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淮北是安徽省的"北大门",面积2741平方公里,人口221万,辖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十一世祖相土在此建城,自此拉开了淮北兴衰发展的历史长卷。淮北是一块红色热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共地方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是豫皖苏边、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省火电三公司安徽淮北现场,人们称技经科长赵喜贵是"抠门儿的算账先生".1998年11月,赵喜贵来到了安徽淮北现场,担任了技经科科长、淮北分公司副总经济师.当时科里只有五个人,财务和技经两个科合署办公.工程忙起来人手少,他就亲自上阵,对一些建设项目,他都一项一项地搞预算;为了合理地引进外包队伍,他一家一家地比较--既要省钱,还要把工程干好.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览》2009,(4):F0003-F0003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淮北矿务局职工大学、淮北教育学院、淮北电大、淮北财校合并成立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安徽省首批被教育部批准的四所高职院校之一。学院以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和岗位培训。高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10,(2):F0003-F0003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淮北矿务局职工大学、淮北教育学院、淮北电大和淮北财校合,并成立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安徽省首;批被教育部批准的四所高职院校之一。学院以举办高等职业技术一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初期,淮北七地委经历了撤退运东和重返淮北的曲折斗争。这在淮北革命根据地历史上是重要的一页,很有必要加以认真地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淮北苏皖边区是自1939年以后我党开辟的一块重要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年5月,新四军四师自津浦路西转移路东,师部设立在洪泽湖边的半城镇,这里遂成为淮北解放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邓子恢、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巩固和建设这块革命根据地作了杰出的贡献。它西靠津浦路,北临陇海路,东滨大运  相似文献   

6.
从1941年5月开始,至抗日战争胜利,邓子恢一直担任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重要领导职务,领导与指挥淮北抗日军民,成功击退了日军和伪军发动的各种"扫荡"和"蚕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各种进攻和摩擦,并在根据地开展了各项建设。在此过程中,邓子恢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通过各种途径,阐发其宣传思想,以指导根据地的宣传工作,服务于抗日、反顽和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1943年8月下旬,新四军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淮北中学,曾出现了一件轰动全区的所谓“进步青年建国团”大特务案。 此案是由一个17岁的女学生孙某偷窃50元淮北边区货币引起的。在这之前,淮北中学的副校长张某和女教导员周某受肃反扩大化影响,认为要同暗藏的敌人特务作斗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党史学界对淮北抗日根据地(以下简称淮北区)的文化建设已有一定研究,但对其宣传和教育工作尚无专题探讨。其实,淮北区创建后,始终重视通过报纸等新闻媒介的宣传优势,传达党的各项政策精神,指导边区各方面建设的经验。淮北区的教育体系,包括义务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诸环节。淮北区重视通过教育工作灌输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想,立足抗战实际需要,注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其中,冬学成为在教育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的主要领域。笔者不揣浅陋,拟以上述思路为线索,全面考察淮北区的宣  相似文献   

9.
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西大门,位于京沪铁路东侧的沱河岸边,今属固镇县任桥镇北端的清凉村,是淮北平原上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抗战期间,这里的人民军队和当地群众相濡以沫,在共同抵御外敌的浴血奋战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中央军委张爱萍、张震等数十位国家部委领导和老将军的支持下,烈士的战友、当地的群众和政府在今天固镇县的任桥镇清凉村北100米处建起了我市唯一的专为抗战烈士修建的陵园: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为了使人们更多地了解我市的“红色资源”和“红色工程”,现特将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的历史背景、筹建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王军 《理论建设》2007,(2):F0004-F0004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并成立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由原淮北矿务局职工大学  相似文献   

11.
正1942年11月14日到12月16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平林第十七师团、第十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及伪军等总兵力万余人,在骑兵、坦克、飞机配合下,分5路对淮北根据地进行"扫荡",妄图通过不断蚕食、清乡,逐步扩大伪化区,缩小我抗日根据地,消灭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及淮北党政机关。朱家岗保卫战是淮北抗日根据地33天反"扫荡"中的一次关键性战斗。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英勇顽强,在敌我数量、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击退了敌军疯狂进攻,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宣告了敌人大"扫荡"的失败,巩固了淮北根据地。这次战斗也因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抗战史上的一场经典战例。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是世界性难题。安徽省淮北市是一座缘煤而建、依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建市50多年,淮北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进入新世纪以来,淮北市一直在探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本文主要围绕淮北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分析了淮北转型发展具有的重大意义,介绍了转型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探讨了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并且提出了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3.
略述淮北二地委的减租减息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4年8月,彭雪枫、邓子恢领导的新四军四师,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向豫皖苏边区挺进,打通被日本侵略军隔断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与华北、陕北抗日根据地间的联系,恢复扩大淮北抗日根据地。我四师两个主力旅挥师从路东西征,取得了小朱庆、八里庄、保安山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顽军13000余人,进而重新恢复了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年11月,经淮北边区党委批准,下辖永城、萧县、宿蒙、宿怀、宿西、永涡、永商毫、夏邑等8个县的淮北路西抗日民主政权组成,并组建了中共淮北二地委、二专署、二分区。  相似文献   

14.
十年前,在淮北市参加一个会议后,参观了刘开渠纪念馆和相山寺。那时的淮北博物馆就在相山寺后一排老旧的平房中,看到的是满地散放着汉画像石和汉砖。当时有人说新馆已经立项。这次再去淮北,果然看到一座颇具气势的新博物馆矗立在新城中心。  相似文献   

15.
苏萱  辛华 《求是》2001,(11)
江苏省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淮北与苏南及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1993年底,淮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07万,主要集中在废旧黄河两岸的10多个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积极实施“五位一体”战略,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使淮北地区人民生活告别了贫困,走向了小康,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江苏省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淮北的徐州、淮阴、盐城、宿迁等市。这些地方大多是革命老区,又是粮食主产区。由于历史上两次黄河泛滥夺淮,淮北广袤的沃野被厚…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整风运动中,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刘子久在延安中央党校就学习问题给淮北区党委写了一封信。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抗日战争时期整风运动的巨大成效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军部重建,新四军第四师随之成立,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建了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 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创建的19块根据地之一,基本地区约20多个县,面积413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是华北和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联系的纽带,是我军发展敌后抗战,发展华中、东进苏北、向西联系中原的前进阵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前,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在淮北大地上谱下胜利的篇章。如今,在昔日淮海战场的废墟上,耸立着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淮北市。 淮北建市四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煤电为基础,纺织、服装、酿酒、建材、机电、化工多门类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人均国  相似文献   

19.
淮北抗日根据地拥有五、六百万人口,地跨五十多个县市。这里的民主政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抗日经济工作,保障了前线的需要,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当家理财、管好经济的成功范例。这里,我们仅就淮北经济工作的历史特点作一些回顾与论述。综合起来,我们以为淮北的抗日经济工作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第一,具有明显的战争性质。这是由当时经济工作的目标与宗旨所决定的。当时,“一切为了抗日”、“一切服从前线”,已成为全国抗日群众的共识,是根据地爱国军民视为不  相似文献   

20.
55年前,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淮海战役是在淮北大地上展开的.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60万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武装,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国民党80万正规军,歼敌55.5万余人.战役规模之大、地域之广、参战人员之多、战果之显赫,都是世所罕见的,在世界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