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官信箱     
遗失结婚证,怎样办离婚?编辑同志:我于去年底超生一女,邻村一对不孕夫妇听说后找上门说想收养。于是,我和丈夫商量后与那对不孕夫妇签订了“收养”协议,女儿成了他们的养女。今年3月上旬,镇政府向我和丈夫下达了处罚通知,要求我缴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请问,这对夫妇已经将我超生的女儿“收养”,我还应缴纳社会抚养费吗?读者黄珊黄珊读者:我国《收养法》第四条规定:“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第五条规定:“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  相似文献   

2.
警官信箱     
对子女未尽抚养责任的父母能否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编辑同志:我与丈夫因感情不和协议离婚后独居至今,家中全部财产我不要,两个女儿(双胞胎)随我前夫生活,我也不付抚养费。20多年来,我们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去年冬天,我不慎摔断了胳膊,不多的积蓄连看病都不够,在生活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捎信让我的两个女儿(均已成家)尽赡养义务。她们以我从小没有对她们尽抚养义务为由予以拒绝。请问,像我这种情况能否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孙桂荣孙桂荣读者:《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  相似文献   

3.
【案情】求子心切的贵州籍妇女周某与即将分娩的覃女士,私下签订一份未出生孩子收养协议。然而,双方在小孩出生后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手续时,因不符合国家规定而不能办理。为了拿回自己所支付的孩子出生费用,周某将覃女士及其丈夫告匕法庭。  相似文献   

4.
我和丈夫于1985年结婚。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一直不太好。1987年,儿子出生后,丈夫对我和孩子不管不问。1990年,丈夫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几年来不仅没往家里交过~分钱,还经常借口业务繁忙有家不归。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是随我公婆生活。因我工资低,仅能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开支,因此孩子上学的费用也是公婆帮助支付的。现在孩子大了,我打算和丈夫结束这名存实亡的婚姻。可丈夫说,如果离婚,他不要孩子,也不付抚养费。可是离婚后,我既没房子,也没有抚养孩子的经济能力。我的公婆均已退休,且无任何经济负担,况且孩子…  相似文献   

5.
张正直 《中国保安》2005,(12):41-44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老年节目《夕阳红》报道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没有双脚、只有一只手、身高不足1.2米的老人,自从收养了两个弃婴后,他便找到了人生价值的坐标。为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顽强地向自己的生理极限挑战,用残缺的身体为女儿谱写一曲惊世绝唱——前不久,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残联理事长隋树屏来到了收养两个孩子的残疾人张广勇家里,看望了这位未婚爸爸和他的两个女儿。当隋树屏将1000元现金送到张广勇手里时,父女三人都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反复说:“感谢党的温暖,感谢残联对俺的关怀。”在临沂城西的一些村…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12,(1):38-38
【案情】张某与丈夫协议离婚,9岁的女儿随前夫生活,张某每月付抚养费300元。后来,前夫再婚,继母对女儿很少关心,经常借故打骂,而前夫对此却无动于衷。女儿即提出想随母亲生活的要求。张某正承包村里果园,经济状况尚好,既有能力又愿意女儿和自己生活,但前夫就是不同意。张某遂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关系的诉讼,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4,(2):46-46
<正>编辑同志:我与丈夫因感情不和,但又对是否离婚一时把握不定,遂决定从2012年5月"试离婚",即彼此互不来往、互不干涉。期间,由于我突然身患重病而又缺乏生活来源,只好向他人借款5万元用于医治。现我已决定与丈夫离婚。请问:该借款能否作为夫妻共同债务分割?读者张丽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陶某因为性格不合,难以继续共同生活,2个月前,双方经过协商对女儿抚养、财产分割等达成协议后办理了离婚手续。协议中规定,我们共有的住房归陶某所有,陶某补偿我房屋价款15万元。最近,我经过冷静思考,觉得自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提出要收养汶川地震孤儿,然而,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收养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本文从普法、维法的角度,对孤儿、弃婴、儿童的抚养与收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警示人们遗弃孤儿、婴幼儿是违法犯罪行为,阐释了抚养与收养概念的不同,收养孤儿、弃婴、儿童要遵循正确途径等等,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有关收养的法规政策,实现抚养、收养孤儿、弃婴、儿童的愿望,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孤儿、弃婴、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和丈夫1997年结婚,婚后生育两个子女。在第二轮土地延包时,我与丈夫及两个孩子共承包本村土地6亩。2005年,我丈夫又和村委会签订了承包开发荒地的协议,期限为30年。2008年,我丈夫因病去世,我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继续耕种所承包土地。去年  相似文献   

11.
收养法是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它将收养这一民事法律行为纳入法制轨道,使收养子女有法可依,这不仅可以保护当事人的权利,维护合法的收养关系,而且对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1992年实施收养法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不少家庭不符合法定收养条件或者虽符合条件但未履行法定手续,就在事实上"收养"了孩子。为什么不少人收养孩子不去办理手续呢?据了解,第一是因为对收养法的宣传不够,不少人不知法,不懂法,没有依法收养的观念。有的人捡拾了弃婴,自己抚养,以为是做了好事,却不知要成立收养关系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履行法定手续。第二是与原来规定的收养条件过严有关。修改后的收养法适当放宽了收养条件,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  相似文献   

12.
许建平 《人民公安》2012,(14):24-27
为保住脑瘫女儿,她不惜与丈夫离婚;为抚养女儿,她四处打工挣钱,被同事视为坚强、伟大的母亲。最终,她却向爱女伸出"罪恶之手",活活将其捂死。这个女人,一路走过怎样的无助与坎坷?是谁曾给过她希望?又是谁,深深地伤害了她?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14号《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已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部长:多吉才让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第一条为了规范收养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收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收养子女或者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登记。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第三条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儿童和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收养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  相似文献   

14.
元旦这天晚上,女子监狱组织服刑人员观看央视新年晚会,汪莒妹眼睛盯着大屏幕,心思却飘出了铁窗,想起了将要放寒假却无家可归的女儿……生活本来就不易还得拿钱来换命那年,女儿小菲刚会走路,丈夫与汪莒妹离婚了。离婚后,汪莒妹带着小菲从老家四川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单亲妈妈不容易,母女蜗居一隅相依为命,汪莒妹下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把女儿抚养成人,要送她上大学,决不让女儿像自己这么没文化没技能,只能干些体力活儿,虽然能满足温饱,但是始终处在生活底层。  相似文献   

15.
命运对于有些人而言,似乎特别不公。王冬梅1969年出生在甘肃省两当县金洞乡太阳村,2岁就被养父母收养。结婚后20多年里,她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高龄婆婆和养父,以及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抚养孩子。面对人生接连不断的苦难,王冬梅坚强地扛起责任,一步步走到现在。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与丈夫因夫妻感情破裂而闹离婚。在自行协议离婚时,我们双方对离婚、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方面均无异议,但在时6岁儿子的探视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我同意儿子归男方抚养,但条件是我可以随时探视,可男方不同意.说随时探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请问,我的要求合法吗?新婚姻法对此是如何规定的?读者夏青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决定。这次的修改决定是在总结收养法实施6年来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作出的,对收养条件作了适当放宽,并进一步完善了收养程序,对于规范收养行为,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修改收养法的重要性收养法是一部重要的民事法律,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老年人赡养扶助、亲属关  相似文献   

18.
今年53岁的阿依先木·沙木沙克,具有30年党龄,是阿克苏地区惟一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是地道的维吾尔族农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已有21个年头。她几十年如一日收养四个孤儿的故事,感动着每位认识她的人。1983年5月,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木尔开旦木村特困户艾提·尼牙孜夫妇,因患肺结核双双去世,丢下4个幼小的孩子无人照顾,最大的8岁,最小的仅2岁。当时,阿依先木·沙木沙克任村妇女主任,得知这一消息后,没有来得急和丈夫商量,便把孩子们领回了家,老大叫阿依提娜汗·艾提尼牙孜,老二叫吐尔逊艾吾拉·艾提尼牙孜,老三叫吐逊古丽·艾提尼牙孜,老四叫阿斯古丽·艾提尼牙孜。丈夫很不理解,埋怨她说:“咱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们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的一位挚友金某,当年因没有生育能力,同丈夫商量后收养了一个女孩。收养时女孩才5个月,现在女孩已经16岁了。这么多年来,金某夫妇对这个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时时处处关心她、疼爱她。这个女孩从来没有怀疑过金某夫妇不是她的亲生父母,与金夫妇相处非常融洽,爸、妈叫得很亲。但最近,女孩与我朋友夫妇的关系突然不好了。原因是我朋友夫妇的一个叫韩某的同事,因为对我  相似文献   

20.
一年半了,32岁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吕春玲整天计算着自己被丈夫打出家门的时间,女儿已经会叫妈妈了吧?可是吕春玲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女儿叫她一声“妈妈”。前几天,她趁着孩子奶奶带孩子到绿地玩耍的机会偷偷看了女儿一眼,可当她把女儿拉到面前时,吕春玲心碎地发现女儿的眼中满是陌生和恐惧。不仅如此,时至今日鼻梁骨被丈夫打断留下的后遗症仍在每天折磨着她。起诉离婚的吕春玲在困惑中呐喊,怎样惩办施暴的丈夫?怎样维护自己做母亲的权利?怎样索取离婚过错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