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继7月1日美国最高法院首位女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宣布退休后,7月13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年逾80岁的伦奎斯特再度因甲状腺癌引发高烧住院。他的高烧立刻引起了美国政坛的“高烧”,而这场“高烧”显然应该由总统布什来救场。因为按照美国宪法,任何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程序得由总统启动,按照国会司法委员会的建议,总统提名大法官人选,然后交由参议院来确认。7月19日,布什宣布提名上诉法院法官、保守派人士约翰·罗伯茨为最高法院法官人选,接替此前提出辞呈的女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布什最终选择约翰·罗伯茨,一方面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任命一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是政府(总统)与议会之间的一场十分激烈的“官司”。因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对美国宪政的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席大法官休斯曾这样描述过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的作用。美国历史上有些大法官知名度和对美国国家的影响超过了总统。法官被认为是宪政的中心。这不仅因为他有解释宪法的权力,有审查法律的权力,是宪法的发展者和捍卫者,而且他们的判决,还有直接的立法作用,这就是判例法。法官可以审查法律,但对起法律作用的判例,议会和总统都无审查和否决权。一个判例的消灭,只能通过法官们以后的判决代替之。塔夫脱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当过总检察长,美国驻菲律宾的总督,陆军部长,后来还当了总统。但他真正的出名,并不在于那一溜显赫的政治阅历,也不在于他的总统地位,而在于曾作过首席大法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既当过总统,又当过首席大法官的人物。他是一位平庸的总统,但却是一位辉煌的法官。当总统并不是他的终极的目标。他一直  相似文献   

3.
对许多人来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在任期间就是法院的象征。和最高法院的其他法官一样,首席大法官每年都要处理上千件的复议申请,要判决案件、写法庭意见书、在一个或多个巡回法庭听审紧急申诉。另外,他还要出席最高法院的所有公开的会议。当他就某一个案件,同意最高法院多数人的意见时,就负责分配由谁来写法庭意见书。除此之外,他还必须负责最高法院的正常运作,而且要对那些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官爱“哭穷”
  每年元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都会以首席大法官的名义,对外发布一份报告。报告除了向全美人民汇报联邦法院一年来的工作,还有一个恒久未变的主题就是呼吁给联邦法官加薪。美国联邦法官的工资,难道真的低到需要首席大法官年年呼吁的地步吗?根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全美874名联邦法官中,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年薪为22.35万美元,其他大法官则是21.39万美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为18.45万美元,地区法院法官为17.4万美元。而联邦参议员和众议员年薪均为17.4万美元,只与地区法院法官持平。再看行政机关,总统奥巴马年薪40万美元,副总统拜登23万美元,司法部长等主要内阁成员约18万美元,副部长们约为16万美元,已低于联邦法官的最低工资。  相似文献   

5.
《检察风云》2014,(19):76-77
美国法官爱"哭穷" 每年元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都会以首席大法官的名义,对外发布一份报告。报告除了向全美人民汇报联邦法院一年来的工作,还有一个恒久未变的主题就是呼吁给联邦法官加薪。美国联邦法官的工资,难道真的低到需要首席大法官年年呼吁的地步吗?根据2013年的最新统计,全美874名联邦法官中,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年薪为22-35万美元,其他大法官则是21.39万美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为侣.45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石渝 《法庭内外》2006,(2):37-38
美国总统布什已经提名哥伦比哑特区联邦上诉法院法官约翰·罗伯茨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总统的提名于2005年9月29日获得了参议员的确认,罗伯菠在同一天晚些时候在资深大法官史蒂文斯的主持和布什总统的见证下。宣誓就任美国第十七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20日11时30分,美国国会大厦。在美联邦首席大法官威廉H·伦奎斯特面前,乔治·布什宣誓就职,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总统任职。窗外阴霾低沉,积雪皑皑,21响礼炮轰鸣。但布什此时此刻有理由高兴,因为是他凭借微弱优势将另一位强有力的总统候选人克里关在了门外,同时关上的还有  相似文献   

8.
1.任院长抵马尼拉时,东道主菲律宾最高法院费尔南首席大法官等到机场热情迎接 2.任院长在会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提高审判效率的立法和实践》为题发言 3.在近百位菲律宾大法官出席的宴会上讲话、祝酒 4.在菲律宾司法部会见奥都尼斯部长  相似文献   

9.
甘正气 《法庭内外》2012,(12):59-60
在人们心目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硕学通儒,融精深的法学思想、精密的逻辑思维和精妙的文笔于一身,简直是智慧的化身,神一样的人物。首席大法官作为他们的“头儿”和“班长”,那就更加了不得,要知道,美国建国200多年来,有43人担任过美国总统,但只有17人担任过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他们能脱颖而出担此重任,除了天赋异禀、天授机缘,所受的教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国人素来重视“文凭”,  相似文献   

10.
侯猛 《法学》2006,(4):18-30
理论上,法官声誉与法院公信力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但是,由于中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声誉并不是通过审判活动来对法律和司法制度做出贡献,因而很难通过大法官声誉来提高最高法院公信力。事实上,与美国以及同属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制度来激励大法官乃至所有法官关注个体职业声誉,也没有建立起测评法官公信度的机制。因此,现有一些改革措施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应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法律协会司法委员会主席,菲律宾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费尔南的邀请,最高人民法院任建新院长出席了1989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首席大法官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国、菲律宾、孟加拉、斐济、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布  相似文献   

12.
张伟 《政府法制》2011,(33):38-38
哈兰·斯通是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并不显赫的一位。当然,说起来他也算历史的见证者。任司法部部长时,他任命胡佛做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这是后来成为总统的胡佛政治生涯的重要台阶;做首席大法官时,他又主持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任职仪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挪威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卡尔斯膝·史密斯于2001年访问国家法官学院时发表的演讲,文章的标题为编者所加。文中史密斯大法官介绍了挪威的司法体制和法律原则,诸如司法审查制度、宪法时优先权、司法独立以及法官的保护问题等等。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2017年4月10日,美国白宫玫瑰园,49岁的尼尔·戈萨奇宣誓就任美国历史上第101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接替已故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至此,空缺近一年的大法官职位再次补齐,特朗普时代的“九人”诞生了. “九人”的叫法来自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翻译的一本人物传记.2010年,他翻译出版的美国《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杰弗里·图宾写的一本介绍1990 ~ 2007年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人事更替、判决内幕等故事的非虚构图书中文书名,将美国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称为“九人”.  相似文献   

15.
1990年9月,菲律宾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费尔南致函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任建新院长称:亚太法协司法处和亚洲基金会正在准备一份报告,概要介绍中国在内的亚洲及西太平洋国家的司法改革,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该地区各国今后开展亚太法协活动的计划.根据费尔南首席大法官的要求,任建新院长写了《中国法院的改革》一文.现征得任院长的同意,特予刊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24日第二次中国大法官会议在北京召开。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肖扬向26位晋升的大法官颁发了证书。  相似文献   

17.
11月9日,受到各界高度关注的Bilski案件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举行庭审。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针对涉案专利的可专利性提出许多尖锐的问题。涉案专利是关于期货交易中对冲风险方法的软件专利。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在庭审中提到“这是期货对冲的传统方法,已经存在几百年”。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法官在其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无数十分棘手的职业道德问题。为了帮助法官克服这些困难,从而正常地履行司法职责,促进社会对法官角色和法官所处困境的理解,加拿大司法委员会自1994年起开始研究司法职业道德问题,成立了工作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几个省的首席大法官、法官协会代表和学者等。工作委员会用了四年的时间,广泛征集了司法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意见,举行了50多次各种类型的会议。同时,本文件的起草还得到了加拿大律师协会、加拿大法律协会联合会、地方法官协会、司法部、学术界的大力协助与支持。1998年11月,加拿大首席大法官拉默尔发布了这一文件,期望它能成为公众与法官都能接受与承认的司法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司法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与培训,在澳大利亚法官培训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澳大利亚南澳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多伊尔和维多利亚州最高法院大法官蒂格于1996年10月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市举办的“司法培训班”上的讲课稿摘要编译而成。本文以法官(即文中的“你”)一天的经历为背景,介绍了法官在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中遇到的涉及职业道德的种种情境,并在每种情境之后附了讨论题。通过对本文所列种种情形的讨论,我们可以形象地了解司法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提高法官对职业道德问题的敏感度,培养处理此类具体问题的能力,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本文既能帮助中国法官了解澳大利亚的司法职业道德发展状况,也可以作为培训、讨论或自我检测的素材。  相似文献   

20.
通讯     
应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佐拉的邀请,以祝铭山副院长为团长的我国最高法院代表团一行6人,于1991年12月19日至27日访问了巴基斯坦,代表团成员包括上海市、江西省和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