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2年11月6日,美国大选投票结果显示,奥巴马获得270张选票,击败对手罗姆尼,顺利成为美国第57届、第44任和第43位总统。奥巴马的成功连任,再次创造了历史,不仅成为第一位少数族裔(非裔)谋求连任成功的总统,而且成为二战以来,第一位在失业率高达7.9%的情况下,仍然连任的美国总统。当然,罗姆尼作为一位摩门教徒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同样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创造了历史。奥巴马再创奇迹顺利卫冕,既是自身优势使然,也是共和党竞选阵营表现不佳所致。  相似文献   

2.
在委内瑞拉2012年10月的大选中,现任总统查韦斯以显著优势获胜,第三次蝉联总统.查韦斯能够胜选连任的主要原因在于贫苦大众的支持、经济形势的好转、强大政府机器的组织保障以及反对派内部的纷争.查韦斯胜选对委内瑞拉本国及拉美左翼力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查韦斯在当选总统后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查韦斯本人健康问题的挑战、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挑战以及国内各种力量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8年美国大选在即,经济问题仍将是选民的首要关注点。美国的政治版图和力量格局正在经历新的调整,党派政治分裂的局面难以改观。这种政治生态中的两极化与选民期待的“超越党争”的大选气氛相互交织,将会对美国政府的未来政策以及美国对外关系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年初举行大选,执政党虽然保住了执政地位,但失去了国会2/3多数席位和5个州的执政权,遭受了几十年未有的重创。大选传达了民心思变的重要信息,倾向于马来人的“新经济政策”面临挑战,巴达维总理处境艰难,政局不稳定因素增加。马来西亚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处在深刻变化的前夜。  相似文献   

5.
从大选看印尼的政治社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印尼的第一次大选、即DPR(人民代表议会)议员选举是在50年前的1955年举行的。其后于1971年、1977年、1982年、1987年、1992年、1997年、1999年、2004年共举行了9次大选。但是,其中在结党自由的保障下举行的民主大选只有1955年的第一次和苏哈托总统下台后的1999年的第八次、  相似文献   

6.
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主流传统大党退潮,政党内部和政党间关系发生重组,除旧革新力量走上前台.这是传统政治未能与时俱进地应对法国经济、安全结构性难题,执政主流大党信誉每况愈下,进而引发政治、社会生态发生变革的结果.未来,以"共和国前进运动"为代表的改革力量要除旧布新、重振法兰西政治抱负,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于11月7日举行。今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大选,也是196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前的多次民意测验中交替领先,在选举日,戈尔获得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共262张选举人票,布什获得29个州的246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谁赢得了尚未统计完的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谁就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对佛州的计票结果发生严重争执,并发展到法庭诉讼,致使新总统难产。究其原因,还得从美国的选举制度谈起。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拉美裔逐步成为美国选民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在历次大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0—2020年间的6次美国大选数据为基础,观察美国拉美裔选民在大选中的投票情况,发现其半数以上保持着对民主党候选人的认可,1/4稳定支持共和党候选人,但支持率存在较大幅度摇摆,这主要取决于拉美裔选民的政治取向变化。据观察,影响拉美裔政治取向的主要因素有宗教因素、政党认同、议题因素和候选人因素。其中,宗教因素和政党认同总体较为稳定,对拉美裔政治取向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影响。而因为议题和候选人因素容易随着政策更新和候选人更替而产生变化,其对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影响具有短期性与波动性,有时会抵消宗教因素与政党认同的影响力。拉美裔政治取向的变化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单独主导的,而是四个因素相互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拉美裔总体倾向于支持民主党,但共和党在政治取向上对部分拉美裔选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共和党若能使议题与候选人选择更符合拉美裔的偏好,必将获得拉美裔更高的支持率。  相似文献   

9.
庞卫东 《东南亚》2010,(1):85-89
1964年3月1日是新马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日期,是新马由磨合转向全面冲突的分水岭。当日,杜进才宣布,行动党要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参加马来亚大选。虽然杜进才解释说行动党仅是象征性地参加联邦选举,然而这很明显违背了李光耀向东姑作出的郑重承诺:不参加马来亚的选举。行动党宣布参加选举导致其与联盟的关系迅速恶化,并引发了新马潜藏已久的矛盾,也使新马朝向分离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选已经落幕。由于这次大选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支持率非常接近,参议院是1881年以来两党首次平分秋色,众议院是1955年以来两党席位差距最小的一次,总统普选人票是1960年以来最接近的,所以大选之后传媒评论得出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一是美国分裂成两个国家了,无论是全国性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各有半壁江山;二是整个国家都向温和的中间路线靠近,选民无法找到两党政策主张的区别。在媒体简洁明快的评论背后,人们不难看出美国所经历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2011年3月30日,缅甸新政府成立,给该国的稳定与发展带来新希望,但新政府仍面临诸多挑战.大选后的中缅关系将继续沿着友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印度人民党从1996年执政到2004年(中间有两次短暂中断),高扬印度民族主义旗帜,在内政外交上新思维叠出,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搞核试验,抬高了印度的国际地位;进行经济改革,实现8%以上的经济增速,软件业居世界第二;实践现实主义的"大国外交",如推动印巴和平进程,改善对华关系,密切与美关系,打造印美以(以色列)"铁三角",可谓  相似文献   

13.
从以色列大选看以政局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1月 2 8日 ,以色列举行第 16届议会选举。沙龙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以绝对优势 (38席 )战胜工党 (19席 )。 2月 2 8日 ,沙龙经谈判与“全国宗教党”、“变革党”和“民族联盟党”组成第 30届政府。此次大选结果显示 ,以色列政坛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首先 ,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右翼势力大获全胜 ,在议会 (12 0席 )中席位高达 6 9个。利库德集团继 1999年议会大选惨败 (仅得 19席 )后东山再起 ,以两倍于工党的席位大打翻身仗 ,跃居第一大党。 2月 6日 ,在选举中赢得两个议席的“移民中的以色列”党并入利库德集团 ,使其在议会中的席位达 4 0…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1 1月 9日举行的日本众议院大选结果表明 ,随着老一代政治家的逐渐隐退 ,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将进一步在政坛上发挥主导作用。“修宪”的可能性加大 ,在安全战略上可能进一步向派兵海外和承担更多国际安全责任的方向调整。日本政治的走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苏丹成功地进行了全国大选,之后面临着如何避免南方分裂、达尔富尔问题、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和西方国家的压力等一系列挑战。由于诸多制约因素,中东政治民主化进程命运多舛。美国等西方国家曾试图按照自己的方式推进中东民主,但却事与愿违。从中东的现实来看,适度权威仍是不可或缺的,有其积极的社会历史意义。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现实发展过程中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中东国家政治发展已经在向政治民主化过渡,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6.
2 0 0 3年 1 2月举行的俄罗斯杜马选举结果表明 ,俄政坛上多年来形成的左、中、右三派共存的政治力量格局已被打破 ,以普京总统为中心的政党同盟将在杜马形成宪法多数 ,成为政权的主导者。杜马的新格局将对俄政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东陷入几十年来未有的政治动荡。这场动荡“震源”起自今年初突尼斯爆发的民众抗议活动,此后迅速“传染”了整个中东。中东维系多年的威权模式正面临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Not just the content of a communication but also the source of the communication shapes its persuasiveness. Recent research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uggests that important source cues are nonverbal and relate to the physical traits of the source such that attractive- and competent-looking sources have better success in attracting votes and policy support. Yet, are all nonverbal source cues similarly received irrespective of audience, or does their reception vary across audiences? Specifically, we ask whether some physical traits are received positively by some audiences but backfire for others. Utilizing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stereotyp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facial preferences, we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ial dominance of the source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receiver. Across five studies, we demonstrate that a dominant face is a winning face when the audience is conservative but backfires and decreases success when the audience is liberal. On the other hand, a non-dominant face constitutes a winning face among liberal audiences but backfires among conservatives. These effects seemingly stem from deep-seate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and shape both the e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uccess of real-world politicians. If the faces of politicians do not match the ideology of their constituency,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lose in the competition for votes and policy support.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4月提出建立"无核武器世界"的倡议.该倡议是奥巴马反战、反核思想的体现,更是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产物."无核武器世界"倡议与中国一贯主张和坚持的世界无核化政策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中国具有两方面影响.中国应该在客观认识"无核武器世界"倡议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世界出现激烈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其原因十分复杂。美国等西方大国积极介入。这场动荡可能开启阿拉伯民众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当下这轮动荡由乱到治尚须时日。动荡对中东地区格局产生广泛影响。美国对中东事务的主导能力减弱,但其主导地位并未根本动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