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衍方  潘益杰 《小康》2005,(2):56-56
根据本刊设计的饮食小康的问卷调查中,对温饱问题的答复是一个较令人鼓舞的结果。世界粮食安全标准是人均400公斤,2002年,我国人均粮食达到406公斤。我国以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是如果二十年后,中国耕地照目前这样被商业化或工业化的继续占用,而人口在进一步增长,到时我国本土生产的粮食是不是够吃?是不是能够正常地满足战略储备?要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和保障人民食物安全,必须保证人均1亩常用耕地必不可少。1996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显示,全国耕地总资源为19.5亿亩,其中常用耕地15.83亿亩,人均1.29亩。到200…  相似文献   

2.
时事学习     
为何说我国农业形势严峻我国农业形势严峻,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实作出的判断: 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从1957年到1988年的3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累计减少了2.5亿亩,平均每年减少800万亩,人均耕地从2.59亩减少到1.33亩,减了近一半。人口大幅度增加。建国以来我国总人口已经增长1倍多,平均每年增加1400万人左右。这直接影响到人均占有粮食水平。1984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量392公斤,1987年下降到374公斤,1988年又减少到339公斤。1989年4月全国人口突破11亿。按着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也许保吃饭都很困难。  相似文献   

3.
引言:中国地大物博吗?多少年来,我们习惯称:中国地大物博。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我国资源的数量和品种从总体而言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是人均资源都明显位于世界后列。如土地资源,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耕地资源约有20亿亩,绝对数量不少,但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4亩,仅占世界平均数的1/4。1997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对1991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整整6年的各类建设用地进行了全面清查。清查表明,仅这6年间,全国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建房三项非农建设项目实际用地共202.06万公顷。其中,耕地102.4万公顷,违法用地占用地总面积的25%。全国查出被征后闲置的土地11.65万公顷,占征用地总面积的5.8%,其中有3.45万公顷闲置耕地已无法耕种。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做好机关节约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做好节约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一些重要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1.15%,天然气占1.46%,铁矿石不到9%;在人均矿产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和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能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16.  相似文献   

5.
数据     
《时事资料手册》2006,(3):115-115,117,119,121
人均耕地1.4亩 4月上旬,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去年10月30日,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由10年前的1.59亩和2004年的1.41亩,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相似文献   

6.
人口多,土地少,人均耕地少,耕地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已经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近年来出现的粮食暂时性、结构性的过剩,土地问题是否就不那么突出了呢?不然,中国的土地问题,特别是耕地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根据公布的详查数字,我国耕地总面积19.51亿亩,人均1.56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4%,要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任务十分艰巨。况且我国还有9100万亩耕地在坡度25度以上,为保护生态环境,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有一部分要退耕还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应该是共同的方向,节约应该是全人类的美德。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我国是人多而物不博。现在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 DP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还需要大力迅猛发展。中国人口已达13亿,占全球1/5,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而主要资源耕地、水、能源、各种矿产按人均计,都列在世界最后列。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均的1/3,还在不断减少,要养活自己难度极大。如果有1/10的粮食要进口,就会压垮世界粮食市场。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的1/10,如果中国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每…  相似文献   

8.
报刊揽萃     
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6%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起发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人均国民总收入  相似文献   

9.
一、奶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上普遍把奶及其制品的人均占有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年人均奶类产量达92.2公斤,欧美发达国家为200~300公斤。除中国内地外,亚洲人均牛奶消费量也超过40公斤。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蛋类、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而我国奶类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不到2%,排名在世界100位以后。据农业部人士介绍,目前中国牛奶产量800多万吨,人均占有量6.6公斤,大大低于国际人均水平。中国的牛奶消费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产地消费量高,呼和浩特人均72.5公斤,为全国之最;二是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不容乐观的我国土地资源形势据最新调查表明,1966年,我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1.5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3%。全国2800多个县(区)中,有666个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1997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降为1.57亩,1999年则为1.54亩。根据预测,我国人口即将达到13亿,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届时,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即使耕地面积保持不减,人均耕地还将减少。据统计,1999年,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全国还有7个省市未能实现占补平衡。根据《全国土地利…  相似文献   

11.
郭玮 《小康》2013,(5):18
新形势下,不能笼统地以粮食自给率衡量粮食安全是否存在问题。我国粮食安全的界线,应当是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95公斤。满足合理的粮食需求究竟需要多少粮食?上世纪80年代,国家组织有关力量对粮食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主要结论2000年人均粮食消费400公斤以上。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以及1996年的我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来说,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到1983年总体上已经基本解决。此后26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先后登上4亿吨和5亿吨水平,表明我国坚持实施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取得了新的成就,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粮食储备远远高于粮食安全警戒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约束和需求上升的新挑战。由于生物燃料的发展,世界粮食市场也加大了变数。从国情条件看,我国粮食安全依然是很脆弱的,人均粮食生产量一直围绕在380公斤的上下10%徘徊,粮食供应紧张和相对充裕交替,惠农政策措施难以贯彻如一,保护粮农利益、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显得不足。粮食总量在1996年达到5亿吨生产水平之后,至2007年才得以恢复。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难以乐观,粮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     
《政策》2011,(5):78-80
我国GDP占世界比重已达9.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报告还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大幅提高。据世界银行计算,2009年中国人均GNI达到3650美元,居世界第125位,比2005年前进了3位。人均GNI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从2005年的24.8%,提高到2009年的41.8%。  相似文献   

14.
综合信息     
我国GDP占世界比重已达9.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中国GDP相当于美国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17.9%上升至2010年的40.2%。报告还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大幅提高。据世界银行计算,2009年中国人均GNI达到3650美元,居世界  相似文献   

15.
黄涛珍  赵小风  袁源 《群众》2022,(10):34-36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压舱石。当前,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耕地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相关数据显示,近30年,我国耕地面积一直保持在19亿亩以上,基本稳定,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新粮食安全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6.
郭绍建 《今日民族》2007,(11):57-59
施甸县位于保山市南部,是个多民族县,辖区内有2个民族乡、12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在全县占当地居民人口总数1/3以上的自然村有122个,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2种少数民族。2006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2006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人均纯收入780元,为全县人均纯收入1846元的42%;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为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的78%。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7.
*土地 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05公顷(0.75亩)的警戒线。*水 目前我国工业每万元产值用水103立方米,美国仅为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我们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由于用水设施技术落后,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据统计,北京市一年仅跑冒滴漏的水就多达36万吨。这还不包括生活质量提高带来的家…  相似文献   

18.
黄文娟 《群众》2023,(5):43-44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为耕地保护指明了重点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江苏耕地数量首次实现了年度耕地总量净增加,约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2%,占全省的38.2%,粮食播种面积连续11年保持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753.8亿斤,占全国总量5.49%,实现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自给、略有盈余”。  相似文献   

19.
水:地球上的总储水量约为13.8亿立方千米,但97.5%是分布在海洋中的咸水。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且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实际利用率仅有18%,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煤炭: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据美国能源部2003年3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煤炭可采储量为9827.14亿吨。其中,从中国北部向西横贯独联体、波兰、德国、英国至北美中部,形成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其资源总量占世界的70%以上。我国煤炭可采…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和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后26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9%以上的G D P高速增长,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已难以为继。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不均。目前600多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占有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5%和79%;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