从此开始了克拉玛依发展的光辉历程。53年来,克拉玛依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克拉玛依的伟大奇迹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是创造克拉玛依伟大奇迹的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3年来,我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全面完成了处于软弱涣散或瘫痪状态村党支部的整顿任务。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目标要求,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组织建设与发展经济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和建立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原则,在解决有人管事...  相似文献   

10.
职工福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配合计划经济体制"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普遍建立了职工福利制度,对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职工福利制度经历了重大改革和逐渐转型,目前正在成为许多企事业单位吸引优秀人才,稳定职工队伍,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措施。职工福利制度改革必须坚持职工福利是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合理补充的理念,并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实行分类管理,实施弹性福利计划。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1979年,到现在已近20年。在这20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计划体制已被打破,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开始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走过的路并就今后经济改革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2.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应继续深化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做好应对措施,有效化解对外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建立有利于改善进口结构、促进技术引进消化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将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2009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是高科技、高思维的世纪,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世纪。在我国迈向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互动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发展真正做好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   与主要表现为技术功能的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的确不能为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提供直接手段,但它的理性功能、思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与展望     
1996年过去了,1997年来到了。岁末年初,手捧沉甸甸的1996年12期刊物,面对1997年第1期的清样,回顾已过去的一年,展望开始的新一年,作为编辑者,我们的心情是:一则怀喜,喜中有憾,一则怀慎,慎中自励。 应该说,1996年的《福建党史月刊》,坚持了正确的政治路线,立足福建,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现实,坚持高品位、高格调,努力把精品奉献给读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与展望     
《福建党史月刊》刊行100期了。我们愿同广大的读者、作者一起,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如春风吹拂,给党的事业带来了蓬勃生机,也带来了党史工作的春天。1981年,我省重建党史工作机构,成立了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1987年改称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1989年改称省委党史研究室)。省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与展望     
本刊这一期出版的时候,时光流逝,将要越过20世纪,跨入又一千年的起点。站在这样的时刻和这样的位置,胸臆间有一种说不尽的感慨,涌动着走向辉煌未来的昂奋与豪迈。 我们这个刊物创办至今,刚好20年。开创之初,正是改革大潮兴起之时。思想解放的风云推进了学术探索的深度与广度,中共党史研究由史料的挖掘、抢救和积累,到冲破禁区的封冻、新领域的开拓与层次的深化,步步拓展,蔚蔚大观。笔锋所及,上下百年,事件人物,无所不容。这就是本刊这样一个不大的学术园地在改革开放大潮奔腾向前的大背景下所经历的道路,从中不难窥略百家争鸣的繁荣与党史学术的兴旺。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3年实现13大跨越——日前发布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认为,从1990年到2003年13年间,我国成功实现了13个大跨越:A经济总量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B.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总体小康,并进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机遇期;C.国内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D.经济体制初步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E.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国开放;F.国家财力由弱到强,财政收入从  相似文献   

20.
回顾与展望     
欣逢《宁波党校论坛》出刊百期,作为一个曾于80年代在该刊工作过5个年头、参编过22期的编辑,由衷为之庆贺.回首百期,虽只是奔流不息的思想涌泉、真理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毕竟展示了《论坛》从幼稚迈向成熟的探索足迹,显露了《论坛》将理论汇入实践的开拓力量.在《论坛》走过的近20年的路程中,作为编辑,我曾经手捧每一期油墨芳香的刊物,将甘苦化为欣喜;作为作者,我曾经在这块理论苗圃上蹒跚学步,接受着扶持、激励;作为读者,我曾经多少次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如今,《论坛》百期,一个更新的征程又开始了.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