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肇事案件是刑事案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但作为过失犯罪,肇事后逃逸对于该类案件的定性和量刑都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在办案过程中要准确掌握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肇事后逃逸,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张学丽 《法制博览》2013,(11):158-159
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汽车渐渐的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25亿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仅2012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交通事故190270起,造成41933人死亡,221838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7.1亿元。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肇事者逃逸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因肇事者的逃逸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这使得因交通事故受到财产、人身以致生命损害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难以得到救济。我国刑法将其作为法定加重情节予以严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问题,有些分歧的意见,为了正确的适用法律此种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笔者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和现实情况,对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问题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交通肇事罪在我国刑事案件中较为多见,构成此罪的基础条件之一是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其中交通肇事者为躲避需要承担的刑事及民事责任可能会逃逸继而使受害者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行为人逃逸后极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定性和判决存在很大差别,出现较多争议。因此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论和法律规定进行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17,(35):73-74
交通肇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而且肇事之后不顾被撞者死活,离开现场的肇事者也非常多,针对逃逸导致别人死亡的举动,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交通肇事举动本身可以被评价为交通肇事罪;(2)逃逸举动与别人死亡具有直接的因果联系;(3)以举动人放任别人死亡为原则,否认别人死亡结果为例外。  相似文献   

5.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算是全民皆知的加重处罚的犯罪,尽管如此,现实生活中逃逸情形仍属常见。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国《刑法》将逃逸行为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相较于基本犯做出了提高。但司法实践中对于逃逸多种复杂的状况仍然没有严密的理论支撑,进而导致对逃逸行为认定的不可预测性。本文将首先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背景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得出交通肇事逃逸所占比例,最后分析出在司法解释中将通肇事逃逸犯罪的构成要件明确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一向存有争议。本文参照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的理论,来分析逃逸认定的现行标准和注意点,并试图预期应然标准。  相似文献   

7.
王健铭 《法制博览》2015,(8):184-185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但逃逸和逃逸致人死亡语义模糊没有类型化,最高法院在2000年出台的司法解释本身又增加了更多歧义,造成司法运用的困境和理论的争议,需要以立法条文和司法解释为出发点,着重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定性,并重建该罪的刑事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其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交通事故逐年呈现上升趋势,有关交通肇事犯罪后的自首认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辨析交通肇事犯罪适用自首制度的合理性为前提,同时结合我国刑法中有关自首制度的认定条件以及交通肇事犯罪的立法现状等作为论证手段,从而论述我国实务中普通交通肇事犯罪中的自首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友宝 《法制博览》2023,(14):106-108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日益蓬勃发展,车辆拥有者也日益增多,交通肇事案件也随之呈上升趋势。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其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使死者得不到赔偿,伤者得不到救助,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社会危害性大,后果严重,案件能否及时侦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9,(18):144-145
整体分离痕迹作为痕迹检验中的特殊痕迹检验,它的存在有着特别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事故现场的散落物进行整体分离痕迹鉴定来锁定肇事车辆,为侦破案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