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韧于东海之滨宁波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2.
前一时期广州、武汉、重庆、长沙等城市推出经济适用房遇冷,受到冷落的经济适用房大多存在“价格偏高、位置偏远、配套偏缺”的“三偏”问题,导致市民购买欲望下降。就全国范围看,经济适用房仍广受欢迎。房地产业界有专家认为,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数量、规模及非市场性特征上都将越来越强,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是保障性住房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6月底,《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出炉”,上海经济适用房政策终于落到了具体实施层面。今年下半年,在具备房源供应等条件的闵行、徐汇两区将展开申请、审核、供应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在全市推广。针对市民关心的几大核心问题.这里大体做个解答。  相似文献   

4.
<正>发韧于东海之滨宁波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5.
李磊 《观察与思考》2008,(10):34-35
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之后,近来,一个解决城市收入“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新概念——经济租用房开始浮出水面。经济租用房的诞生,体现了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新思路。但在另一方面,经济租用房又是否能够真正有助于实现全民“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呢?  相似文献   

6.
如果经济适用房能够实现封闭式的内循环退出机制,则可以不断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住房的供应结构,进而对调控房价起到一定作用。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建立,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却很不完  相似文献   

7.
漫步北京大衔小巷,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售楼广告。然而市区每平方米七八千乃至过万元的房价令多数工薪阶层“望房兴叹”。在买不到经济适用房,享受不了的廉租房又急需解决住房的情况下,一些北京市民选择了向外扩散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住房制度的历史演变及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中国的住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市场运作中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变为大户型商品房为主体,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被边缘化。因此,导致市场结构失衡,住房炒作量过大,拉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扬,加之经济适用房运作设计的缺陷,运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供给结构应为:为改善居住环境而需要购买的高档商品房总量不应该超过20%;另一部分是90m2以下的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共有产权房”,这应成为中国商品房市场供给体系的主体,要占到房地产市场总量的75%;廉租房占住房建设总量的5%左右,以满足收入最低的困难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海二0一0年经济适用房的开工面积不低于六百万平方米,尽力在“十一五”中通过经适房切实解决上海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黄融表示,这项任务在“十二五”还要加大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10.
发韧于东海之滨宁波的“限价商品房“,成为继“经济适用房“之后,中国楼市中越来越响亮的一个名词.但“限价商品房“要达到政府“有利于房价保持平稳发展,抑制房价过快上扬,解决中等收入市民的居住问题“的目标并不容易,搞不好,它又要重蹈“经济适用房“的覆辙,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政绩工程“.……  相似文献   

11.
任清  严薇 《现代领导》2008,(1):47-47
作为重大民生问题之一的百姓楼市,如何健康发育,值得全体市民探讨。面对“楼市房价贵,面积不实惠,结构不合理,掏空家底买不起,住房债台高筑垒”的举国反响和中央对老百姓住房难和贵的高度关切,房地产业能否理性地自我盘点,明智地反思自省,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9,(6):53-54
如果说上海想当然地对建设保障住房有成见,那是冤枉她了。上海也是曾经动过真格的,因此,对实物配给方式更是退避三舍。在住房保障方面,上海因不喜经济适用房而闻名。2000年,上海全面停止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一直到  相似文献   

13.
陕西咸阳以每平方米2800元价格卖给当地公务员2600多套房子,而目前此地段房价在5100元左右,此举引来市民争议。市民认为这是照顾公务员的“专供”房,而政府解释是为解决公务员住房,统一购买的“团购”房。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在不断争论房价是高还是低的时候,“上海经适房申请销售试点启动”像一针兴奋剂,让不少人特别地激动起来。你看,两个区试点的新闻公布没几天,已有成千上万的居民前去“打听消息”,急待地想得到经济适用房的心情由此可见。而此时的舆论引导,则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陶卫华 《小康》2007,(6):64-68
“房价高、住房难”成为热点民生问题。而社会各界对住房改革的新走向产生了激烈争论:“房价高”到底是因为市场化多了还是少了?政府能否提供非市场化住房解决“居者有其屋”问题?把老百姓都推向市场了,政府官员们的住房福利却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合理吗?而高房价背后的权钱交易问题,更成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以来,虽然中央先后出台了“国四条”、“国十一条”、“国十九条”等政策,对房价进行调控,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政策在经历了屡战屡败后,于今年4月15日、17日再次发力,有针对性地打击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本轮楼市调控能否显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房价的高涨,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用经济适用房牟利,是制度缺失还是利益冲动?为了分到经济适用房,一些人不惜伪造"贫困"证据,谋到经济适用房后,只要等满5年就可以转手卖掉。在杭州这样日日攀新高的楼市格局中,"时间就是金钱"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5年后  相似文献   

18.
魏冷 《现代领导》2011,(2):14-14
1月27日,万众瞩目中,上海房产税“利剑出鞘”。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规定“1月28日起,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按房价高低,税率分别暂定为0.6%和0.4%”。  相似文献   

19.
《人大论坛》2010,(3):11-11
“还没来省里列席会议之前,我就有一个想法,3月去北京出席全国人代会,所提的建议一定要首先关注民生。现在六枝干部职工工资很低,过高的房价使老百姓买不起房,听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有转手倒卖的,建议国家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上,让低收入、低工资家庭有房住。”罗涛代表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20.
《天津人大》2009,(10):F0002-F0002,F0003
为切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市视察期间提出的“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出台了廉租住房、经济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四个管理办法,制订了住房保障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形成了分层保障、应保尽保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了具有天津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