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政党内部监督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渊源,民主论、利益论、权力论不仅为参政党内部监督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参政党内部监督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会内监督与自我教育不可相互替代。自我教育是包括民建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在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自律;会内监督是全体会员和各级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的活动,是他律,两者相辅相成,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参政党建设理论与执政党建设理论既有共同理论基础,也有自身的特殊之处。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一是参政党建设的合法性来源,即人民民主理论;二是参政党建设的普遍性理论,即多党合作理论;三是参政党建设的特殊性理论,即参政党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新时期形势任务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性质和特点,阐述了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充分发挥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实现渠道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参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执政党发展党内民主,参政党也应当发展党内民主,这是多党合作制度整体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同时,参政党与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规律,参政党发展党内民主可以学习借鉴执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做法,也可以成为执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先行先试。在执政党提出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背景下,如果参政党发展党内民主可以促进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也就是间接推动了人民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参政党党建理论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政党党建是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为适应形势发展而与时俱进、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参政党党建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如何加强这一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就是参政党党建理论。参政党党建理论是新形势下必须全面构建的理论体系。参政党党建理论要回答参政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等5个问题。参政党党建理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为根基和定位、座标;要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治责任和核心内容;要深入阐释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这一独特渠道。当前,参政党党建理论研究要关注四大类十个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参政党党建理论建设需要加强领导和投入。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是协商民主在我国最高政治层面、影响最广泛、影响力最强的政治实践。参政党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主要是指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作用,参政党作为我国政党制度中的重要角色对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参政党建设过程中,理论建设一直是其较为薄弱的环节,这里,客观条件的不成熟是其原因之一,但在主观认识上,人们还没有明确认识和把握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内在联系。因此,明确辨析政党理论、政党建设理论与政党理论建设的关系,准确把握政党理论建设的重点、前提及其与思想建设的关系,对推进和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需要协调各方、共同推进。对于参政党来说,需要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观点和新论述,认识参政党在推进我国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发挥参政党作用,切实提高参政党的民主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参政党的监督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执政党的主要功能是统一领导与接受监督,我国参政党的主要功能便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也是一种监督。参政党监督范围和内容包括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的全部职能,从纵向讲。将长期监督至政党消亡之时;从横向讲,将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全面监督。它既是国家政治体制内的一种修错机制,也是一种社会反馈机制。这种监督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优势,是其他性质的监督所不能取代的;这种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参政党有效发挥监督功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参政党作为我国政党制度中的重要构件,无疑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和主要力量。而参政党之所以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具有主体地位,就在于有其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有现实的合理性,还有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制度保障性。  相似文献   

12.
政党文化是政党的生命和重要标志,具有塑造政治精英、整合组织价值、铸造政党结构和制度、维持和延续政党生存、影响政党政策、实现奋斗目标、凝聚国民人心等功能。我国参政党文化诞生形成于近代的政治斗争实践,并在以后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和合"、"协商"、"务实"、"人本"、"创新"等构成了参政党文化建设体系中的核心内涵,是其在新时期历史条件下凝聚成员、巩固参政地位、把握民主政治建设方向、提升参政议政水平、发挥党派优势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3.
推进参政党建设的理论框架研究,需要着重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实践性和指导性原则;二是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参政党建设理论的框架设计不能囿于政策的界定,也不能停留于实践层面,而要对实践和政策的发展作出理性的回应和逻辑的归纳,进而建构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从静态来看,参政党建设可以剖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体制机制层面。物质层面就是组织建设,这是参政党建设的基础;精神层面就是思想建设,这是参政党建设的核心;体制机制层面就是制度建设,这是参政党建设的保障。从动态来看,参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不断提高参政能力和切实发挥参政党功能。概言之,参政党建设的理论框架可以概括为以参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一条主线、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4.
参政党的代表性问题事关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人们可以通过对参政党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考察,来分析和了解参政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参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使参政党形成了它们的进步性,奠定了多党合作事业和制度的政治基础。同时,参政党的广泛代表性以及由此形成的它们在参政议政中的参政党特色,也是它们的政治优势。各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中还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也构成了参政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蕴藏着政党“互相监督”政治资源,参政党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促进力量。然而在现实层面,参政党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存在程序缺陷,民主监督具有随意性和软弱性。为此,要建立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机制、重要情况重大问题的通报机制、政府同参政党的沟通联系机制、参政党批评意见的落实反馈机制等,实施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职能,为推进法治中国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宝贵经验。参政党参与依法治国要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为政治保障,立法协商是参政党参与依法治国的主要形式,参政党民主监督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进一步发挥参政党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作用,应着力发挥参政党在立法中的民主功能,推动形成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着力发挥参政党维护法律秩序的作用,健全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着力提高参政党民主监督效能,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着力发挥参政党法治人才智力优势,为依法治国提供人才保障;着力发挥参政党协商民主作用,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作为中国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与执政党共同致力于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参政党,如何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的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和如何建设参政党的问题,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课题,而参政党理论建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仅对此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发展党内民主,是当今国内外大多数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政党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生活中,根据党章和党的其他有关规定,党员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定和管理。它是参政党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权利再现,也是全体党员根本利益的再现。现实中,阻碍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漠视党员的主体地位,忽视党员的民主权利。因此,加强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是要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维护和实现党员民主权利,使全体党员能够自觉遵守民主制度与规范的民主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参政党要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自身条件外,还有赖于执政党的自觉意识、参政党知情问政的渠道以及参政党组织建设等诸多外部条件。在现行社会政治环境中,这些外部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使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健康发展,必须为参政党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其既有能力参政,又有参政条件,以便有效发挥其参政议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