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眼间来到团场工作已经3年了,回首来时路我心潮起伏。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孩子,父母很信任我,每当遇到和我有关的重大事情,他们都会征求我的意见。大学毕业前夕,我做了一个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决定:到大西北去。当我把我的决定告诉父母的时候,他们惊呆了,第一次否决了我的意愿,说什么也不同意,怕孩子将来到了那里吃苦受罪。因为,我出生在辽宁一个普通职工家庭,家境虽不富裕可是自力更生找个稳定的工作完全不成问题,对于遥远的西北,那是他们想都没有想到的地方。就这样,为了将来的就业问题我与父母之间展开了拉锯战,我也第一次做了一回坏孩子,我坚持自  相似文献   

2.
3.
第一次知道兵团,缘于上大学时读过的一本书。1995年,我在湖南湘潭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书,书上介绍一个美丽的上海姑娘来新疆旅游,迷路后得到一位兵团小伙的帮助。后来上海姑娘爱上了兵团小伙,并留在兵团幸福生活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因此成了我心驰神往的地方。通过书本、电视对新疆、对兵团的了解我越发觉自己迷恋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棵胡杨被大漠选择便深深地扎根挺立着向上的傲骨尽管脚下充满艰辛尽管风沙不时地纠缠尽管站在荒凉处并没有郁郁寡欢昂首凝望天空即使生命被阻断也不离开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太阳升起之际幼苗又不顾一切地长高依然潇洒我是一棵胡杨@张秋艳~~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棵白杨树,我的心很直很直。我不会掩饰自己,就像大山不掩饰丑陋的顽石,就像沙漠不掩饰裸露的仙人掌。我是一棵白杨树,遇春风我就歌唱。遇上知己者我宁可被化为柴薪烧掉,也不愿做支撑邪恶神殿的大梁。我不会像葛藤,为了向上攀爬,不惜弯曲自己的尊严。我不会学盆景,为了得到主人的青睐,不惜折断自己的脊梁。我不是那令人尊敬的古柏,不论什么季节,什么气候,总是一种颜色,总是一种智者的深沉。我不是那刚强的红梅,总是在严寒之中吐蕊,总是在风雪之中怒放。我是一棵普普通通的白杨树,春天了,我就泛绿;晚秋了,我也枯黄。…  相似文献   

6.
<正>要是不习惯在团场种地,你就回来?现在兵团的政策好,在团场种地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我这辈子哪也不去,就呆在这里了。这是8月8日,农二师三十四团刘丹俊和他老家姐姐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7.
8.
9.
10.
《新长征》2007,(8)
东北冬天的北风像刀子,吹在人的脸上生疼。可在松原市育才小区的门口仍然站着一位中年妇女,她叫麻桂荣,今年46岁,10年前从长岭县农村来到市区做小生意。从这个小区门口向里望去,车库旁的一间小窝棚显得很刺眼:这间用木头搭建的蒙着塑料布的小窝棚,就是麻桂荣住了4年的"家"。  相似文献   

11.
正刀刃轻轻划过羊头骨,爸爸像一个孩子一样用力地拍起手来:"祝贺彤彤成为高中生!"片刻后他喃喃道:"女儿,再等等,再等等,让爸爸给羊头系上红绸缎。"爸爸兑现了他的诺言。春节时他就动员我和妈妈,如果今年暑假再去新疆阿克苏看他,他一定请我吃烤全羊。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方式,弥补在我成长中的缺席。爸爸在我的成长中"请假"了四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2008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从陕西踏上了来新疆的列车,经过两天两夜的路程到达库尔勒。在二师组织部报到之后,我又独自一人坐上了去二十四团的班车,一路上的荒凉戈壁把我幻想中那个到处是瓜果飘香、处处绿洲的美图彻底敲碎,顿时我的心里也打起了退堂鼓。坐在车上,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哭诉了一路上的所见,父母在电话的那头心疼地说:"到了地方就赶紧再坐车回来吧。"挂了  相似文献   

15.
<正>甲: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合)过年好!我在这儿先发出一个邀请,送上一个祝福,兔年您过个吉祥年,请您到我家来过年乙:没错,我的兵团我的家,过年您别上他家,上我家。欢迎,欢迎……甲:哎,哥、哥、哥……乙:你要干嘛啊?甲:您怎么一上台就跟我抢啊?  相似文献   

16.
17.
金翔 《廉政瞭望》2006,(6):47-47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恨才转化而来的。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般地嘲弄:“‘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  相似文献   

18.
明天我就要陪同我的兄长、著名作家张承志走河州了.晚上回到家里我翻来复去,一点睡意也没有.夜,已经很深了.可我情绪亢奋,思维空间洞开,无法入睡.还是看看书吧,收一收脱缰的思绪.我随手翻开枕边他的<心灵史>,一行概括力极强的美文跃进眼帘:  相似文献   

19.
荀子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987年夏,我从延安地委办公室调任地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本想去圆圆“福民一方”的梦,没想到又孤灯黄卷,伏案斗室。既然不掌管一寸领土,就索性埋头耕耘,在浩瀚的党史领域里已搏击了整整15个春秋。那时我刚刚“而立”,如今已逾“不惑”,霜染鬓发。1987年12月24日,我带洛川党史室主任赵振玺乘飞机来到北京,下榻于人民日报社招待所。此次进京目的仅有两个:一是请担任过洛川特委书记、西北局副书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时任中顾委委员的高克林,为《洛川特委与黄龙地委》一书审稿、…  相似文献   

20.
我是济南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1973年人路,在工作生活中亲眼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3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铁路作为中国经济的大动脉,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