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李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被某私企聘用。双方经协商同意签订了 3年期劳动合同,试用期 3个月,在试用期间月工资 300元。该用人单位决定对小李进行上岗前半个月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今年 8月初,小李结束培训,通过了考核正式上岗。 1个月后,小李觉得现任工作发挥不了自己的专长,于是向用人单位递交了书面申请,要求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 3天后,企业劳动人事科答复小李: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给用人单位一定的经济赔偿。为此,企业要求小李赔偿培训费 1万元,赔偿解除劳动合同费 300元。企…  相似文献   

2.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第三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  相似文献   

3.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以劳务派遣方式使用编制外人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劳动合同用工中,劳 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引发的法律后果的逻辑解读应为:如果劳动者的 连续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则新用人单位负有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如果劳动者的连续工作年限 不满十年,其意义仅在于新用人单位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时,是否应当合并计算劳动者在原用 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劳务派遣用工中,用工单位的性质不应视为是属于被派遣劳动者的“新用人单位”,而通 过界定“逆向劳务派遣”或适用实质雇主判断规则,寻求用工单位承担实际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的裁判思路, 应当审慎。劳务派遣用工中,劳动者是否享有要求劳务派遣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利,亟待立法明确。  相似文献   

4.
什么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应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我们在学习、宣传《劳动法》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恳请给予解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2,(2)
提醒一:劳动者随意跳槽不行了《劳动法》中规定,劳动者跳槽前30天应告之企业,但现在仍存在着员工想走就走,以致给企业经营造成被动的现象。新出台的《劳动合同规定》中明确:“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或者约定的提前通知期要求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也就  相似文献   

6.
对“拒付加班工资”出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军  徐利祥 《工友》2006,(6):20-21
教工友一招: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法》经协商拒不纠正的,职工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劳动者一方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应按实际工作年限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江苏省一家企业,以实施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为借口,拒不支付职工超时加班工资。职工王某据此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通过诉讼,得到了2万余元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7.
根据原劳动部 (1994)481号文件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 12个月”。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三年的期限已为时不远,职工在 3年内仍未再就业的,应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按规定享受失业救济或社会救济,同时,企业应按规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   怎样做好国企下岗职工经济补偿的准备工作呢 ?首先,企业应尽最大努力争取一次性支付下岗职工补偿金,尽可能让下岗职工领到这笔钱。其次,企业在…  相似文献   

8.
鲁骏 《工友》2011,(6):28-28
专家点评: 首先,《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6,(4):27
并不是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都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12种情况下解除或终止合同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八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需注意的是,试用期的期限规定,超过试用期不能再以这个理由解雇。  相似文献   

10.
申诉人:李某,某市电器厂合同制女工。被诉人:某市电器厂。事实经过:李某于1988年7月与某市电器厂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前6个月为试用期。试用期满后,李某以身体有病为由请求企业为其调换较适合的工作,厂方不同意,并以李某身体有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要解除劳动合同。李某不服,后在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下,厂方同意不解除劳动合同。此后,厂方一直没有给李某调换工作,李某也没有再要求调换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对第十二稿《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草案 )》进行讨论。在草案中,有一章专门对“非全工时劳动合同”作出各项规定。草案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通过书面或其它形式确立非全工时劳动合同关系,合同当事人可以对劳动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及支付形式、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内容进行约定。劳动报酬包括小时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险费两部分,用人单位均应足额支付。如果非全工时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工伤或者患职业病,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上海将出台劳动合同条例@陈冰  相似文献   

12.
《时代风采》2010,(16):27-27
问:请问,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计算年限有12年的“上限”吗?答:《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相似文献   

13.
《工友》2009,(1)
《工友》编辑部: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现在很多企业辞退员工都是口头通知,不给书面辞退证明,因此劳动者无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经济补偿金的申诉。即使劳动者提起申诉,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否自主订立劳动合同编辑同志:我叫彭枝莲,现年53岁。1997年11月,我与用人单位防疫站共同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可是所在县劳动局负责同志以我岁数大为由不批准签订劳动合同。请问,县劳动局这种做法是否合法,我与用人单位是否应当依法签订劳动...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09,(1):42-42
《工友》编辑部: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但现在很多企业辞退员工都是口头通知,不给书面辞退证明,因此劳动者无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经济补偿金的申诉。即使劳动者提起申诉,单位也可以否认辞退,比如解释为岗位调动,放假休息等,甚至有的单位还反告劳动者擅自离职。因大多数情况下,单位口头通知劳动者解聘后,劳动者一般不会继续上班。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但是,现在有些企业虽然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不履约,为了自身的利益想出一些新的招术,逃避自己应承担的法定责任,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职工反映:一是企业给职工放长假,不发生活费,不缴“三金”,放任不管;二是合同尚未到期却不让上班、不发工资,等合同到期再终止合同;三是设法让职工辞职或限期调离。职工说:“既然企业不想要我们,就应该解除劳动合同,为何不解除合同而折腾人呢?问题的实质是企业不想…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我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实践证明:签订劳动合同对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行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劳动合同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提高对签订劳动合同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劳动法》颁布后,大部分用人单位都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然而也有…  相似文献   

18.
数据与资料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集体协议,是指工会代表劳动者与企业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如下:1、双方当事人不同。集体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方是企业等经济组织,另一方是以工会为代表的全体职工;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方也是企业等经济组织,而另一方则是…  相似文献   

19.
案情简介:赵某系秦皇岛某国有企业职工,1997年1月30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2002年1月30日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与赵某终止了劳动合同,但未支付经济补偿金。赵某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5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认为,2001年10月6日国务院发布319号令,已将《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废止,赵某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法律依据,要求仲裁委员会驳回赵某的仲裁请求。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过开庭审理,裁决用人单位向赵某支付4个月本人标准工资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1,(3):28-28
《工友》编辑部:李某在一家通信科技公司担任市场研发部经理一职,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及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本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2年内,李某不得到与本公司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