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封建主义力量、农民革命力量以及资产阶级力量自发地开展部分青年工作,促进了中国青年工作的萌芽,但由于领导力量软弱、青年观消极、青年工作狭窄而长期陷于缓慢徘徊状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工作,经历了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两个历史方位下的两个时期共5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工作的巨大发展嬗变,是一个不断发现青年、确认青年、解放青年、发展青年和服务青年的历史进程,是一个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青年工作有机楔入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更是一个历史选择并将继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青年工作领导力量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他们各自的发展观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看法,并且各有自己的特色与继承性.就整个历史进程而言,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发展的认识上由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论旗帜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旗帜不但对于武装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阶级力量,夺取革命胜利至关紧要,而且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同样至关紧要.在长达八十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用无可争辩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伟大的旗帜,是一个与时俱进、充满生机活力、人民信赖的伟大政党.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中,在一个世纪的奋斗进程中,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的法宝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人心向背、力量对比问题的法宝.回顾百年历史,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在于实现自身的团结统一,建立广泛同盟军;在于服务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学习领会“三个代表”思想 切实加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世纪,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历史课题.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也有一个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如何建设参政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面对国际局势变化、国内大局发展和干部队伍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三大考验.这三大考验,说到底,就是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其关键是解决如何把共产党建设好的问题.为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适应新世纪形势加强自身建设的新纲领.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的课题,就自然地摆在了我们参政党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的党派关系最为错综复杂的时期,围绕全民族抗战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派关系方面创造和积累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抗日战争时期的党派关系虽然是一个历史问题,但研究它应该观照现实,现实是在历史积淀基础之上的延续.中共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因此,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既要依靠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要汲取历史经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抗战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党派关系及其特点,中国共产党处理党派关系的方针、策略、主要做法和历史经验,以及对当代政党关系发展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召开,是我们党历史上继往开来的又一个转折点,是承先启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回顾80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已从一个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发展成为一个掌握着全国政权,在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连续执政50多年的党.中国共产党这种地位的历史性变化,决定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进一步继续保持先进性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坚持和完善现行政党制度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体现了新时期抓好执政党的建设、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与办好中国的事情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和怎样建设这个政党的问题.同时,"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对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提高民主党派素质,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巩固和发展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历史,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深刻教训,探索发展规律,澄清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才有统一战线政权、社会主义时期没有统一战线政权的模糊认识,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权提供认识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统一战线政权经历了民主联合战线政权、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政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政权和爱国统一战线政权五个阶段.我国社会阶层越是多元、社会利益越是多样、社会关系越是多变,越是需要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权,越是需要统一战线性质的国家政权进行制度化的政治吸纳、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更好地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宗教政策经历了萌芽起步、形成发展、曲折发展、恢复发展臻于完善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着完整的体系建构.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些政策团结了各民族群众,完成了党在各个阶段的历史任务.总结梳理这些政策,于我们的民族宗教工作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体系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的理论创新,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是科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科技法律对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表现在科技法能为科技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的机制,制约政府的短期行为,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法的这种作用也为15至18世纪中国与西欧科技立法的反差导致科技优势的逆转、19世纪荷兰专利法"立、废、立"的经验教训、20世纪韩国与美国的科技立法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等例所证明.  相似文献   

13.
校园安全立法与安全保障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也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应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以保证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中法警察教育培训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警察教育培训在体制、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先进教育培训理念与经验对我国警察教育培训未来发展方向、公安人才输送渠道以及教育培训投入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法国警察教育培训对我国的启示是:1.加快警察教育培训的法制化进程;2.警察教育培训内容应贴近实战;3.选聘高水平教师,实行教师双向交流制度。  相似文献   

15.
16.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矛盾突显,许多学派阐述各自的治国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法家,儒家主张“礼治”,法家主张“法治”,两家针锋相对,在长期的论争中,为了能使自己的理论适应现实需求,儒法开始互相借鉴,从而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网店实名制及工商登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工商局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的意见》要求在网络上出售、置换自用物品,且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应当进行工商登记,从而成为第一个对网络经营活动要求进行监管的机构。对此,舆论争议不断。本文从诚实信用、保护知识产权等多视角阐明了网店实名制工商登记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该项工商登记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商务和网络计算技术的发展,对安全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近两年以XML为基础的W eb Services技术逐渐成熟并部署应用,传统安全解决方案(PK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安全需要,因此对基于xm l的第二代PKI架构和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素质在我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准备、落实和巩固都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重视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完成我军的建设目标和历史使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论证了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科技投入 ,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技术基础。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