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柏坡统战文化,是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结晶,具有丰富的统战文化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观点出发,结合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具体探索实践,以政治基础、政治主题、基本原则、思想精髓、制度贡献为基点,全面解读西柏坡统战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辉煌耀眼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各民主党派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公开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这里走来。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凝心聚力,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政治诉求,也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价值取向。本文从分析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产生的背景出发,结合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论述西柏坡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时期的统一战线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身份;搭建了与民主党派进行有效合作的平台;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基础。西柏坡时期的统战实践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做了充分的探索和准备,成为形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的重要实践基础和前提。新时期,需要我们持续弘扬西柏坡时期团结合作、民主协商的精神实质,推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5.
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蕴含着丰富的统战历史资源:从组织架构角度看,西柏坡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的诞生地,新中国统战工作的基本架构在这里形成;从统战实践角度看,西柏坡是"五一口号"的见证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这里得到空前巩固和壮大;从制度角度看,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祥地,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在这里开创。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西柏坡:新中国统一战线从这里走来。明确西柏坡在新中国统一战线史上的这一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西柏坡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是形成共同建设新民主主义联合政权这一"共识"的基础,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牢固政治保障和社会基础。西柏坡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事件包括召开全国土地会议、"九月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发布"五一"劳动口号,创立华北人民政府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政权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巩固和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质的西柏坡统战文化。这一时期的统战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塑造、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促进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推动完善政党组织制度,利于形成优良行为作风,促进塑造先进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大形成了政治协商与社会协商相结合的视野更加广阔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思想。从政治协商到社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式和涵盖面的新拓展,推动着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完善。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把公民政治参与纳入秩序化轨道的桥梁和平台。人民政协的制度框架和工作机制在本质上与社会协商相适应。把这一制度框架运用到社会协商的更大范围中,推进社会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推进协商民主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协商民主进而转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制度安排。西柏坡协商民主实践的推进,是近代中国历经传统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历史碰撞的产物,彰显了近代以来中国追求民主的历史逻辑。对西柏坡时期协商民主实践历史际遇的考察,更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独特属性,深切认知中国共产党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实在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70多年前,位于西柏坡的中共中央导演着一场以民主为主题、以协商为途径、以人民意志为核心的"大戏",走向中国民主发展的新实践,初步彰显了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依靠协商民主这一利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并信心百倍地踏上"强起来"的新征程。梳理和探究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推进民主参与、协商建国的生动实践,有助于明晰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并在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展现出协商民主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对统一战线地位的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是对统一战线职能的全新定位,为统一战线更好发挥"法宝"作用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工作应立足自身职能,在健全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同时,积极挖掘开展协商民主的新载体、新渠道,不断创新协商方式,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为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全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对协商民主进行了更为积极的实践探索。新时代要借鉴西柏坡时期协商民主历史经验,把党对协商民主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召集各派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筹建新中国,展开了许多开创性、探索性的统一战线工作,具体包括:领导组织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纠正土地改革中"左"的错误倾向;促使各民主党派发生历史性地转变;发布"五一口号";与民主人士共商国是,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进行策反工作。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多党合作思想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史册,为新时期的统战工作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由此拉开了协商建国序幕,新政协的起源被历史定格在西柏坡时期。西柏坡时期,是新政协的发起和前期筹备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携手合作,为人民政协成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这种民主形式的根本体现.在推动我国协商民主迅速成长的多方面因素中,统一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政治保障作用.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发挥协商性民主功能的制度化平台.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健全是一个渐进探索的过程,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方式和路径也需要进一步拓展,这也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不容回避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高度重视,在全国积极架构了社会基础深厚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坚定确立了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并且,在革命胜利的最后关头,成功地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态进行了有效地探索与实践,为中国走向现代民主国家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实行的"三三制"政策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起源,提出中国共产党战略方针从"关门主义"到"统一战线"的历史转变,为协商民主思想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建设实践,为协商民主发展为一种民主形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在西柏坡最初形成,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西柏坡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为多党合作制度的诞生提供了有力保证。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为多党合作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西柏坡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与实践是多党合作的稳固基石。西柏坡时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积极探索是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权,各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多党合作中的理论和实践,最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到执政的百年历程中,在运用统一战线服务于自身的政治目标、实现政治任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八个方面的经验,即: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处理好与同盟者的关系;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统一战线以爱国主义为思想引领;统一战线经历了一个从主张、策略到制度的发展过程;统一战线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统一战线的核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经验不仅具有时代意义,更有示范价值,可进一步指导各个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时期,党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粉碎了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壮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纠正了解放区工作中"左"的偏差,全面落实了统战政策;组建了中央统战部,安排和接待民主人士到解放区共商国是,为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党在西柏坡创建的新型政党关系,巩固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和因时因地做好统战工作的宝贵经验,对做好当前统战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