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侵略东北以后对东北的教育实施物质上的破坏和洗劫,精神上的虐杀和摧残,并以此为前提建立为其掠夺、灭亡中国服务的教育制度,企图通过奴化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潜移默化地崇尚日本精神、泯灭中华民族意识和民族反抗精神,成为甘愿听从日本殖民统治和压迫之忠良国民、死心塌地为日本侵华效力卖命之汉奸走狗和为其掠夺中国资源效力的劳动力。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14年中,通过强制手段把教育纳入了奴化教育的轨道,摧残了东北文化教育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本侵略东北以后对东北的教育实施物质上的破坏和洗劫,精神上的虐杀和摧残,并以此为前提建立为其掠夺、灭亡中国服务的教育制度,企图通过奴化教育使青少年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潜移默化地崇尚日本精神、泯灭中华民族意识和民族反抗精神,成为甘愿听从日本殖民统治和压迫之“忠良国民”、死心塌地为日本侵华效力卖命之汉奸走狗和为其掠夺中国资源效力的劳动力。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14年中,通过强制手段把教育纳入了奴化教育的轨道,摧残了东北文化教育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期间,其御用学者先后出版了《满洲教育史考》、《满洲教育史略》和《满洲教育史》三部东北教育史著作,散布“东北自古非中国领土”的反动论调,总结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进行教育侵略的“经验”,颂扬奴化教育的“功绩”。而中国人自己却没有写出一部东北教育通史来。齐红深同志出于民族自尊心和爱国责任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广泛查阅了上千种文献典籍,著成《东北古代教育考》,但碍于经费,未能面世。遂联合苏甫、刘兆  相似文献   

4.
东北解放区的教育事业,是随着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用武力侵占了东北.为巩固其统治,实现长期霸占东北的野心,非常重视教育这一重要工具.伪“满洲国”成立后,曾设立“文教部”掌管全“国”的教育.各地成立了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日本侵略者不仅操纵了这些机构,而且把日本人派往大中小学任校长和教员,控制了东北的全部教育权.在教育内容方面,日本帝国主义极力推行愚民政策,大搞奴化教育.日本占领东北初期,在各级各类学校里首先废除了中国原有的大部分教材,编辑出版了大量的进行奴化教育的新教材,取消了中国史地课,而把国文改为“满语”,把日语变为“国语”,被列为大学、中学、  相似文献   

5.
徐亚娟 《世纪桥》2005,(6):86-89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更是不容抹杀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进行长达14年的残酷的军事占领、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同时还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教育政策,实施奴化教育,为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及整个中国的“长治久安”打基础,给东北人民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与摧残。  相似文献   

6.
刘战 《世纪桥》2016,(10):53-54
日本占据中国东北期间,民众教育馆作为主要社会教育设施,通过多种宣传方式途径对大众进行奴化教育,蒙昧同化东北人民,力图使他们忘记自己真正的祖国,替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效力。东北人民不为日伪的谎言欺骗所愚弄,民众教育馆没有完成赋予它的奴化社会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7.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疯狂的经济掠夺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实施殖民教育,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日本殖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针对青少年的,这种教育又以灌输“日满一心一德”思想,培养奴隶性格为主要目的,这方面的罪行则需要进一步清理,本文就此略作分析。日本统治者对东北青少年的奴化思想教育,主要依靠其殖民教育机构来推行,而教育机构的运行又赖于其奴化教育方针的指导。因而日军在武力征服东北全境后,便迅速建立起一整套奴化教育行政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奴化教育方针。1932年7月,伪满政府设立…  相似文献   

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所谓“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将我国东北的经济纳入其积极向外侵略的战时经济体制之内,他们对中国东北农业采取的政策,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统制掠夺,其目的是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提供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9.
陈启慧 《世纪桥》2011,(12):48-5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悍然侵占我国东北,在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下,东北的大好河山迅速沦于敌手。在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主张坚决抗日,反对蒋介石的卖国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相似文献   

10.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军事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步步胜利,东北解放区的教育工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由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日本侵略者为达到长期占领东北,维护野蛮统治之目的,在东北建立了典型的殖民地奴化教育体系,并使教育成为日本侵略者在精神上思想上压迫和麻醉中国人民的统治工具。他们在学校实行法西斯管制。把日语改为“国语”,做为必修科,把国语改称为“满语”,取消中国  相似文献   

12.
张万杰 《世纪桥》2004,(4):43-4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东北人民施行残酷、野蛮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饱受欺凌与蹂躏。但是不甘屈服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领导下武装起来,始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武装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满映”全名“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它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东北后于1939年11月建成的。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被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了14年的长春重见天日,到处一片欢腾,而且日本帝国主义分子甘粕正彦控制下的伪“满映”则陷入一片混乱之中。8月20日,伪“满映”理事长甘粕正彦畏罪自杀,伪“满映”内,日本职员心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中国职员有的为生计离去,有的则留下来想继续搞电影,寻找自己的前程。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援助中国人民驱逐日本侵略者,加速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是起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面值得探讨。一、苏联出兵东北,促使日本迅速败降。1945年6月,日本还在准备“本土决战”,这一方针是以使苏联对战争保持中立  相似文献   

1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全中国而首先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率先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在长达14年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以南、乌苏里江以西的广大佳木斯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政府在东北地区野蛮推行的集团部落政策,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重大暴行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同这一法西斯政策展开的英勇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根据仅存的历史文献资料,拟就东北抗联反集团部落斗争的历史过程,作一概述;并对王明,康生在东北推行消极退守的反集团部落斗争策略方针及其严重危害,略作探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1932年伪满洲国粉墨登场,东北三省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东北各族人民和爱…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东北人民实施法西斯统治期间,制造了无数惨案,使这一地区变成了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地区试验性地使用化学武器,残杀中国军民的事实,就是其犯下的罪行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北,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强国都来参与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因此形势格外复杂.沙俄是最早入侵我国东北的帝国主义国家.早在1896年,沙俄就与清政府签订了俄清密约,在共同防御日本侵略的借口下,开始修筑横贯吉黑两省的铁路干路——中国东省铁路(中东路).1898年沙俄又以德国强占胶州湾为借口,强占了旅顺、大连,并获取了纵穿辽吉两省的东省铁路支线的铺设权.光绪25年(1899年)4月英俄签订了关于在清国铁路利益的协议.英国承认长城以外包括整个东北,属于沙俄势力范围.因此,在日俄战争之前,主要是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称霸,而英帝国主义只是在辽西走廊,即关内外铁路关外段上拥有某些利益.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这一行动不仅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苏联出兵东北既有美英等国方面的原因,也有苏联自身国家利益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孔令波 《世纪桥》2004,(1):40-43
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直接领导下,以人民抗日武装为主体,团结群众抗日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独立坚持14年游击战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