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湘顺 《学习与实践》2008,(11):112-115
和谐与合力密切相关,它是各种力量在"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均衡、协调、平顺的状态。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凸现出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表明社会和谐本身也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体现了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历史的辩证法基本原理,是"历史合力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合理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向小川 《人民论坛》2010,(10):204-205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由多种动力推动的,这些动力来自于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需求和政府的决策需求。不同的动力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构成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处理好各种动力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建设,有利于形成合力,推动城乡文化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继伟 《理论月刊》2006,19(4):25-27
恩格斯晚年坚持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科学地解释经济因素、上层建筑诸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提出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从而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恩格斯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贡献,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创新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中作用的日益凸现,应该确立一个新的社会分析方法:创新分析法.所谓创新分析法,就是用创新的观点去判断历史进步的动力,分析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评价推动历史进步合力中的核心力量、主导力量,进而倡导创新、激励创新、推动创新,以引导社会更快更好更节省更顺利更稳定更和谐地持续发展.创新分析法的提出,是对阶级分析法的继承和扬弃,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各种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合力所推动的。而“合力”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从最基本的层次分析,可以认为是人、自然、社会三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相互间由协调到不协调再到新的协调的矛盾发展过程。社会历史就是通过这种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特别是人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不协调的矛盾产生的合力推动,来实现其发展和进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前发展时期,又叫自然协同期。第二时期是近代以来的人对自然的征服时期。第三时期就是目前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时期。以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人类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促进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6.
试析和谐社会的内涵层级及其阶段性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的层级性是社会巨型系统的固有特征。在和谐社会里,不同层级承载着不同的社会使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结构,它们共同维系着和谐社会的运行。一般来说,这种层级性主要包括社会功能领域、利益分配机制、制度保障体系、精神认同等四个方面的和谐,并大致呈现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发展阶段。在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践中,重要的是正确把握社会发展各领域、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以及利益协调过程中所必须遵从的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变革活动的主体,但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也划分为不同层次,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活状况、利益追求和价值观念,他们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实际作用力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产生了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在互相作用中产生出一个合力。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的科学性能够提高人民群众革命的自觉性,将人民群众自发力量提升为自觉的行动,将不同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凝聚起来,形成破除风险和挑战的合力,形成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8.
蓝强 《岭南学刊》2020,(4):116-122
人通过劳动为中介把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是"人—自然"系统演化的社会环境。价值动力、实践动力和认识动力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自然"系统的演化动力系统,推动着"人—自然"系统的社会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生态关系的发展和劳动的发展是系统发生、协同进化的过程,并且人的发展程度和劳动的发展影响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劳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被动劳动、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三个阶段;相应地,"人—自然"系统在以劳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的推动下经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回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田园牧歌式的低级和谐,而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与自然的高级和谐。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是教育系统内子系统之间有机结合、合力运行的过程,而推动教育系统运行的动力因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运行中必须遵循有序性、协调性、互补性的原则,才能够保障教育系统内少数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改革开放。要用系统观念指导具体行动,用辩证思维谋划具体政策,关键是细化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形成系统合力。要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在培育内生动力的过程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蔡益群 《理论月刊》2002,(12):98-99
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发展的动力只能从社会大系统中去探寻,而不能预先人为地界定一个“政治系统”以分析其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政治发展的原动力,人的需要和利益、人民群众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派生出来的动力系统。而人民群众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首要地位,则决定了自身在政治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推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有益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也能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创新发展的政策合力。因此,如何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的眼前和长远利益,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重庆市长寿区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推动着省、市、县不同层级的城市向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迈进。城市发展黄金期的到来也推动着文明城市创建步入黄金期,创建文明城市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它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生态、社会、未成年人教育各个领域和层面现代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维发展系统 ,是在多维要素的融合中创造活力 ,通过“一分为多”和“合多为一”而发展的。 2 1世纪应当确立“多维系统发展”新观念。它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地认识社会 ,从协同、开放、整合中实现合力优化 ,寻求发展契机。多维系统社会发展观是矛盾辩证法的提升 ,是“一般系统论”的应用推广。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 ,多维系统发展观是 2 1世纪发展哲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爱国统一战线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沈桂萍“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统一、独立和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由多种因素、多种条件有机构成的合力,是一个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发展、具有自身特征和多方面功能的动态系统。”①在构成民族凝聚力的诸要素中...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23,(2):14-16
<正>近年来,琼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城镇提质,有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真正让全国文明城市成为琼海的“金字招牌”,为实现琼海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高处起笔高位推动众志成城绘就文明画卷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价,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琼海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以荣誉作为新起点,琼海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督导、分管负责同志全程跟进、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合力。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社会矛盾论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和改革动力论、再到"三个代表"是力量之源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不断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以来,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在实施和深化以激发基层党组织内在动力,形成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合力为主要内容的"聚合力工程",着力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合功能,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尽管现有的人力资本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对人力资本民族性的忽视却是一个明显的缺陷.事实上,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不同的民族在选择发展目标、发展方式以及发展结果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人的各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因素是具有民族性的,如何将民族文化转变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现实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海波  周向军 《求索》2013,(7):217-219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列宁在具体的俄国革命和社会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在列宁对文化的论述中,经济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思想动力。本文通过对列宁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