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人格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完美人格的典型。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从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性切入,以党建为引领铸牢抗击疫情的战斗堡垒,以科学布控防控凝聚强大的抗疫合力,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不仅有利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构筑全方位的防疫战线,还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疫情大考中以坚定理想信念实现理想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众多具体精神的合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跨越了百年之久,呈现出显著的时代性、民族性、革命性与科学性。其中,"开拓创新、兼容并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要特征,"战天斗地、不屈不挠"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品质,"热爱祖国、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追求,"信念坚定、无私奉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本质所在。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们党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最根本的政治优势。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动员力的检验,是对党的一次大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了我国抗"疫"之效、抗"疫"之功。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抗"疫"斗争必将取得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确保14亿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提出了打赢防治疫情攻坚战的中国方案: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的管理系统,运用分类分区分级治理方式,统筹协调各项资源以稳定后勤供应,通过官方媒体实时有效宣传筑牢精神防御长城,推进法律制度建设保障疫情防控有法可依。中国智慧创造中国方案,中国方案彰显中国制度特色、领导特色与人民特色,并对他国战胜疫情产生一定的激励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20年新春伊始,我国遭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之侵袭,它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伤害与阻碍着社会经济向前发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战"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治疗新冠肺炎及防控此疫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之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的势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一场防控疫情、保护人民的战"疫"斗争,即在武汉及全国各地展开。经过全党、全军与全民三个多月舍生忘死地拼博,终于取得了武汉与湖北战"疫"阻击战,及我国打赢防控疫情总体战的巨大胜利。中国前阶段战"疫"工作的伟大胜利,来自党中央的英明坚强领导,及中华民族凝聚力之进一步提升,同时这也离不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也是打赢抗疫战争的磅礴之力。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成功抗击疫情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精神都各自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是成功抗击疫情的锐利武器,具体表现在医疗科研攻关、公共卫生体系、社会基层治理、宣传思想工作各个方面,同时在抗疫斗争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又一重要内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在抗疫斗争中彰显出来的伟大中国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7.
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节奏,也对我国的社会响应机制提出了挑战。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体制战"疫"取得了巨大成效,引发世界关注与尊重。战"疫"模式充分证明了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实性和逻辑必然性。在重大挑战面前,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下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联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本质联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法治中国确认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崇尚宪法最高权威,是科学社会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自觉;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凝炼法治精神,以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利益涵育法治理念,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宗旨的价值自觉;围绕人民群众现实实践建立法治体系,培养治理能力,把人民性融入日常治理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实践新境界,是科学社会主义"现实的运动"的当代自觉。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加强公共卫生治理的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秉持科学的精神和态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推动了国际防疫合作的不断深化,抗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中的话语权。结合目前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现状,可从三个维度分析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实现路径:通过参与机制建设提升制度性话语权,将综合实力转化成合作防疫的结构性话语权,以及在主动传播合作抗疫理念中提升道义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治理智慧为支撑,以人民至上的国家情怀为旨归,以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形成了疫情防治的中国模式。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大国担当,具有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蔓延,给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损害,也对除南极洲以外的全球六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大流行威胁,世界各国已进入全球抗"疫"时代.在举国之力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需要认真检视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需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国家公共卫生法制建设,强化国家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强化国际公共卫生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推动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诉求,贯穿在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布局中。"共建共治共享"是党吸收现代治理理念并结合中国发展现实所建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旨趣,"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价值内核和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充分展示了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制度优势,包括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全面依法治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及善于自我完善等。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将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战"疫"是一场大考,要加强社会治理,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宣传部门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职能部门,在战"疫"中主动担起责任,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传染性极强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复杂性特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我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考”。处置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把握预防、管控、救治三个环节,既尊重生命又保护健康,多元治理主体要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完善问题导向、科学思维、依法防控的联防联控联保联护机制,提高合作治理效能。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加快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的合力,共同打响打赢疫情“防—控—治”的人民战争、攻坚战、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目前这次疫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优势。具体来说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政治保证;坚持全国一盘棋的资源整合,为疫情防控集中了一切资源优势;坚持群众路线的全民总动员,为疫情防控汇集了主体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疫情防控凝聚了精神动力;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疫情防控确定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科学论断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统一,坚持党内民主、党际民主、群众民主相统一,坚持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监督民主等形式相统一,确保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要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使人民民主更具活力;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使人民民主更加有效;进一步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使人民民主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人民至上的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是党推进乡村治理的价值底色。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治理的百年历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时期,并正在经历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治理时期等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党领导的乡村治理,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目标导向,以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力量,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评价依据,生动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人民底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之"能","能"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在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能"在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在具有坚强的组织体系、"能"在具有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是一场伟大战争,也是一次国家治理的重大考验,两个多月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依法防控疫情,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今后我国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很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