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辟者,率先提出并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闸门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规划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发展方向;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启者,对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科学的坚持和继承,并实现了创造性发展;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开拓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主题.根本主题的内涵主要包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文化科学发展的核心立场,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是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这些构成了以科学发展为根本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容.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主题回答了中国文化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列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进程。在深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基础上,系列重要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及科学全面地回答了“怎样实现目标”的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4.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党的领导核心 ,为实现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强国之梦 ,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 ,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三个不同的“四化观”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指导和鼓舞中国人民拼搏前进的灯塔。  相似文献   

5.
作为指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作为从客观实际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从纵向看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特征,从横向看,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探索性、开放性、人民性的的特点。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从中国当代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 相结合的新的历史性飞跃,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创新理论。这一理论蕴含着把握中国国情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社会主义走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传统模式到体制创新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并不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完善,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杰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的历史定位做了科学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走向世界舞台,为人类做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经历了从性质变换、对象拓展到工作要求更新的发展逻辑。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践基础,同是对我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科学概括。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遵循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的发展脉络,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逻辑。从性质转换、对象扩展到工作新要求的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三个环节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亦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组成、发展历程入手,分析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个案,探索边疆多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是强化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内容作出了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作出了科学概括,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发展维度、内容维度、科学维度和实践维度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从发展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内容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从科学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含四个最根本、最核心内容的严整体系;从实践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入探讨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通过回答科学发展问题,进一步深刻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种内在统一决定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能够而且必须做到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作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深刻体现和着力实现这种内在统一和良性互动,才能使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才能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进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将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良性互动作为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一论断从一定意义上表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观在中国实践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从构建实现社会公平的社会基本制度,提出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途径和根本目标;到拓宽实现社会公平的路径,健全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到立足于科学发展,着眼于制度完善和创新,强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公平;再到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深化改革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等方面进行接力探索。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对社会公平的探索与实践,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突出的新贡献,是提出了新的社会主义观,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重大转变,赋予社会主义以现代的新形态。本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形态转变问题上的科学思维方法论的突出特点,邓小平实现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基本的理论标志,以及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根本成就的取得,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并实现了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有机统一和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说,这种有机统一和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发展维度上,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整体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架构和运行机制的定型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是造就社会和谐的原因,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同时,社会和谐又实现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互为因果,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我们党在解放思想中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解放思想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解放思想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解放思想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也有进一步研究的理论生长点与实践生长点,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与发展这个主题,从研究的价值、现状、方法、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与逻辑,从而论证了其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