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赵弈涵 《法制博览》2013,(3):183-184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纠纷的一种解决机制,是我国民事诉讼的特色制度,调解已成为解决纠纷常用的基本手段。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健全,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中部分渲染着强烈职权主义色彩的程序和步骤都难以再适用,为了能继续发挥法院调解制度在妥善处理各类民事纠纷案件,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优越性,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的缺陷及其在审判实践中显露的弊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尝试找出改善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司法不堪重负,多层次、多元化的替代纠纷解决机制应运而生。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法院调解长期以来在解决民商事纠纷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有利于纠纷的迅速解决,提高办案效率,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化,法制进程的加快以及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一些不足之处便显露出来,对其进行完善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作为民事纠纷解决的重要方式,仍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新审视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立法现状,不断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并迅速加以改进,更好地发挥民事调解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17,(15):98-99
社会关系的日趋复杂在带来社会纷争急剧增加的同时也引起了诉讼爆炸,越来越多的诉讼案件涌入法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院审理系统的瘫痪,为解决这一难题,诸多法院对诉讼案件实行了分流简化措施,而法院调解即为其中颇具特色的方式之一,为对其效用予以深入研究,将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为考察对象,从制度价值方面对相关问题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19,(25):206-207
司法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举足轻重的法律制度,是一种解决矛盾的机制,具有解决社会纠纷、提升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等作用。但现在不管从立法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逐渐显露了其缺陷和不足,本文着重从分析司法调解制度在立法及实践上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学术理论界几种关于如何完善调解制度的观点,提出应当取消事清责明的规定,完善调解激励机制,推行控审相对分离制度,强化对调解的监管等一些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司法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6.
杜超 《工会博览》2010,(2):73-73
调解在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有重大影响,但传统调解观念使法院调解脱离规范与法制,在实践中呈现异化现象。现代法院调解应以公正,效益、安定为价值目标,以当事人合意的自由达成为核心、以法官积极中立地位为合意达成之契机,以约束法官行为.合理处理调判连接的规范化程序为保障,并逐步实现调解程序的规范化操作。  相似文献   

7.
行政调解制度作为一种行政救济途径在现实的纠纷处理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行政调解是在行政主体的主持之下,通过合意的方式解决争议的行政行为。但现实中,行政调解在制度设计和实践运作等层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笔者将从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现状出发,提出自己的措施完善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陆地区在2012年新订正的《民事诉讼法》充分加入了诉前调解,增加了先行调解的相关内容。司法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环便是增加与时俱进的内容,在法律有关实践内容越来越多的运用诉前调解,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缺陷。中华传统自古重调解,海峡两岸同胞以及海峡两岸法院都极力重视民诉中诉前调解。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17,(13):110-111
民事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民事纠纷解决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司法资源紧张的现状。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法院调解的程序存在的程序漏洞,导致该调解制度无法发挥完整的效果,且由此对司法公信力产生了侵害。为此,通过建立调审分离等模式,完善法院调解的程序缺失,从而弥补相关漏洞,达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权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聂然  杨朝臣 《法制博览》2024,(6):112-114
诉前调解制度是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便捷、高效、经济以及调解过程当事人易接受,利于缓和双方矛盾,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等诸多好处,被法院积极运用与推广。特别是在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激增的现在,如何缓和案多人少矛盾,如何快速回应当事人诉求,如何减少人民群众诉累,如何提高人民对司法工作满意度,如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人民法院重任在肩,而诉前调解制度的广泛运用恰好满足了上述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诉前调解制度的实施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从诉前调解制度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刘国梁 《法制博览》2024,(4):135-137
我国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法制就崇尚“调处息争,无讼是求[1]”的价值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调解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民事调解制度被过度运用,这会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负面影响。本文在概括分析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发展过程中着重发现当前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对中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王敏 《法制博览》2022,(13):133-135
我国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是具有合理性的制度设计,同时也是我国民事司法制度领域中的补充性内容,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存在的本意,是为了减轻我国司法制度的工作负担,以更低的成本消耗解决人民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法律纠纷问题.然而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状态来看,同样是因为民事诉讼调解的成本较低,导致我国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民事纠纷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13.
司法解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是不以个案发展作为背景的,而抽象司法解释领域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件审理中也逐渐暴露出一定问题,成为限制案件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抽象的司法解释就目前的司法过程而言,往往脱离个案的审理过程,在兼顾立法相关原则性的基础之上,我国司法解释制度应当逐渐趋于完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加以改善,从而推进司法解释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敏 《工会博览》2005,(15):38-39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内容,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其任务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劳动争议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促使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矛盾。劳动争议调解具有及时、便捷、经济、安全等特点,在协调劳动  相似文献   

15.
金惠亮 《法制博览》2014,(1):208-209
2009年的香港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出,调解由于其自愿合意和降低诉讼成本的特征将被广泛使用,作为替代法庭诉讼的最主要争端解决方式。这次改革实质性地促进了香港调解制度的发展。本文将通过阐述香港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并探讨对于内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完善基层法院的执行协助制度,对于解决我国转型期频发的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法院解决执行难的有力措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探析制度不足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救济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当今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成为学术界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而司法实务中,行政诉讼调解机制已经很早开启了解决行政诉讼争端的大门,在我国大力倡导构建文明民主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审慎看待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给我们带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原则上是不被允许的,调解主要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中。新行政诉讼法虽然对旧的行政诉讼法适用调解的范围有所扩大,但是适用范围还是不能适应我国现实的案件纷繁复杂的情况。现实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存在大量以协调方式结案的情况,被法官和当事人默认的一种调解,但是这种调解并不受法律保护,容易造成以权压法,强迫行政相对人协调,不利于维护法治秩序。因此,行政诉讼调解问题成为目前必须研究和完善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在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调解这项具有东方特色的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从现行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分析,我国的调解制度中案件适用范围过于宽泛,采取调审结合的模式且调解无具体期限的限制,法官集审调权力于一身,会有滥用调解权的隐患,并且缺乏对法院民事调解的有效监督。本文是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完善提出的一些粗浅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榕 《台湾研究》2006,(1):45-49
在台湾的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中,调解一向备受重视。根据台湾“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设于诉前,即在起诉之前由法院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而在起诉后,除非第一审中当事人合意将案件移付调解外,法院将不再调解,在诉讼的全过程,当事人双方可以合意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