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能挣多少钱?侯瑞丽是“下海”从商,还是留在机关、科研单位,“鱼”和“熊掌”总是不能兼得。“富帮穷,没商量”,生活困难者的最终出路在于社会保障。农民收入的差距使国家的扶贫计划任重而道远。谈起隐性收入,回答不是大打折扣,就是虚晃一枪,反正不会轻易泄...  相似文献   

2.
“我饿着,但是我坐着”我赞成一位来自上海的干部的说法:“穷”与“愚”有着互为因果关系,“愚”者多为“穷”,“穷”都多属“愚”,但又不能简单地认为,穷者必愚,愚者必穷。有“穷”者并不“愚”,是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也有因天灾人祸造成的,还有主观不努力,甚至有好吃懒做的;有“愚”者也并非“穷”,是机遇和机会使他们获得了富裕。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不应机械地理解“治穷必先治愚”这句口号。明白什么是贫困?恐怕连贫困的人自己也不一定明白。不知生,何知死?没有见过富,也就不知道穷。家家都没有电视看,也就…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达、国富民丰的新加坡,应该是同“穷”字扯不上关系的,可是,新加坡却有“穷籍”这一群体,目前在往者共有1万多名。新加坡的“穷警”者并非是低收入者,也不是因突然的天灾人祸导致经济困难的人,而是那些生意上失败,负了质无力偿还的破产者。一个破了产、入了“穷警一的人,就不能像平常人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他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会受到种种限制。入了“穷籍”的人,每个月都必须从收入中抽出部分款项来还债,不能大吃大喝和购置高档用品。每半年他必须向官方委托入呈报收入状况,并由后者协助他制定每个月用来还债的款项。…  相似文献   

4.
闯进文坛的青年“职业稿手”冉父“职业稿手”,社会上的“自由撰稿人”之别称也。1993年在各行各业一片“下海”声中,文坛上出现了一批青年“职业稿手。他们既不是专业作家,又不同于新闻记者,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也说不上有固定的收入,完全靠稿酬来养活自己,养...  相似文献   

5.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1998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210万,现在大约是1500万了。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出现了“红色网站”、“红色中国”、“政工之窗”等高扬主旋律的网站,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理论研究也逐步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6.
’93回眸:青年文化无热点张士军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产生波及整个青年群落大的文化热点。1990年大学生的“寻找毛泽东现象”、“汪国真现象”;1991年京城“文化衫现象”、“红太阳亡带热”;1992年“王朔现象”、“摇滚狂潮”、“下海潮”。然而1993...  相似文献   

7.
陈国战 《传承》2012,(15):73-75
现在的社会,有了新的穷富判断标准。在这个消费社会里,穷人不再单单指失业、没钱、缺乏各种保障的人,那些不爱消费,或者说一旦生活需求满足就终止消费行为的人,成了当今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新穷人”。他们收入不菲,但从存款上看却是名副其实的穷人,原因是他们太过热衷于消费。“新穷人”的消费美学和他们的身份焦虑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的深层讯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退休人员都享受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待遇,安度晚年。而在农村,年龄大的村民也盼望着集体的关怀和爱护,辽宁省锦州市凌河新区百股村冲破多年的农村风俗和习惯,对承担过村民义务的农民发给“退休金”,此举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近几年来,百股村村办经济不断壮大,集体企业由原来的5家增加到9家,企业无一亏损,集体收入由1993年的40万元增加到60万元,人均收入由1993年的166元增加到2000元,集体富了,农民富了。在这种情况下,百股村想到了应该多为群众办实事,对那…  相似文献   

9.
机关青年心态:可怕的是没有成就感李宏早几年,进机关工作几乎是所有青年寻找职业时的第一选择。如果哪位青年有幸进了机关,那么他的父母乃至亲朋好友都会觉得光彩又体面。如今可大不一样了!某某离开机关“下海”啦,这已不是新闻,而某某还在机关,反倒让人意外啦。在...  相似文献   

10.
绥化市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一个字是“大”,绥化地多人多,有2160万亩土地,550多万人口;绥化的经济总量也比较大,国民生产总值去年实现了349亿元,排在哈、大、齐之后,位居第四。另一个字是“穷”,2003年全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1.17万元,而绥化只有0.63万元,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4%,一半多一点点。无论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还是人均政府财政收入都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就是绥化的市情,绥化要快速发展,不拖全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后腿,必须也只能努力做好农业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如何立足省情,因地制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对海“小与大”、“远与近”、“冷和热”、“慢和快”、“穷与富”、“多与少”、“分与合”、“难与易”、“特与普”、“今与明”十个方面的解读,力求辩证认识省情和立体思索海南发展,其观点予人诸多联想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本届政府强大的反腐及“八项规定”下,据悉地方官员普遍认为官不好做,出现了消极怠工和观望现象,也有部分官员选择“下海”—辞职去企业。据报道,广东、浙江等地,相继曝出区级领导、公安干部辞职下海。目前广东就有原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南沙常务副区长孙雷,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管委会主任覃朗等6人辞职下海,到企业任高管。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干部辞宫也陆续发生。如在安徽某市,不到半年时间,先后有四名基层“一把手”请求离职。这种情况下,有舆论期待,我国是否会出现第四波“下海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出现了三波“下海潮”,分别在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初和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92年那一波,至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基本是在那时投奔商场的,以至于有个专门的词—“92派”—来形容那次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海。当然当时有特殊原因,主要是邓小平南巡打开了市场经济大门,国家政策鼓励干部下海。那是个全民经商的时代,致富的欲望使人们积极投身市场的怀抱。而惯于清贫、死守机关的干部包括知识分子,在错过第一波下海潮后,面对原先社会边缘人物因经商而初步富裕起来的刺激,也纷纷选择投身商海。  相似文献   

13.
全球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洋 《人权》2009,(2):42-43
在近十几年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虽然有1.37亿的穷人脱离了贫困线(平均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但从总的情况看,南北国家的贫富差距、富人与穷人的差距,乃至发达国家内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加大。的确,“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同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即建国初确定“包下来”的方针和提出“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政策;1956年以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为标志,确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62年进一步调整党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再次重申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提出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的知识分子新政策。通过这四次大的调整,党对知识分子在我国的历史定位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飞跃,这就是确认“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肯定“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使知识分子工作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重大成果来之不易。回顾5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认为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应该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两个基本认识”、坚持“两个尊重”、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坚持“双百方针”。  相似文献   

15.
晋城市“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的调查籍希晋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把帮助穷县、穷乡、穷村、穷户尽快致富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推动了向共同致富目标前进的步伐。首先,市委组织调查组深入贫困县乡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摸准了穷县、穷乡、穷村、穷户“四穷”...  相似文献   

16.
《群众》1994,(1)
编辑同志: 据报载,刘晓庆目前正致力于“从一个女明星到亿万富姐”的写作。看到这个消息,我和我周围的人都感到纳闷:刘晓庆原来是个电影明星,脱“影”而出,赶潮下海,不过几年时间,哪来那么多钱?刘晓庆该不该成为亿万富姐? 说句心里话,我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举双手赞成的。但头脑里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17.
孔子有句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言叫做“吾日三省吾身”。窃以为,在当今无论做人还是从政,还日当“三忧”吾身。 说到“忧”,其实亘古以来就为名流贤哲所推崇。“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欧阳修的为人之道就是从“忧己”开始的。“穷不忘操,富不忘道”;“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古人孟郊和荀子面对穷与富、  相似文献   

18.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2,(10):12-13
如何让更多的农民快一点富起来,实现老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身的百色市,促农增收工作面临着艰巨繁重的任务。特色高效种养、土地流转、农企合作……近年来,百色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大胆实践,大打促农增收的“组合拳”,形成了老区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警惕“富庙贪方丈”□江苏申泰“穷庙富方丈”是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现象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强化“剖亏”工作,在亏损企业中深挖“蛀虫”;不少地方还建立和强化了审计监督制度,有效地堵塞了“穷庙”的漏洞。但我们应该看到,以权谋私并非亏损企业经营者的专利,富...  相似文献   

20.
孙保忠  史裕华 《群众》2009,(6):77-78
四月桃花开,我们慕名来到溧阳南山一个竹林掩映、茶园飘香的“世外桃源”——李家园村。偏隅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李家园村曾经是个“吃粮靠赊购,用钱靠借贷,媳妇不愿来”的穷地方。近年来,李家园村抓住溧阳市旅游大开发的机遇,在村党支部书记杨良清为首的一班人带领下,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聚山水财富为真金白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大打生态旅游牌,经济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08年,全村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9000多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2000元,人均存款3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