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索加 《今日浙江》2003,(14):40-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7.92%上升到30.4%,平均每年提高0.62个百分点。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迅速集聚,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城建资金的缺口,已成为每个城市政府必须面对的  相似文献   

2.
代表语录     
建立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张剑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每年都在减少,人口每年都在增  相似文献   

3.
王宁 《北京观察》2003,(11):39-41
所谓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人口集中是城市化最明显的特征,所以可以将城市化简单地概括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推行城市化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乃至我国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做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的决策。但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中央投资不够,地方财力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根据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考虑允许发行地方公债,进行多元化融资,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首先,当前我国支持小城镇发展的中短期信贷资金不足,据对60个小城镇的调查,近三年平均每镇每年城镇建设投资为1.27亿元,其中预算外投资26%,私人建房投资30%,社区集资30%,金融性投资不足10%,我国每年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贷款不足10亿元,基本上可以说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是以地方投资和农民投资为主的,中央的直接投资很有限。其次,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内部资金积累能力普遍较弱。我国从1994年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期城市化进程按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测算,我国每年将有125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相应增加消费需求1000亿元以上。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人口城市化,可以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其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将会为国民经济的新一轮增长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5.
推进社区消防的意义 1.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变革,需要建立社区消防安全体系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它反映出国民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变化规律.据国家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迅速,2001年底全国有城市688个,城市人口39590万,城市面积832817.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2.9%(上述数字不包括建制镇和集镇).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民政部"中国城市预测与规划"课题研究组研究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2%左右,今后10年我国每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0.8-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以上,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沿海多数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达50%-60%,而西部大多数省区城市化水平将保持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实践中存在的诸如城市化建设规模选择、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失灵、行政区划对城市化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化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集聚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再工业化、加强城市化硬件建设、创新行政区划制度、生态低碳、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的现代化目标.从世界其他工业国家的发展过程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一般都是与城市化的进程同步进行的,然而我国工业化发展了20年,城市化却没有跟上.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已达53%,进入中期发展阶段,而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处于初级化阶段的后期.中国要在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滞后的城市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同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问题已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城市化的研究也成为我国学术界在新世纪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品牌战略与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文金 《求索》2011,(6):82-84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型城市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城市品牌内涵及我国新型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探讨城市品牌战略与新型城市化的辩证关系。我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可选择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主要有地理型品牌发展模式、历史文化型品牌发展模式、城市产业型发展模式及城市功能型发展模式等四种。在实施路径上应坚持"调查研究———筛选评价———提炼设计———实施建设———全程营销"思路,建议新型城市化中打造城市品牌时要多元整合、重点突破、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原动力,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从已收集到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理论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看到,我国的城市化最初发展是与工业有着最直接和最紧密的联系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对此,工业对城市化的支撑地位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演进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李清泉 《理论月刊》2003,(10):152-154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已处于一个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过渡的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大发展的主旋律。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市化的经济基础和内容,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的空间载体和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加速社会大发展,必须建立起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使之协调发展,以促使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共同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加强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建设的快车道,然而,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自身水资源的承受能力。我国是世界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民工城市化进程的若干措施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取消了区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但人们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并不理想,据统计,我国仍有2亿以上在非农部门就业的“农民”无法实现“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严重落后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并存的城、乡两个福利体系并没有因户籍制度的改革而有所改变,而与此同时,我国并未建立起帮助农民工从农村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德山 《人权》2004,(5):43-4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勤劳而朴实的农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地闯进陌生的城市,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农民工大军。据全国总工会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有9400万人,并以平均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这些农民工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供税收,已成为我国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支中坚力量。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工受到各种歧视,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4.
大城市是城市化的发动机,大中城市快速发展是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规律。现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再也不能墨守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成规。湖北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充分发挥特大城市优势,壮大完善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温州已成为新时期典型的移民城市,温州外来人员犯罪随之增多,同时表现出特有的犯罪特征和性质。温州外来人口犯罪频发的根源在于贫困和不公正、温州人的傲慢和偏见以及温州强烈的城市异质性。预防和控制温州城市化进程中外来人员犯罪的根本在于善待外来人员,对外来人员实行市民化管理。市民化管理关键在于实现三个城市化:一是观念城市化,二是单位城市化,三是社区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有此一说     
叶嘉安院士谈假城市化8月16日,在北京大学参加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的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嘉安说:“在第三世界国家假城市化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大城市病,如城市无序蔓延、贫富差异加剧、住房交通拥挤等,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已纷纷出现。”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被认为是假城市化,也叫消极型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似,但经济发展水平却远低于后者,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城市化,致使城市中出现了大片没有城市基础设施的贫民区。叶嘉安说,这种现象二战后在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综合信息     
我国未来 50年城市化将耗资 15万亿元人民币  日前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惟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报告认为,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 40%提高到 75%左右。这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 1%左右的城市化率 (即每年约 1 000万 -1 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报告计算了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预测到 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 10亿 -11亿,…  相似文献   

18.
伴随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 ,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 ,其浩瀚之势持续近 2 0年 ,至今仍方兴未艾。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每年离家外出经商务工 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 1 .4亿人 ,其规模比日本总人口还多 1千万 ,而且今后还将继续不断增加。就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整体而言 ,这种现象已遍及全国各个角落。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地 ,又是输入地。全国 660多个大中小城市都在吸纳大量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统计,1998年,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达80%以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达55%-60%,而我国仅为30.4%,只相当于195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是就说,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大约落后了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从整体角度的协调发展已日益显示出必要性和迫切性。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相融合,实行区域整体联动发展,已成为城市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如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以京津唐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已构成全国的一级核心区,成为我国城市密度最高、经济最发达、活力最强劲的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