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县级政府作为功能相对完备的最基层政府,肩负着管理基层社会的繁重任务。近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县级政府的行政能力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全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已在进行中,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富阳“专委会”制度恰恰符合了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专委会”制度进行剖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发展完善的路径,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以大部制改革为龙头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已正式启动。大部制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切人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大部制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大部制改革应慎重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大部制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大部制改革是政府改革的重头戏,必须稳妥推进,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2008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央提出地方机构改革“7+1”的指导思路,首次将“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大部制”视域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相配套;另一方面,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亦有存在着“大部制”思维改革的必要性。以“大部制”视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内部形成职能清晰、分工合理、关系理顺、结构优化、效能提高的新型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政府大部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机构整合明显,职能整合初显成效,地方特色开始显现。但大部制改革是一次复杂、深刻的行政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合理配置政府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理顺部门利益关系,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沙蓉 《世纪桥》2008,(5):24-25
随着十七大和两会的召开,中国迎来了第六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改革——探索推行大部门制度。那么,何为大部门制度,它与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各次大规模行政体制改革有何不同?本文在对比历次大规模机构改革的基础上,从概念、意义以及实行大部制必须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全面论述大部门制度。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改革基本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雷振 《唯实》2008,(7):79-81
“大部制”改革是下一轮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新起点。通过理论分析,合理界定“大部制’’改革内涵与范畴,为“大部制”改革奠定理论基础,探索新的改革路径,达到以电子政务为手段,以“大部制”为目标,使“大部制”改革跳出历史的拘囿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里程碑,实现我国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实践中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明确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1]随后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我国新时期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08年3月15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大部制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9.
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是现实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开展行政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有步骤地从整体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机构精简高效、勤政廉政。  相似文献   

10.
李汉卿 《唯实》2010,(2):89-93,59
大部制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然而在行政与政治日益融合的今天,大部制改革必将折射出政治的变迁,甚至牵动政治体制的变动。中国现阶段实行“行政吸纳政治”的行政民主发展道路,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充分吸纳反映民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合作治理体制,也应是大部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基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体制是实现此目标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央“大部制”改革初步告一段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十七大和两会的召开,中国迎来了第六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改革——探索推行大部门制度。那么,何为大部门制度,它与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各次大规模行政体制改革有何不同?本文在对比历次大规模机构改革的基础上,从概念、意义以及实行大部制必须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全面论述大部门制度。  相似文献   

13.
大部制:缘起、挑战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是一种新的政府架构,旨在发展市场经济、梳理职能、调整利益、理顺关系。建立大部制,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横向改革,既是对已有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应对。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部制必定在权力整合、部门利益、人员分流等方面存在一些暂时磨合,为此,我国大部制的建构,需要找准切入点,培育制度条件,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从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是我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推行,围绕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理性认识了我国近年来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建议。一、对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理性认识改革放开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纵观改革的过程和结  相似文献   

15.
机构改革——何时才能跳出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多次,然而却收效甚微,始终没能跳出“三个怪圈”:即在人员数量上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机构控  相似文献   

16.
议事协调机构改革是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议事协调机构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政府横向间机构设置的“小部门结构”这一结构性因素,以及“单任务一泛职能”这一功能性因素。议事协调机构存在的弊端包括设置与撤销均不规范、运行方式的随意度过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阐述的总体性改革思路指引下,改革议事协调机构的对策组合,包括从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逐步限制“职责同构”、尽量不设置实体性办事机构、充分利用日常会议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规模控制”,以及从完善制度化管理、再造运行流程、健全监督体系等方面对其展开“运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议事协调机构应逐步从一个“新.柏”对溏曲一种“机制”枣甥.苴在王云轩艟支E的今面转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三十年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期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经历了由简单的精简机构和人员到转变职能,实行“三定”方案,再到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过程。新一轮的政府机构已全面展开。展望这次机构改革,呈现以下趋势:目标着眼未来十年,改革将连续进行;微观事务干预减少,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将进一步强化;内容彰显“以民为本”,服务型政府建设将不断加强;大部制破题,探索之路渐进;形式灵活,中央与地方关系将得到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8.
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看行政组织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晓川 《新视野》2007,(4):48-50
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体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政府组织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数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但都未能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性突破。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没有以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为指导,缺乏完善的行政组织法的制度支持。因此,加强与完善行政组织立法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自身理性要求,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第四次集体学习。其后,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方案。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为突破口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制改革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中国政府施行大部制改革是社会历史的选择。从行政发展意义而言,大部制改革有利于建构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部制作为改革工具需要贯彻职、权、责的统一性,同时需要体现政府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大部制改革为代表的行政体制改革必然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历史需要给予改革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