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自从刘铭传修建了台湾的第一条铁路,百多年来,台湾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就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便快捷的今天,还是有相当多数量的台湾民众选择搭乘火车出行。  相似文献   

2.
近来,台湾中南部和东部连遭暴雨袭击,台风梧提、圣帕接踵过境。风雨所过,台湾满目疮痍。南投埔里土石流奔泄,毁车摧房,活埋民众,南横公路、阿里山森林铁路多处坍方,道路中断,桥梁坍毁,屏东县玛家村、好  相似文献   

3.
台湾官场奇事多□王女危这些年台湾政界可以说灾祸频频,处处惊悚,民众怨声载道。比如去年震撼全岛的白晓燕命案,就令十万余忍无可忍的民众走上街头,向政府表示不满;去年底的台湾县市长选举,国民党惨败,李登辉声望再降,民众再次表达了对当权者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的...  相似文献   

4.
罗彬 《两岸关系》2010,(9):38-39
2010年7月6日至13日,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民众“川震重建”参访交流活动在四川成功举办。台湾民意代表高金素梅率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民众共109人前往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5.
陈立宇 《两岸关系》2006,(4):F0002-F0002
近期,毫无政绩,弊案频出的台湾当局不仅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而且还抛出了限制两岸经贸往来的“积极管理”政策。这些违背台湾主流民意的行径激起了台湾民众的愤怒。3月12日,数万台湾民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拼生活、救台湾”游行,抗议台湾当局的倒行逆施。  相似文献   

6.
江中龙 《两岸关系》2006,(10):45-47
被誉为“海峡和平女神”的妈祖,自从宋元时期被传入台湾岛内以来,一直深受台湾民众的爱戴,并有着大量的信众。妈祖信仰已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对妈祖的虔诚信仰,也正反映了台湾民众强烈的寻根意识、忧患意识和统一愿望。  相似文献   

7.
海协会与海基会10年后在闪烁的镁光灯下重启会谈,达成了周末包机与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两项协议,同意未来3个月内进行货运包机协商。6月20日台湾当局“研考会”的民调显示,67%的台湾民众对两会复谈的结果满意;64%的台湾民众对台湾新当局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满意;73%的台湾民众认为两会复谈有助于两岸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音的魅力     
卢绍荀 《台声》2002,(7):10-10
台湾岛内有一种说法,认为台湾绝大多数民众使用的方言———闽南话,是台湾独特的语言。这使我困惑不解,因为历史常识和现实经验告诉我,福建闽南地区民众使用的方言,与台湾绝大多数民众使用的方言,一脉相承,是闽台两岸同胞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记得今年春节刚过,回台湾过年返厦的台商打来几通电话,希望前来拜年。考虑到繁文缛节的形式尽可简化,也因手头上正忙于处理应急事务,均婉言谢绝了。后来这位台商用闽南话说:“就是走春走春,没有特别的意思。”不想就是这富于乡土气息的“走春”两个字竟在刹…  相似文献   

9.
鲁洪柯 《台声》2013,(10):35-39
9月18日,由北京台湾会馆与台南市文化协会共同主办的“台湾进士专题展”在台南开展,吸引了大批台湾民众前往观看。在此前后,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0,(3):13-13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11.
晓艳 《台声》2002,(6):10-11
近日,台湾“新闻局”以“业者未在期限内办理转播许可证”为借口,将祖国大陆在台湾获“批准”播出的惟一一套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CCTV-4)全面禁止播出,引起了岛内广大民众及业者的强烈不满。岛内民众收看CCTV-4已有年头。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台湾民众便通过卫星接收器接收大陆卫星频道,收看云贵台、CCTV-4等频道。1993年,CCTV-4陆续在台湾有线电视系统播出,但台湾当局仍以节目未经权利所有人授权、有线电视侵犯智慧财产权为借口,禁止CCTV-4节目播出。1994年,台湾年代电视公司以“…  相似文献   

12.
4月25日至5月6日,应台湾保生大帝信仰总会邀请,福建厦门组成文化交流团,护送海沧青礁慈济宫的保生大帝神像赴台巡礼,并参加首次在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保生文化节,这一盛事得到了台湾民众的广泛欢迎,掀起了两岸民众交流交往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3.
胡必松 《台声》2002,(1):16-17
2001年底,台湾“立委”和县市长选举刚刚结束,台湾某些人就迫不及待地利用选举结果来曲解民意,说什么台湾的民众已经用选票展现了“多数选民拒绝接受‘一国两制’”的“主流民意”,将新党选举失利的原因归结为支持“一国两制”的立场不受民众欢迎,同时将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曲解成民意对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肯定。然而台湾历次“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的经验都表明,选举的结果有很多影响因素,和各政党在某一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1,(5):98-101
台湾铁路创建于清光绪年间的1887年,为清朝巡抚刘铭传所倡导,之后,历经日据时期的扩展,到光复后北回铁路与南回铁路的连接,环岛铁路网才成型,至今台湾铁道历史已经超过百年。台湾本岛的环岛铁路是由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北回线、南回线所组成,东西铁路连成一体,相当便利。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是台湾岛内在政治和社会极其动荡和混乱的一年。它经历了“3·20大选”和所谓的“立法院”选举。如果说“3·20选举”是陈水扁当局愚弄和欺骗台湾民众的话,而第二次“立法院”选举则反映了台湾民众求稳定、求安全、求发展的主流民意。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28日,是台湾工二八起义53周年的日子。二二八起义,又被称为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27日晚,“台湾省专卖局”台北分局查缉员及警察大队警察在台北行凶,把烟贩林江迈妇人打得头破血流,引起围观民众愤怒,台湾现代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影响的二二八起义以此为导火索爆发了。2月28日起,大批民众罢工、罢课、罢市,进而爆发大规模武装起义,全岛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力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局面。台湾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队镇压,三万多民众惨遭杀戮。3月13日,起义失败。二二八事件后,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长期戒严,官方民…  相似文献   

17.
4年前,为方便台湾民众到洞洲妈祖进香,泪洲岛建立了对台客运码头。这座码头泊位长160公尺,客流量1000人,年客运量可达20万人次。台湾“交通部”委托学术单位进行研究,认为可以开通直航航线;台湾“交通部”也曾派人到婚洲岛视察情况,也认为这条航线没有技术上的问题。岛内民众希望当局顺应民意,早日实现去湄洲的直航客运。但是,台湾“陆委会”日前却表示,“基于安全、尊严及民众福祉等前提,没有考虑开放台湾与湄洲客运业务”。另一方面,台湾“交通部”遵照当局“戒急用忍”政策,拟定开辟基隆、台中、台南、高雄至湄洲的客运定点…  相似文献   

18.
肖敏 《台声》2001,(3):1-1
今年的2月28日,是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54周年纪念日。54年前,台湾同胞不堪忍受光复后“劫收”台湾、欺压民众的国民党暴政,奋起抗争,爆发起义,很快遍及全岛,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事发后,国民党当局迅速调集军队到台湾,进行疯狂大屠杀,几天之内,岛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二·二八”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台湾进入白色恐怖时期,台湾民众从此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中。  相似文献   

19.
蔡子民 《台声》2001,(4):14-15
80年代初以来,执政的蒋经国为巩固国民党政权而推行政治“本土化”,党外人士接过“本土化”口号,开展党外运动。“本土化”以台湾意识为基础,对群众有号召力,很快就从政治层面扩展到文化各方面, 90年代达到高潮。“本土化”蜕变为“台湾主体性”,从而使得从台湾意识中异化出“台独”意识,形成了“脱中国化”、“文化台独”的分裂主义思潮。 台湾“本土化”思潮的由来   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接收台湾,以去台官僚垄断台湾的政治经济资源,压制台湾人,因而台湾民众于 1947年起来反抗,史称“ 2· 28”事件。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20.
汪天德 《思想战线》2007,1(4):14-20
过去30年来,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和台湾政府的国家认同危机的发展、台独势力的扩张以及民主的进程,虽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海峡两岸的矛盾和对立,并可能把台湾推向战争的灾难。台湾民众和台湾政府对面临的现实和可能要作出选择,最终解决台湾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