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1936年5月东征战役结束后,中革军委决定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抗战期间任八路军后勤部部长,抗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任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到红军大学学习,空出的兵站部部长一职由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杨至成兼任.这样,杨立三就走向了红军大学的课堂. 长征时,中央苏区瑞金红军大学被改编为军委干部团随军行动,到陕北后,与陕北红军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工农红军学校,随后又改名为西北红军大学,校长周昆,政委袁国平.  相似文献   

2.
<正>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是国防大学的前身。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设立的培养红军军事、政治干部的最高军事学府,曾为中国革命造就了大批统率千军万马、具有较高军事指  相似文献   

3.
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的倪志亮是中国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参加过广州起义,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区参谋长、红军大学校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豫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是红军和八路军的一员名将。在新中国成立后,倪志亮任驻朝鲜大使、解放军后勤学院教育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4.
正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李井泉是为数不多的参加过三个方面军长征行程的亲历者。在中央红军的长征序列中,李井泉先后担任过军委干部团教员、中央直属队政治处主任、没收委员会主任、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和红军游击队总政委。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又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政治部协理员,先后担任过红军总部二局一科代理科长、红军大学政治教员、上级政治科政治教导员。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北上到达哈达铺后,又调任红二方面军第二军团第四师政治委员,直至长征结束。长征中最为艰难困苦的行程,是雪山草地。而这个"之最"中,最艰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2,(9):65-F0003
红军大学的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军大学、红大。1931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在江西宁都成立。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发出的《关于改编红军学校的命令》决定:“以原有高级班上级班,改为红军大学校”,从此开创了人民军队办大学的先河,被毛泽东誉为“红埔军校”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6.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时,我在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特科营(后改编为红军大学特科干部团)一连一排担任排长,亲历了长征中遵义会议和粉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这两次斗争的有关过程.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7.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时称陕甘支队)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终于到达陕北吴起镇。 长征结束不久,毛泽东就在考虑将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作为种子,加以培训和提高他们的水平,使之成为即将来临的伟大抗日战争的骨干的问题。1935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对一方面军营以上干部讲话时指出:“只有提高了干部的军事政治程度,才能使战斗员的军事政治程度真正提高。提高老干部的程度,创造许多新干部,就是大红军大战争面前的迫切任务。”随后,中央即着手筹办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即抗日军政大学前身)。 毛泽东认为他颇似邓演达,任命他为抗大教育长 1936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建立红军大学的问题。会上,毛泽东提出,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中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办红大,  相似文献   

8.
1934年10月10日傍晚,夕阳西下,苍茫暮色笼罩着红都瑞金。担任红军于部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的张正光,右肩斜挎一支汉阳造驳壳枪,左肩斜挎一个公文包,踏上了漫漫长征的征途。他所在的红军干部团隶属军委纵队。干部团是长征之前经中央军委批准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大学、彭杨步兵学校、  相似文献   

9.
童小鹏足迹     
《红岩春秋》2014,(12):18-19
<正>1914年9月童小鹏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乡童坊村。1930年6月童小鹏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直属党委干事、军党委办公厅秘书,红一军团政治部秘书、政治保卫局秘书。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参加东征。1936年6月童小鹏被送红军大学一科(师团干部班)学习。后调任毛泽东秘书,直至"西安事变"爆发。1939年3月童小鹏调到重庆工作,任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  相似文献   

10.
1937年5月,红军干部林月琴与红军著名将领、后方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在延安喜结良缘.林月琴本来有丈夫,由于丈夫随张国焘的“西路军”过黄河西征.这次西征,不仅损失惨重,传来的消息说西路军全军覆没,噩耗无情地撕碎了林月琴团圆的美梦.  相似文献   

1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当时,我在中央红军中央纵队干部团特科营(后改编为红军大学特科干部团)一连一排担任排长,亲历了长征中遵义会议和粉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这两次斗争的有关过程。时间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一些事情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开国少将何廷一,14岁参加红军,长征到陕北在红军大学就读期间结识了陈赓,对这位传奇将领充满了钦佩之情。抗战爆发后,何廷一任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简称前总)一科(作战)副科长、科长,与陈赓的接触就更多了。这里告诉读者的是战场以外的陈赓大将轶事。  相似文献   

13.
刘亚楼是从红四军时期就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冲锋陷阵、指挥作战的老战士。1929年参加红军后,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支队、团政委、师政委、师长、军参谋长和兵团司令员等职,并担任过红军大学的训练部长、教育长和东北老航校校长。他参加过许多毛泽东亲自领导、组织和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里,刘亚楼矢志不渝地贯彻执行毛泽东的英明决策和战略构想,深受毛泽东的关爱和器重。他性格鲜明,泼辣干练,经历丰富,战功赫赫,逐步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飞天大将军”。  相似文献   

14.
红军活捉张辉瓒后,国共两党派代表拟前往江西吉安谈判。当中共代表路经南昌时,获知张辉瓒被斩首处决,遂星夜逃离南昌,几经辗转周折,返回上海,谈判告吹。 那是1930年12月30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五十二旅、五十三旅及师直属队共9000余人,进犯中央苏区龙冈,被4万红军悉数全歼,“江西全省剿匪总指挥”、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在万功山土坑里被红军打扫战场时活捉。毛泽东、朱德在龙冈街审问张辉瓒时,张辉瓒吓得浑身发抖,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赎命。当时朱、毛主张把张放到即将开办的红军大学训育系当军事课教员,并说服红军中某些人,认为张辉瓒  相似文献   

15.
李特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在红军时期,他却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曾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红军大学教育长、西路军参谋长。在长征途中,李特奉陈昌浩的命令,带人持枪追赶毛泽东,并对毛泽东出言不逊,阻拦中央红军北上,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红军长征的战斗序列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说它特殊,一是其成员都是从部队选调上来的、有战斗经验的班排长以上的干部和政治工作人员;二是这支队伍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所培训红军军政干部的学校。这支特殊的部队就是著名的红军干部团。红军干部团的组建1934年10月,在第  相似文献   

17.
良驹 《党史纵横》2009,(3):31-35
何长工,1901年1月27日出生在湖南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大山村。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秋收起义,为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开辟鄂东南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红军长征后,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他离开前线受命创办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大批抗日党政人才。  相似文献   

18.
众人架鹊桥1937年1月,红军总部和中共中央机关从保安迁到了延安。到延安后,环境相对稳定下来,一些已过“而立”之年的红军干部的婚恋问题,就成了大家所关心的事。  相似文献   

19.
图片上这位高大伟岸、气宇轩昂的号手,名叫谢立全(1917—1973),是江西省兴国县人。他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共青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谢立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东征,后回师西渡,驻保安进入红军大学。在此期间,遇到了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  相似文献   

20.
战争年代,聂荣臻元帅曾经与林彪先后有过三次共事:第一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1932年2月聂荣臻出任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起,到1936年初,林彪到红军大学担任校长离开第一军团时止,两人相处4年之久;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林彪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直到林彪负伤到苏联疗伤为止,两人共事两个月左右;第三次是平津战役中,两人又相处了两个月。三个历史阶段,4年零4个月。 鲜为人知的是,两个人仅仅在第一次合作期间,就曾经发生过三次激烈的争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