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展监狱心理咨询工作,需要首先了解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的区别。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进程。而心理治疗则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咨询的核心在协助,咨询师和求助者是平等、协作的关系;而心理治疗体现的是矫治,是经求助者同意的强制性的调治过程,要求求助者认真配合治疗。在执行治疗方案时,经常不须商量。狭义层面上的心理矫治与心理治疗是相同的。但是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心理矫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心理矫正(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矫正实践(包括整个改造活动)等概念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也是处理心理治疗中双方关系的中心原则,在心理咨询中起着重要作用。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对心理咨询中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本文从阐述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心理咨询中的现实意义,并对无条件积极关注的长远价值做了探讨,以充分突出无条件积极关注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地位日趋显著,心理咨询卓有成效,辅导员要具备健全人格、专业基础,敏锐的觉察能力以及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是对大学生健康人格进行培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周勇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1):143-143
一般认为,罪犯心理矫治是指我国监狱应用心理学的原理、知识、技术和方法,通过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措施,调节罪犯情绪,矫正其不正当的认知方式,消除其不良心理,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所有活动的总称。根据这一定义,罪犯的思想转化和行为转变等,显然不包括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外延之内,而是属于传统的改造手段如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和狱政管理的范畴。司法部颁发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基本上也是采用这一定义。  相似文献   

5.
“心理督导”,是对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职业化过程的专业指导。心理督导在西方的心理咨询培训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近乎伴随心理咨询工作者整个职业生涯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沈贵明 《法学》2006,(11):45-50
对一人公司的立法认可有直接认可和间接认可两种模式,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采用直接认可的立法模式,符合公司立法的发展趋势。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立法认可,突破了公司人格的传统理念,张扬了公司独立人格的本质内涵,弘扬了公司法促进投资的基本功能。然而,新《公司法》有关一人公司资本制度的严格规范与公司法的新理念不相符;有关股东“连带责任”的规定与《公司法》本身有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不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的发展问题倍受社会各届的关注。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应急管理模式,构建高校大学生应急管理及危机干预体系,乃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探讨的是要建立一个介于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之间的中介机构和一个学生与老师互动的平台,来努力完善学校的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描述大学生自卑情结的定义及表现,分析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的原因——固定的信息加工方式,指出长期运用防御机制的危害,并提出了对自卑者进行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心理治疗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女权主义运动.它将女性主义研究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心理治疗研究的不足与偏颇.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对传统中的实证主义假设、性别偏见以及治疗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等问题提出了挑战.它以社会性别视角透视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关注社会情境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主张建立平等的治疗关系,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女性主义心理治疗提出了一种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结构的治疗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对个体心理功能的全面理解,而且为心理治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各地案讯     
江汉看守所矫治嫌犯心灵创伤武汉市江汉区看守所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矫治,1000多人接受了心理治疗,效果显著。该所成为湖北省监管系统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1.
强制医疗程序的实施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制医疗程序"的"社会防卫功能",不仅受到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和接受过治疗精神病人社会危害性的抑制,还会因"被精神病"现象而打折扣。破解此困境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参照《精神卫生法》,将涉嫌犯罪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纳入"非自愿性住院治疗"范围;二是增加精神病治疗资源投入,强化"强制医疗"适用与解除的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堵塞《精神卫生法》中"非自愿性住院治疗"的漏洞,防止其成为"被精神病"新生代的寄生区。  相似文献   

12.
"爱"的缺失是心理疾病的主要根源之一.为了达到治愈的目的,"爱"应成为心理治疗的主题,成为治疗内容与途径."爱"具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在心理治疗中也有着显著的治愈作用和效果.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心理治疗师应该培养爱的能力,塑造爱的态度,遵守爱的操守.  相似文献   

13.
Divorce mediation is one area of the new and growing field of interpersonal mediation.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divorce mediation and divorce psychotherapy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nd a method for teamwork between the two professions is proposed. The authors take the approach that the separate but overlapping practices of mediation and psychotherapy can be interdependent and that specific benefits to divorcing clients can result when divorce mediation and divorce psychotherapy are practiced collaboratively.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utline some of the historical antecedents—in psychotherapy and family law—to the present state of child custody determination. Certain problems with the current approach to custody disputes, which some have called the “winner-loser syndrome,” are identified; and a newer approach, referred to as the “parenting plan” model,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personal process-oriented group psychotherapy to offender populations. Group psychotherapy with offenders presents problems not encountered with other populations; thus, applying the group method requires special considerations. The particular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on the relevance of therapeutic factors in group work with offenders, group process as it applies to work with offenders, and work with difficult clients.  相似文献   

16.
Commitment to outpatient psychiatric treatment evolved in the courts to protect patients' right to freedom from compulsory hospitalization. This ruling has been criticized by the psychiatric profession, who prioritize treatment rather than liberty. The following case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commitment as a therapeutic tool in the psychotherapy of a woman with severe borderline pathology. Although the use of coercion in psychotherapy is controversial, its potential use and its ramifications on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issu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18.
超个人心理学提出了一种最具包容性的人性模式,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在心理学的方法问题上,它提出了一种对象中心论的最具开放性的方法论模式;在心理学的任务问题上。它提出了一种最具综合性的理论与应用的模式;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价值取向上,它突破了科学主义的局限。不再将心理学定位于科学的架构内,而是定位于有关人性的知识的研究;在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上,它发展了新的心理治疗技术,拓展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崇尚宁静、和谐,追求超越和神圣的精神生活样式。以抗衡那种喧嚣的、浮躁的、物质利益至上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In the same way that the interface of law and psychology has brough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egal” assessment methods, parallel forms of psycholegal interventions are beginning to emerge as well. What distinguishes them from traditional forms of psychotherapy is that their administration requires an integration of both legal and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Divorce mediation, treatment of incompetence to stand trial, and other examples are shown to fall within this new category of intervention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egal interventions is presented. Forensic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are urged to approach their development more systema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