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悼念周恩来     
林木 《党史博览》2006,(4):28-29
1976年3月5日,“四人帮”控制的上海《文汇报》在刊登新华社一篇关于纪念和学习雷锋的新闻稿时,将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删掉;3月25日,《文汇报》发表了《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就要同他斗》的文章,影射攻击周恩来。这两个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浪  相似文献   

2.
唐山被地震化为废墟的同时,仍被软禁的邓小平,不仅所住房屋遭到严重损害,身心也在承受着“四人帮”迫害所带来的精神折磨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领导中华民族振兴的又一位伟人,他也是经受政治磨难最多的人。 1976 年伊始,周恩来总理逝世。初春,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四人帮”乘机诬陷邓小平,伟大的“四五”运动,当时被定为反革命事件。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邓小平再次被“打倒”了。从此,他失去了人身自由,在北京东交民巷 17号被监禁起来。 唐山被地震化为废墟的同时, 意。”邓的子女们接到搬回宽街家 …  相似文献   

3.
“九一三”事件是指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三叉戟飞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身亡的事件。这一事件影响很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样记载:“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在共和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的正史中。也大多有关于“九一三”事件的文字记载和表述。那么。在这些正史中是怎样记载和表述这一事件的呢?  相似文献   

4.
1975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成了江青“四人帮”一伙篡权的“拦路虎”。 第一回合,江青以“反经验主义”挑起事端 1975年1月13日,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召开。此前,“四人帮”企图“组阁”,江青曾提出四届人大人事安排的方案,遭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这次  相似文献   

5.
董保存 《党史博览》2008,(12):31-33,37
特殊年代的特殊任务 1976年,是中国大事最多的一年:周恩来、朱德相继去世,四五“天安门事件”、唐山大地震,直至毛泽东离我们而去……接下来的是举国欢庆粉碎“四人帮”。  相似文献   

6.
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为了促成国共联合抗日和表示我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飞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周恩来此次南京之行,除了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防会议,进行谈判之外,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营救被国民党政府关押的“政治犯”。 在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的谈判中,面对蒋介石屡次采取拖延的办法,周恩来对产党的好几个人要来这里。大家得知后喜出望外,但也半信半疑。 没过多久,周恩来、叶剑英等真的来了,首都“反省院”廖院长陪同周、叶进行参观。周恩来翻看了花名册后,当即要保释夏之栩、王根英、熊天荆3名同志。 夏之栩是赵世炎的爱人,同时也是叶剑英在苏联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期间的同学。作为战友和前辈,叶剑英对夏之栩很关心,并教会她很多知识。1931年,夏之栩从苏联回国后,被党中央分配到  相似文献   

7.
(57)“四五”运动 1976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逝世。周恩来的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沉痛哀悼。1月14日,在周恩来追悼大会的前一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大辩论带来大变化》一文,说:“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清华大学关于教育革命的大辩论。”2月13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刊登《孔丘之忧》一文,把悼念周恩来的人民群众诬蔑为“哭丧妇”。“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月下旬至4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的群众,纷纷自发进行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借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选集》(上卷)收集了周恩来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部分重要著作、文件、书信和讲话,这是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被选入《周  相似文献   

9.
翔宇 《党史博采》2004,(4):4-11
1974年和1975年,是周恩来辞世前最后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他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而又讲策略的斗争,给予邓小平以坚决支持。由于周恩来在党内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全党全国人民心目中有崇高威望,他在这两年对“四人帮”的斗争和对邓小平的支持,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最终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也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是周恩来最后两年的政治交待。  相似文献   

10.
1976年3月5日,"四人帮"控制的上海<文汇报>在刊登新华社一篇关于纪念和学习雷锋的新闻稿时,将周恩来为雷锋的题词删掉;3月25日,<文汇报>发表了<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就要同他斗>的文章,影射攻击周恩来.这两个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浪潮.这个浪潮在4月4日清明节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11.
43.天安门事件-- “四人帮”倒行逆施 亿万人民勇抗争 1976年 1月 8日,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虽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但仍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尽量减少动乱所造成的损失,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的逝世引起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   然而,在为周恩来治丧期间,“四人帮”却发出种种禁令,竭力阻挠和诬蔑群众性的悼念活动,激起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愤怒。自 3月下旬起,南京、杭州、郑州、西…  相似文献   

12.
何立波 《湘潮》2006,(8):39-43
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风庆轮事件”,是我国政治舞台上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它是江青等人向周恩来、邓小平发难的一个靶子。那么,“风庆轮事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事件,它缘何成为“四人帮”发难的一个借口,它对当时的政治局面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风庆轮事件”的由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造船能力严重不足,我国自己所造的船,大约只能满足我国需要的十分之一。周恩来曾说过:我国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国家,应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远洋船队。为了发展我国的远洋航运事业,就必须向国外购买船只,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尽快发展中国的远…  相似文献   

13.
197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创建新中国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了;这一年,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押上了历史的断头台,从而结束了为期10年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重新走上了安定、团结、民主、发展、富强的道路。这期间,发生于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以清明节悼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契机,掀起了反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新高潮。它,号召、发动、鼓  相似文献   

14.
安亭,位于上海远郊嘉定县境内的一个小火车站,由于“四人帮”的首恶分子王洪文曾于1966年11月10日鼓动数千人在此卧轨拦车,因而使其在一日之内闻名全国;而“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当年红极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张春桥,正是通过在处理“安亭事件”中居心叵测地大耍反革命两面派手法,致使这次事件成为上海“一月风暴”和全国武斗夺权前奏的。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政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来,周恩来遗留下的总理位子将由谁来替补。“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对此位虎视眈眈已非一日;二来,周恩来的影响和人格魅力,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和环绕在邓小平周围的一大批老干部身上,对“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是个巨大的障碍。但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给邓小平接任总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三来,“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将近十年,“四人帮”及其一伙的倒行逆施,越来越不得人心,毛泽东对他们一再提出警告,他们已到了狗急跳墙、孤注一掷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不但搞乱了地方,还要在军队“放火烧荒”,分别于1974年1月24日、2月25日在北京擅自召开万人大会,搞“三箭齐发”,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山东问题”,是“四人帮”硬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把正常的战备工作,说成路线问题制造冤案。  相似文献   

17.
温都尔汗沙掩落日,南昌市郊眼跳眺曙光/毛泽东黯然反思,陈毅追悼会春寒透暖/周恩来苦心力促,“打不倒的小个子”潮平帆悬 197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发生。邓小平在江西省南昌市郊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和工人们一起,听了传达的关于林彪叛党叛国、于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的中央文件。这是邓小平自被打倒以后,第一次享受听传达中央文件的“政治待遇”。在两个半小时的过程中,他神情专注,一言不发,听了中央文件以后,工厂以车间为单位组织讨论,邓小平只是静静地听,没有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在﹃文革﹄中保护老干部的历史功勋盛明“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和其他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围绕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稳定军队,应不应该把老干部都打倒三个原则性问题,与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斗争。林彪、四人帮一伙要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  相似文献   

19.
<正>以纪念周恩来为契机,人民发出郁积已久的呐喊"四人帮"在"文革"中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不满。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悼念的花圈在天安门一直不断。从3月19日起,花圈渐渐多起来。"四人帮"知道4月4日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到天安门广场纪念周恩来的人必然会更多。他们抢先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南京大字报问题的电话通知》(此前,南京群众上街游行,缅怀周恩来,反对"四人帮")。通知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75年初,四届人大刚开过,周恩来于2月1日主持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还确定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三位常务副总理“负责处理国务院日常事务”。会上,周恩来说:“我身体不行了,今后国务院的工作由小平同志主持。”次日,周恩来写信给毛泽东报告了这一分工安排,得到毛泽东批准。 这样,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国务院的工作,“四人帮” 阴谋“组阁” 的美梦终于化为泡影。但是,“四人帮”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挖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