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0周年。根据省级机关工委统一安排,7月25日上午,省政协机关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江苏大剧院集体参观"华中抗战的长城—新四军在江苏"图片展。省政协秘书长吴洪彪等参加。江苏是新四军生活、战斗的重要区域,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在盐城重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新四军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敌后战争,创建、巩固和发展了以江苏为中心的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展厅里展示的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图片史料,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2.
大江南北的“游击文化”——新四军报刊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四军报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了党、军队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伴随着敌后游击战成长壮大,为夺取华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加强新四军自身建设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大众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四军报刊继承工农红军报刊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尝试建立多功能的报业结构、油印报众多油印技艺精湛、军报改为地方党报加强地方宣传力量、出版统战报纸联合友军共同抗日、出版对敌宣传报刊发动对敌宣传攻势、出版画报开展形象化宣传等特色,为中国新闻事业史发展留下了壮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彭剑青 《理论月刊》2000,(12):52-52
湖北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于 7月 5日至 6日,在武昌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省及各市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有关领导同志 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杨永良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省新四军研究会近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了省新四军研究会为湖北的“两个文明”建设所起的作用。他说:“湖北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自 1981年成立以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紧密围绕我省两个文明建…  相似文献   

4.
钱和辉 《理论月刊》2005,(12):66-68
财政经济工作是新四军华中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新四军十分重视财政经济工作,始终把财政经济工作作为事关自身生存发展和事业成败的大事来抓。新四军的财政经济工作给我们留下了众多深刻的历史启示,认真总结和领会这些启示,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经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奖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1938年冬,张云逸奉命从皖南到江北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不久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在江北敌后的抗日战争,并协助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奉命北上徐州失守后,国民党军队结束津浦路两侧正面战场抗战。华中大部分地区沦为敌人后方。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发出关于新四军行动方针的重…  相似文献   

6.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山地抗日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遵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敌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新四军于1938年5月开赴苏南敌后战场,在实施战略侦察的基础上,坚持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的原则,以模范的纪律、有效的政治宣传、战斗的胜利和党的统战政策,发动、组织苏南各阶层和广大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创建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刘正萍 《湖湘论坛》2015,28(2):41-46
抗战时期,陈毅按照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指示,率领新四军渡江北上,来到苏北,开辟和建立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在此过程中,新四军一心抗日之心昭昭,急民众疾苦之举动,深深地打动了苏北民众。随着与新四军的不断接触,苏北民众对新四军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新四军与其他军队不同,是由中共领导,真心抗日,有谋略有力量,为民着想的一支人民军队。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先后在江苏境内创建了苏南、苏北、苏中以及淮南、淮北等一系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为保存自己、发展自己、消灭敌人的战略基地。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江苏党组织和人民军队立足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使江苏抗日根据地成为插入华中敌人心脏的利刃,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苏南:同心同德共赴国难苏南抗日根据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两省部分地区。京(宁)沪铁路横贯苏南,将全区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称茅山地区,北称东路地区。至抗战胜利时,…  相似文献   

9.
《群众》2021,(12)
正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铁军。从1937年10月组建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新四军浴血华中,驰骋江淮,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1947年1月,新四军完成了历史使命,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十年烽火征程,新四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听党指挥的铁的信念、报国为民的铁的担当、英勇顽强的铁的作风、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是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浙江省委原书记谭启龙同志诞辰100周年。谭启龙同志一生曾三次入浙工作,与浙江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日战争期间,谭启龙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率部挺进浙东,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组建了新四军浙东纵队,创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使浙东成为我党领导下的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1949年5月到1954年4月,谭启龙第二次入浙工作,历任杭州市军管会  相似文献   

11.
张曙明 《中国民政》2005,(10):31-32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高举民族解放和团结抗日的旗帜,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深入敌后,先后建立了许多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下篇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军政代表大会和抗日人民代表大会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由李先念、陶铸、陈少敏等为代表的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党委,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带领边区军民通过不断地武装斗争,逐步发展状大起来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后,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人民遭到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残酷屠杀与镇压,根据地内的人民政权被摧残殆尽。  相似文献   

13.
1939年初,我江南新四军根据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形势,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遵照党中央关于“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指示,派出第一支队第二团一部,协同丹阳游击纵队向江北发展,并控制了扬中和大桥一带江北沿岸阵地,执行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党的统战工作奠定了我军开创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苏北位于宁、沪、徐之侧背,地处万里长江门户的北岸,有二千多万人口,盛产粮、棉、盐,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在抗日战争初期,辽阔的苏北平原大片地区除少数被日军占领外,其余为国民党军队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21,(1)
正梁山是《水浒传》中英雄好汉聚义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一度变成了碉堡林立的敌占区。八路军昆张支队三进梁山,打击日伪军,团结和保护群众,重新夺回了这片根据地。直到今天,昆张支队的抗日传奇故事仍在水泊梁山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流传。冀鲁豫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平原抗日根据地,是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当地抗日武装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处创建的,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杨圣清 《前进》2005,(8):32-3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历了参政(大革命时期)、局部执政(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和掌握全国政权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参政和执政经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等人民武装,经过浴血奋战,在北起大青山,南止海南岛,东迄黄海、东海之滨,西至陕甘宁边区的普及全国19个省内,建立了19块(按行政区划是17块)抗日根据地,人口达1亿以上。并在19块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共积累建政经验最丰富的一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实际上是建国后中共领导下的全国政权的一…  相似文献   

16.
本期导读     
《春秋》2015,(3):1
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山东是唯一以省为基本建制的战略区,是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有力配合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中等抗日根据地,有力地坚持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异常艰苦残酷的斗争中,山东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百折不回,愈战愈勇,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期特别刊登萧华《英勇抗战的山东军民》,与大家一同回忆齐鲁儿女浴血奋战、奋勇抗争的光辉历程。在抗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之外,日本侵略者大肆搜刮金银,疯狂抢夺物资,破坏我国的经济。为了抵制日伪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入侵,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的信阳,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开辟的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8年5月,武汉会战前夕,党领导的大批抗日救亡团体云集信阳,动员民众投入抗战。河南省委主要领导也纷纷南下信阳,组织游击队,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做准备。武汉会战结束后,在刘少奇和中原局的领导下,豫鄂边省委主要领导朱理治、李先念等从竹沟南下到已成为日军占领区的信阳县四望山,会集豫南、豫东南和鄂东、鄂中地区的党员和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辟了以大、小悟山为中心的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也由最初的主要由李先念率领的12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发展壮大为5万余人的新四军第五师。在整个抗战期间,新四军第五师和豫鄂边区抗日军民,共毙伤俘获日伪军4.37万人,在武汉外围开创了拥有9万平方公里、130万人、地跨豫鄂皖湘赣5省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是我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战场的战略中枢。抗日战争时期 ,邓小平作为八路军 12 9师政治委员一直战斗在晋冀鲁豫边区 ,和刘伯承一道为创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和发展根据地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1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张云逸同志诞辰110周年。张云逸同志(1892—1974)海南省文昌县人,16岁秘密加入同盟会,后参加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斗争时期与邓小平同志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并任红七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军长;建国后,重返广西,是广西党、政、军的首任领导人,后调回中央。他对广西、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  相似文献   

20.
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大别山地区安徽国民党省党部书记长、省主席、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消极杭日,积极反共反人民,镇压抗日、民主、进步活动。中共立煌市委对大别山地区形势的恶化作了正确分析,当机立断,决定将立煌地区的地下党员和进步群众迅速转移,撤退回新四军抗日民主根据地。在立煌的广西学生军奉命分两路撤退,一路撤往皖东,一路撤往皖北新四军根据地。我是撤退到皖北的,一起撤退的有12人。我们以“三·八”节劳军名义离开立煌,经一星期急行军,全体人员平安到达新四军第六支队。 充满激情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