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论诉讼证明的证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志海 《探索》2000,(5):90-94
本文评析了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界近期出现的否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各种理论观点。作者将诉讼证明标准划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认为诉讼证明活动不应以证明主体主观判断作为是否证明的标准。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以及诉讼的各个不同阶段,都应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客观证明标准判断待证对象是否已经证明。  相似文献   

2.
在行政诉讼证明标准问题上,应该直面现行"客观真实"标准的缺陷,借鉴大陆法系国家诉讼法中普适的法官自由心证标准。同时,不能照搬国外行政诉讼证明标准,而应结合我国的行政实践,构建多层次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可将其设定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占优势盖然性标准、合理可能性标准,根据不同的案件情形对应适用。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3,(Z2):85-87
<正>稽查证明标准是稽查执法的重要基础,为保障稽查案件快速取证、充分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税务稽查证明标准的运用现状与存在问题的总结归纳,对问题产生从法律、学理、逻辑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考虑稽查目的价值、稽查与诉讼关系、稽查证明难易程度、稽查执法风向等因素后,从选案、检查、审理、管理、监督等不同层面,重新构建税务稽查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对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证明案件事实,特别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所应达到的程度标准。我国长期以来把客观真实作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本文分析了这种做法的弊端,并提出法律真实作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合理性。最后对具体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建构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浅谈如何正确地收集证据王金林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的基本作用就是证明案件查处结果符合事实的原始状况,从而揭露犯罪,惩处违纪,澄清是非,保护无辜。所以,在查处党内违纪案件工作中,如何正确地收集证据是案件检查工作的重要一环。收集证据是一项...  相似文献   

6.
追缴违法所得是当前刑事裁判涉财产执行案件的难题,在案情较为复杂的执行案件中尚存在违法所得认定主体不明确、执行救济程序衔接不顺畅、违法所得认定范围不清晰等问题。实践中应逐步确定违法所得的认定标准、认定主体及认定范围。对于刑事判决书中违法所得认定不明确的执行请求,建议执行机关不予立案或退回补充;针对执行过程中新发现的犯罪分子的财产,基于执行效率和社会效果的考虑可以先予执行,但应当赋予被执行人和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的权利。同时针对不同的异议主体应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7.
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搞好案件质量检查兰州铁路局纪委案件审理处怎样使案件质量检查工作有新意,取得明显效果?今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主要做法是:一、做好充分准备,防止仓促上阵我们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提前安排,明确要求。为了保证案件检...  相似文献   

8.
谈谈案件审理工作应把握的重点泾川县纪委案件审理工作,主要是对调查结束的党内违纪案件的审核、处理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对于严肃党纪,惩治腐败,防止发生冤、假、错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贯彻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们几...  相似文献   

9.
骥岸 《河北党风》2003,(1):38-39
加入WTO,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案件检查工作来说,加入WTO,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规范政府行政行为,防止权力滥用,减少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有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对付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洪彦 《唯实》2004,(4):53-56
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明标准均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在有限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理论研究中,也都把其认定为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间或简单地套用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而在实践中根据行政案件的不同性质,往往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研究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应当有恰当的方法论,从价值选择的角度研究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就是其中之一,在该种方法下得出的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既为法官提供了宏观指导,也符合了行政诉讼的目的,能够根据不同性质的行政案件,公平合理地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11.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诉讼证明方式的演进历经神明裁判、口供裁判和证据裁判三个阶段。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裁判原则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口供裁判、证据裁判精神体现到证据裁判原则确立的漫长发展之路。在我国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要做到正确理解案件事实的内涵,有效解决证人出庭问题,进一步完善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并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作中国化解读。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刑事证据制度和刑事证明活动的重点。当事人行使诉权、律师行使代理诉讼权、法院行使审判权、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学者们研究与评判法院判决中对查明事实的认定,都离不开证明标准。我国目前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规范抽象,且缺乏科学性。因此,可以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确立法律真实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案件审理阶段的谈话.可以直接从受审查人处了解本人对错误的承认或对无错的申辩,进一步核对事实。查明案件真实情况,防止出现偏差。同时,对于保障党员和监察对象的民主权利,保证办案质量,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的不断完善,证明标准的确定和把握已是刑事司法的关键和核心。根据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不同规定的介绍,针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进行分析,剖析了“客观真实”标准的不足之处,结合西方的证明标准,提出我国必须建立具有层次性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使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国的司法实践不断完善和进步,从而体现司法的公正、公平、平等。  相似文献   

15.
熊志海  杨远林 《探索》2003,4(5):136-139
"诉讼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这一主流的证据定义并不正确.在诉讼中,证据是中性的,并不就是事实.既有与案件事实有着客观联系,因而蕴含有案件事实的真实的证据,也有不符合事实、与案件没有联系的虚假的证据.因此,任何证据都必须经过审查判断,查明证据中确有能够证明待证事实的证据事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人证与物证"则是证据的存在形式.因此,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并不是证据,而是证据中蕴含的证据事实.  相似文献   

16.
从串案、窝案看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刘建民魏庚臣随着近年来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一些串案、窝案、团伙案被陆续挖了出来,案件涉及面之广,涉及资金之巨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集体腐败。这些串案、窝案、团伙案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查处违纪案件,认定违纪事实必须做到证据确凿,这是办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纪检监察机关在办案实践中,除了要运用直接证据以外,还要善于运用大量的间接证据来认定违纪事实。直接证据是指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是指那些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证明力而言,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不亚于直接证据。因为有的案件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根本无法取得直接证据。有些违纪人员手段狡诈,作案时不会让人看见,○即使案发后也不肯轻易供述和承认自己的违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定其违纪事实,…  相似文献   

18.
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案件查办工作增加了难度。要想保证办案质量,使查办的案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就必须严把五道关口,注重三个环节。———严把五道关口。一是核查证据关。调查人员将所取的全部材料经调查组集体审定,固定案件中的主要证据和证明材料。正确采用有效证据,使案件材料完整、齐全。二是检查审查关。对移送审理之前的案件,经分管领导审查,详细查阅案件材料,认真核对错误事实,分析对案件的定性是否准确。三是案件审理关。案件审理是查办案件的一个重要阶段。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把握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正确引用党纪政纪条…  相似文献   

19.
《正气》2001,(8)
纪检监察案件审理部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室程序等环节进行全面审核后,在案件提请本级纪委常委、监委委员会议决定前,与违纪人员谈话,核对错误事实,听取本人意见,做好教育工作,是案件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程序。通过谈话,进一步使审理人员全面详细地了解案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准确把握错误事实及其性质,对提出恰当处理意见、保障纪检监察对象民主权利、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注重摸索与违纪人员审理谈话的规律,总结出一条基本经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充分做好谈…  相似文献   

20.
法之 《支部生活》2007,(4):40-41
所谓伪证罪,是指在侦查、审判中,证人、鉴证:人、记录人、翻译人意图陷害他人,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