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巍雄 《法制博览》2023,(22):67-69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承载了数据企业与用户个人的重要利益期待,并由此催生了财产性确权的制度需求。目前,我国法律规范对个人数据财产性权益的保护力度不足,存在侧重保护个人数据的人格权属性而忽视财产权属性等局限。对此,本文认为可以建立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协同保护路径,并完善侵权赔偿责任,以达到有效保护个人数据财产性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琳 《法制博览》2022,(2):57-59
个人信息权益的性质一直存在比较明显的争议,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当中并没有使用"个人信息权"的表述.依据《民法典》中的相关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可以明确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是作为民事权益的人格权益,其并不属于公法的权利.自然人个人的信息权益可以涵盖以及保护其所享有的人格利益以及经济利益,对于作...  相似文献   

3.
任俊宇 《法制博览》2023,(21):121-123
不同国家针对商标的恶意抢注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解决途径,其中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与防御商标保护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途径。驰名商标反淡化更注重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保护模式上侧重于事后保护;而防御商标更符合“混淆理论”,注重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模式上侧重于事前保护。本文通过对英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防御商标制度进行比较法研究,得出了英国侧重于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而日本侧重于防御商标保护的结论,从而导致英国最后废除了防御商标制度,而日本却仍然坚持防御商标制度的结果。同时,通过分析英国和日本的防御商标制度,总结出我国应当考虑设立防御商标制度、防御商标并非驰名商标的延续和应当考虑防御商标与普通商标的转化三个启示。  相似文献   

4.
史高嫣 《法制博览》2013,(7):309+149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各个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与效益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网络法律问题也层出不穷。有人说当前对网络作品著作权法律未作规定,因而对其著作权谈不上保护。面对网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传输他人作品的现象越来越多,权利人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不少业内人士也困惑不解。本文就对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进行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瑞华 《法制博览》2023,(28):157-159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工形式发生转变,传统用工遵循工业时代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用工协议的形式和规则,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共享的时代,用工形式出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态。然而针对网络用工新形态现有法律规定还不够明确,是否能够认定为劳动关系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用工形态的简要分析,为法律完善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网络平台与用工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
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义务。传统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重视“规范-制度”结构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多方联动的任务,宪法涵盖了权利保护涉及的规范、组织结构和过程,这一领域也由大量软法进行制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组织体系是涉及多重主体、设定了多重责任的系统。不同组织扮演着不同角色,发挥角色的同一性功能是权益保护的基础性条件。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不同利益代表者接近和施压政府而政府有效平衡、综合的过程。权利保护过程中要重视利益代表参与并发挥作用。不仅重视规范以及少年司法制度建设,也要重视组织的功能以及权利保护的过程,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设立不仅使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而且使继承人、受遗赠人和遗产债权人等遗产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得到了平衡保护.但在具体适用中,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遗产管理人的选任资格、职务终止、遗产债权人债权申报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使之规范精进,从而保证遗产分割的顺利、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犯罪人人权保护的关注及对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贯彻,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对未成年犯罪人的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却忽略了对未成年被害人权益的关注,使未成年被害人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权益受到挤压。在当下校园暴力案件高发,未成年人受害严重的情形下,对未成年犯罪人保护绝对主义的刑事政策应当及时纠偏与修正,以对未成年犯罪人和被害人的双向保护为原则,在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同时,实现未成年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利益衡平。  相似文献   

9.
涂甫 《法制博览》2013,(2):144+141
一、裁判要旨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当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时,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这是物上的请求权。信赖利益是指无过失的善意当事人基于信赖另一方履行合同后产生的可期待利益,因此当该利益由于合同不成立或者无效而无法实现时,法律要保护善意当事人的信赖利益使遭受的损失得以补偿,其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国际私法,往往关注法律选择的过程,而忽视法律适用带来的结果,这样容易导致当事人权益的损失。民商事法律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基本民事权益,因此,侵权法律的适用过程也要体现保护当事人利益的原则。在侵权法律选择中体现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网上购物走入了普通大众生活,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相关法规的滞后性,使消费者权益在这一新型交易模式中容易受到损害。如何切实全面的保护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已经成为网络交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网上消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解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社会网络与其权益保障之关系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社会网络与其权益保障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网络是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社会援助体系,青少年的社会网络对其权益保障起着保护作用,另一方面,青少年权益遭受侵害的重要来源正是其社会网络,而青少年在权益遭受侵害时又多会求助于自己的非制度性的社会网络,并且青少年社会网络的结构要素如网络规模、角色类别次数等也是其权益遭受侵害的生成性因素。在青少年权益保障中,社会网络承担的是“守门人”角色,围家应当承担的是“守夜人”角色。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视之,不仅可以看出青少年维权的缺失面,也可为其权益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财讯     
《南风窗》2013,(3):21-21
消息1官方基尼系数惹争议公布基尼系数,国家统计局横竖注定是要被骂的。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近10年来的基尼系数,中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顶峰0.491,近几年逐步下行,至2012年为0.474。这一数据引来了普遍的争议,有人认为数据作假,有人认为低估,有人认为趋势判断错误。  相似文献   

14.
冯雪婷 《法制博览》2024,(4):163-165
文章深入研究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问题,涵盖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责任的归属以及潜在的对策。通过详细分析相关案例和法律文本,揭示了当前存在的法律漏洞和争议,并提出有益的改进建议。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为网络著作权领域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解决思路,以实现两大关键目标:维护知识产权和促进网络创新。这一领域的法律责任认定一直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通过深入研究和改善法规,可以实现更好的平衡,确保著作权持有人的权益受到保护,同时为网络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孙钺 《法制博览》2013,(3):41-42
自然人宣告死亡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被宣告死亡者和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一项民事法律制度的设计应该基于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不能偏向于民事法律关系一方主体的利益,忽视对另一方主体利益的保护。在婚姻法律关系上,更要注重主体双方的利益平衡,在保护一方主体利益的同时,也要对被宣告死亡者的利益加以保护。设计法律制度时要考虑在各种情况出现时应如何兼顾相关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从保护人权的角度考虑,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以免有失公平,做到合乎法律规范范围内的意思自由、利益兼顾、权利平等,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与“教育、感化、挽救”是大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指导性内容,其贯彻落实必然涉及双向保护原则,即平衡社会利益与未成年人利益的关系,实现两者兼顾。我国澳门地区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以保护为主要特征,以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为核心。大陆应借鉴之,对未成年人实行“保护第一、教育第二、惩罚补充的原则”,如此才能使社会利益与未成年人利益的天平相对平衡,使未成年人利益得到真正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屡屡发生,严重侵害了作者的权益,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亟需法律保护。本文分析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著作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措施,为求找出一条合理保护网络著作权与促进网络环境改革与发展的兼具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王珊珊 《法制博览》2015,(8):125-126
本论文的讨论以网络环境为前提,以利益平衡原理为主线,以对著作权的保护和限制为思路,呈现了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在网络环境下的新表现、新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讨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深入发展,我们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少年案件审判庭根据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案件趋于增多的情况,遵循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中心,积极开展了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案件的审判工作。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在保护工作中首先考虑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实质也就在这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就有这方面的专门规定。该《公约》第3条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  相似文献   

20.
与成年人的权益相比较,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的合法权益更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法律层面上,也应当得到法律更加全面和充分的保护。但是我国现有的刑事法律中,对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却仍存在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