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文献》2007年第2期刊登的梁化奎文《关于斯大林会见周恩来、瞿秋白的一则新史料》(以下简称《一则新史料》)认为,和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与瞿秋白同为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和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和戎马倥的战争年代里,两人结下的深厚友谊却鲜为人知。相识相知携手奋斗1924年夏,周恩来听从党的召唤,由法国赶回祖国,接受新的革命任务。在一次党的会议上与溜秋白相识。溜秋白给周恩来的第一印象便是:白白净净,很瘦削,鼻梁上架一副眼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生秀才,倒是全没有秀才的酸气,待人很热情。周恩来给溜秋白的第一印象便是英俊、康酒,敏捷果断,精力充沛,善于雄辩却又十分谨慎,并且很有礼貌。随后周恩来受党的派遣人黄…  相似文献   

3.
正《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故事读本》(以下简称《故事读本》),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群众工作实践,反映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理论与实践上创造性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国统区各阶层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的真实历史,是一部主题鲜明、形象生动的党史教材。一、主题鲜明,内容真实,  相似文献   

4.
1928年春,根据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共同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始在莫斯科进行筹备工作,党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周恩来等与大会代表都先后秘密前往莫斯科。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为在国内继续保持一个中央指导机关,在中共“六大”准备及召开期间,即从1928年4月至9月,在上海设立了一个“留守中央”.这一留守中央的主要负责人是李维汉及任弼时,中央秘  相似文献   

5.
<正>《清洁工人的怀念》是画家周思聪在伟人周恩来刚去世时画的一幅画。画面上晨曦初露,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身穿玄色大衣出现在街头,与正在上班扫大街的清洁工人亲切握手。从地面上几枚黄色落  相似文献   

6.
正由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编撰的《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故事读本》以南方局历史研究为基础,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再现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渝八年间,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打开国统区工作局面的生动情景及其所体现出的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  相似文献   

7.
笔者当年曾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工作,以亲历亲见讲述了周恩来平易近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学习十七大精神中共历次代表大会中心议题确立的前前后后(上、下)卢文华(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发展观问题上的重大转变刘以顺(1)纪念周恩来诞生110周年情系台湾问题的周恩来何立波(2)周恩来恭听逆耳之言孟红(2)周恩来题写过哪些墓碑秦九凤(2)从数字故事看周恩来的公仆人  相似文献   

9.
关心爱护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开国总理周恩来则是党内最懂得知识分子、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为广大知识分子所爱戴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在全国,曾经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的知识分子不胜枚举。这里记述的是周总理关怀广东新会农民育种“土专家”周汉华的真实故事。 在新会,周总理登门看望周汉华,临别时赠送一盏空气电池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从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愿的周恩来,自1927年开始,在党的核心领导层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一生,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历史的一个缩影.对党的历史,周恩来烂熟于胸;对学习党史,周恩来高度重视.周恩来谈学习党史,重在结合工作实际,在很多情况下也把自己摆进学习中,通过现身说法,把学习党的历史的经验和体会自然而然地讲出来,可谓润物无声.周恩来谈学习党史,涉及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内容丰富,意蕴深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幅珍贵的照片,讲述着周恩来的故事 1939年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确定新四军战略方针,促进全民抗战工作,受党中央、毛主席的委派,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从重庆出发,辗转来到安徽歙县岩寺--原新四军军部.周恩来在岩寺活动一天后,由新四军军长叶挺陪同,来到黄山.在黄山期间,周恩来看望了在疗养所养伤的新四军战士.当他途经小补桥时,叶挺军长为周恩来摄下了一幅珍贵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是刘武生同志继<周恩来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之后又一部研究周恩来生平思想的力作.作者长期在党的文献编辑研究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平思想研究岗位上工作,他的<周恩来的晚年岁月>2006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当年11月在香港出版海外版,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他的这本<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同<周恩来的晚年岁月>一样,是一部积数年之功、厚积薄发之作.  相似文献   

13.
巍巍大别山,革命时代英雄辈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春笋般成长。这都是党的阳光雨露哺育的结果。周恩来与科学种田的植棉模范林世猛的故事,30余年来,一直在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的麻城,广泛流传着。披衣那是1958年隆冬,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刚刚在武昌结束。周恩来和陈毅等领导人,特地莅临  相似文献   

14.
《党史文汇》今年第7期刊登了夏远生写的《罗亦农的非凡革命人生》一文。文章概括了罗亦农短暂一生的光辉事迹。这里,再为该文补充一则重要史料:罗亦农在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中是最早起来反对盲目暴动的,并启发了周恩来和得到了周恩来的大力支持。1927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形成了中共中央的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在各地都大力推行军事武装暴动,使党的力量继续遭到损失。然而在五人常委(瞿秋白、苏兆征、李维汉、罗亦农、周恩来)中,罗亦农和周恩来却是保持了比较清醒的头脑,最早站出来反对盲目…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一生注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观”教育、纪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艰苦奋斗精神等.研究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今天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瞿独伊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杨之华夫妇的女儿。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同时,她来到人间,从此与党开始风雨同行的历程。独伊出生后,父母正在为革命四处奔波,食不定时,居无定所,她也被寄养到萧山的外祖母家。1928年,独伊被接到上海。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到处是白色恐怖。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被迫在苏联莫斯科召开,作为党中央常委的瞿秋白和周恩来、蔡和森等先期到苏做筹备工作。随后,杨之华乔装成农妇,带着独伊躲过特务监视,悄然登海轮离沪,经大连改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长途跋涉到达莫斯科。独伊生性…  相似文献   

17.
李雪滢 《奋斗》2021,(2):72-7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哈尔滨,全国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红色之路"的枢纽,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创建地,中共满洲省委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满分局诞生地,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筹备会主办地,李大钊、瞿秋白、刘少奇、周恩来、罗章龙、陈云、彭真等中共早期领导人都曾在哈尔滨留下从事马列主义宣传和革命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2,(32):59
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大会围绕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在36年短暂的人生中,曾经多次来到广东,并与广东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广州是瞿秋白回国后政治生涯的起点。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会议上,瞿秋白赢得了共产国际、中国其产党各方人士的信任、尊重与认可。瞿秋白多次南下广州,也催生了他与王剑虹的那段不寻常的师生恋。  相似文献   

20.
屈武一生中结识过许多革命家,其中情谊最为深挚、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同周恩来的交往.尤其是在重庆的八年岁月里,屈武直接在周恩来的领导、关怀和鼓舞下,恪尽努力,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