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3):71-72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月份发布了《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以经济现代化为主题.提出了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图:在21世纪前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中等水平,全面完成经典经济现代化,基本实现综合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左右(按经济现代化定量评价);在21世纪后50年,达到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拓和深入,是关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划时代创造,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一个现代化中国的蓝图,是对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化是当前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高热度词汇。纵观全球,目前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也就20多个、总人口10亿左右。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使世界上迈入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世界现代化的时间谱系中,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处于后发位置。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不是一个自主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试图通过嫁接或借鉴发达国家的制度体系和发展路径,以期在短时间内实现高速度跳跃式发展追赶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融入现代世界发展体系。尽管现代世界秩序是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现代化只能走西方曾经历过的发展道路,更不意味着对现代化发展进程乃至世界历史的解释只能基于西方文明的内在要素。事实上,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长久以来对非西方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使世界文明既有的多元性发展和多样化表达被长期压抑。因此,对于非西方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破除“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建构独立自主的现代化理论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最近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方法测出,目前我国现代化水平属世界中等偏下;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还需十几年就可跨入现代化的门槛。 社科院社会学所专家朱庆芳说,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比1993年上升了7位,但中国的现代化指数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从主要指标看,中国有4项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3项超过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信息平台     
我国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 66位据中国科学院最新研究成果表明 ,我国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 66位 ,比 1993年上升了 7位 ,从主要指标看 ,中国有 4项指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有 3项超过了现代化水平。平均 62 0人有 1名医生 ,高于 1名医生服务10 0 0人的现代化标准 ,居世界第 2 9位 ;1990~ 1998年平均每年人口净增率为 1 1% ,高于现代化标准 ,居世界第 3 2位 ,反映了我国人口控制卓有成效 ;平均预期寿命已达 71岁 ,居世界第 44位 ;成人识字率为 83 % ,居世界第 5 6位。另有 6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有 7项低于现代化标准。第三产业占GNP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钱乘旦教授是我国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他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对英国及世界现代化进程进行了分析和考察.在钱教授看来,和平渐进的改革是英国政治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色;政治现代化和工业化都存在着3种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对现代化后来者都产生过程度不等的影响力;世界近现代史的主题是现代化,应该以现代化为主线,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现代化失误与"反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常见的现象,对它们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陈忠 《探索与争鸣》2022,(11):26-28
<正>世界文明浩浩荡荡,在曲折中不断向前;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在求索中走向成熟。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版图的重要构成,是对世界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营建。从历史哲学与世界文明史的维度认识、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世界文明理性自觉的方法论价值石器与陶器、乡村与城镇、财产与分工、统治与压制、语言与文字、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之治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之世界意义,归根结底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之治的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统一。探索党的领导制度究竟是如何成就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及其关系之治的世界意义,对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八面来风     
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0位在全世界109个国家中,中国社会(2003年)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居于第60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高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处于世界初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给出的结论。这里选择的是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比1993年上升了7位。 这一课题负责专家朱庆芳说,根据10项指标综合计算,1998年中国实现现代化标准(现代化指数)为81.9%。 从主要指标看,中国有4项指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有3项超过了现代化标准。平均620人有1名医生,高于1名医生服务1000人的现代化标准,居世界第29位;1990-1998年平均每年人口净增率为1.1%,高于现代化标准1%,居世界第32位,反映了我国人口控制卓有成效;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岁,居世界第44…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人类性关怀为出发点,以共产主义为价值导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实践道路。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范畴来理解会看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先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规定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价值导向,同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更高的价值导向。这一价值导向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逻辑先在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便不是“后天”加给它的;相反,它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先行”进驻中国式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的世界全球化潮流所向,使实现现代化成为各国无可规避的历史命运。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是积贫积弱已久的传统农业国家,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历程中最为艰难曲折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现代化,是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入中国的双向进程;现代化的模式选择和发展战略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现代化模式和战略的选择,既深刻地受制于当时的时代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同时它们作为进入现代化的路径,又会对以后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产生路径依赖,有着长期的重大影响。从各国现代化发展历史来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界定本质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体力量;以“五位一体”统筹推进为实践要求,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路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贡献。从属性维度、主体维度、实践维度、世界维度四重维度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丰富内涵,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实践中成功探索出的现代化新道路,既有人类现代化的基本共性,也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个性。中国式现代化所彰显出的基本特征,既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向往和追求,也将给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繁荣作出独特的贡献。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给世界提供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带动各国共同发展进步,中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将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5.
世界历史与国情: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矛盾王传利“后发”是国外研究现代化理论的学者提出的用以概括现代化起步时宜性的概念,指的是现代化启动较晚。“外生”指的是最初动力源来自外部,是因为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现代化先驱国家的示范拉动,不得已作的仓促应变。本来,...  相似文献   

16.
李建国 《人民论坛》2023,(11):104-106
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的超越,也是对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走西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代化老路,也不走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引领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有着深刻的辩证思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实践中创造的伟大成果,是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运用和实践,内涵丰富、意义重大。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有着世界现代化的普遍特征,更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是现代化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既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又以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新未来为崇高目标,为世界各国迈向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是民族价值与世界意蕴的高度结合。最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道路、苏联模式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对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图景,代表着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形态的共同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笔者已建立的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世界各国人口现代化进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量化考察与分析,回答了1970年以来世界各国在人口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等一些基础性问题,这对于帮助我们全面地理解与认识人口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模式"是世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称谓。这一模式的形成,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与世界上其他现代化模式相比,中国模式具有一系列鲜明的个性特点。它的形成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路径的思想结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全面把握中国梦精神实质的重要视角。在对世界历史的当代特征全面把握中,中国梦的现实性和世界意义得以彰显:中国梦的现实性根本上在于世界历史动力机制的历史性转换,即西方中心论的资本逻辑向新兴民族和国家自主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逻辑转换。中国梦的世界历史意义不是在于提供了新的现代化模式,而是基于民族利益与人类利益相统一的科学社会主义立场对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内涵的改造,是人类发展多样性和世界历史必然性相统一在当代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