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君 《法制博览》2023,(17):114-116
对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而言,其可以使得债权人本身的债权不需要经过司法机关开展的裁判工作,便能够直接进入到执行环节,不但可以避免司法资源出现浪费问题,同时还可以切实保证交易安全以及维护良好的法律秩序。现阶段其凭借着便捷以及经济等多种优点,开始逐渐成为人们为保障债权顺利实现而经常选用的一种法律措施。基于此,文章便针对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公证做出深入分析,以此确保其更好地发挥应有价值和效用。  相似文献   

2.
公证债权文书作为一种证据形式,在债权的保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在强制执行方面的效力一直备受争议。本文从法律规定入手,探讨公证债权文书与法院强制执行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和司法解释,总结出公证债权文书在强制执行中的具体效力,为公证人和当事人提供参考。同时,也建议加强法律规范,营造良好的运作环境,使公证债权文书在强制执行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第三人履行是指由合同相对人之外的第三人向合同关系中的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债务承担则是指债权人、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债务人的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二者在理论上的分野是清晰的,但是实践中第三人履行与债务承担却极易混淆,并造成司法裁判的困惑,还可能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本文分析和整理了我国30余个相关司法案例,挑选出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判决,总结出了我国司法实务中区分第三人履行和债务承担的考量因素,并就此提出了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包括判决结果不统一、说理依据不充分、判决措辞模糊等等。为此,本文进一步对第三人履行与债务承担的区分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区分二者的建议:1.第三人与债务人之间是否存在协议;2.债权人是否明示或漠视同意;3.从合同订立目的、文本分析、履行情况、第三人是否有抗辩权、违约责任来判断第三人是否成为合同当事人;4.当合同无法被合理解释时可以推定为第三人履行。  相似文献   

4.
刘文浩  王臻 《法制博览》2013,(11):190+189
"赖债"即指当事人之间缔约后,而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债务人应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而"强行赖债"则是债务人不仅不履行义务,还采取暴力、威胁等手段,让债权人放弃债权的行为,侵犯的客体不仅仅是财产的所有权,同时还侵犯了债权人的人身权利。然而对于侵犯财产性利益又兼具侵犯债权人的人身权利的行为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楚书青 《法制博览》2013,(3):271-272
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渊源于英国的判例法,而我国《合同法》中,由于删除了该制度的相关规定,致我国法中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行为无法律进行规制。传统债权法坚持债的相对性原则,债权人只能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恪守债的相对性会导致债的相对性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本文讨论的就是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吴非檑 《法制博览》2015,(4):105+104
债务人死亡后,其遗产无人继承亦未被遗赠,就出现了财产无人继承无人管理的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对遗产享有债权的债权人在实现其债权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被告不明确从而导致没有可适用的程序等。文章为解决这种权利得不到实现的问题提供了三种可能的路径,分别是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和遗产破产制度并设立遗产管理人。  相似文献   

7.
李坤 《法制博览》2022,(13):65-67
作为税收债权人应履行的给付税款权利,税收债权也是国家要求纳税义务人缴纳税款的权利,同时在破产债权中,税收债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破产债权人进行财产分配表决时发挥相应法定表决权,同时其债权份额所占比例较大,所以在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税收债权实现会直接影响清算程序以及债权清偿实际状况.本文就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  相似文献   

8.
公证的证据是公证机构据以查明真相的关键要素,是法律依据的正确应用,可以说证据和证据的收集在整个工程过程事件中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公证实践中,公证证据有瑕疵是公证出现错假证的重要原因。公证管理机关对公证文书审查复核确定为错证、假证的,问题大部分出在证据材料上。所以作为一个公证人,在公证证据的收集过程中整理出公证实践公证有关点,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的关键。而在现行的公证实务中,由于目前的公证证据规则不完善,仍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证告知义务是我国《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谨慎勤勉的履行告知义务充分保障了公证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告知义务的来源和内容着手,结合办证实务浅述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告知义务,以期为公证机构和公证员切实履行告知义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雷丹  王琪  孙源 《法制博览》2023,(22):70-72
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破产债权的审查与确认是管理人执行职务的重要工作之一,事关债权人的根本利益。债权只有经过审查确认后,债权人才能行使《企业破产法》赋予其的表决、受偿等权利。与此同时,破产债权的审查与确认对整个破产程序,包括战略投资人的招募、重整计划草案的制定及表决通过、债权的清偿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破产程序的成败。但是,每个破产企业的债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债权审查与确认过程中需结合破产企业自身特点予以审查确认。笔者现就证券公司破产重整的债权审查与确认分享一些实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