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金融业从计划转向市场已有30年,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正在逐渐增多,但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凸显不足,保护制度不健全,法律缺失,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受教育权、赔偿权等屡受侵害。对比国外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成熟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本文从四个方面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金融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机构通过对金融消费者信息的高度利用来拓展市场,虽振奋经济,却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信息被非法收集、二次利用等困境,金融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放眼金融领域,无论是制度还是实践层面,都尚未构建起一个完善的金融消费者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因此,应当对现有金融消费者信息保护法律框架以及相关纠纷类型...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亟待解决。不管是银行的乱收费问题、证券市场存在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问题、还是保险相对人保险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都需要从立法上明确金融消费者概念,从监管上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从纠纷解决机制中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所以,本文从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出发,对我国存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启明 《法制博览》2023,(15):73-7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信息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民商法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本文将从消费者信息权的概念入手,分析民商法对消费者信息权的保护机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我国消费者信息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对我国消费者信息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寇婧博  左寸芳 《法制博览》2023,(10):118-120
随着网购的发展,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不少消费者都有过被欺骗的经历。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专门规定了消费者反悔权。而在现实中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制度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关于消费者反悔权的规定并不完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网购消费者反悔权制度,分析了我国反悔权制度现状,例如消费者反悔权在实践中的应用困境、相关理论争议等问题。同时建议可以借鉴境外其他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网购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丽莉 《法制博览》2023,(7):139-1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城镇居民由此提出了越来越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这同样也让旅游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旅游业发展中,对旅游消费者权益进行侵犯的问题仍时有发生,为保障我国旅游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加大对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尤为必要,因此,需要对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将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楠 《法制博览》2022,(6):40-42
海外代购是依靠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而产生的购物方式.我国目前还没有足够完善的法律制度对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进行规制,难免会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探究在海外代购中消费者权益可能受到的侵害,由此发现我国海外代购法律规制的不足之处,实现完善、健全我国相关立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翁琪惠 《法制博览》2013,(5):116-117,101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消费者保护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实务界的关注,但是金融消费者保护并无明确规定或者统一的认识。在金融业高度发展的今天,金融投资者中的个人投资者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对信息的严重依赖,需要对其进行特殊保护。以此为基础,本文对金融消费者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9.
证券投资者作为金融行为主体之一,随着对金融消费者问题的不断发展与研究,学术界在证券投资者的身份认定及其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范畴,是否应纳入消费者法的保护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此,本文消费者范畴的界定为切入点,对证券投资者的身份认定进行探讨,指出可将以非商业、非职业为目的,仅为了获得自然增值收益和孳息的个人证券投资者才可以被认定为消费者,提出通过对证券投资者不同的交易目的及法律地位进行分类,对其进行不同法律方式的保护,旨在为我国相关法律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未形成良性互动、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模式,不利于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通过域外金融ADR机制的对比,我国应建立独立的覆盖整个金融行业的第三方纠纷解决机构。一方面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纠纷处理机制的前置程序,另一方面在外部程序上实行"调解/裁决"的模式,实现具有统合化、层次性的金融ADR机制的本土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